当前位置:首 页 >> 学术研究 >> 新闻传播学 >> 政治正确:英国媒体的自省与自律
学术研究
点击排行
最新文章
热门标签
哲学 影评 符号学 分析哲学
管理 经济危机 贫富差距
传播 新闻 和谐社会
历史 胡塞尔  人口比例
郎咸平 华民 林毅夫 价值观 
司法公正 国学 正义 人文 
存在主义 现象学 海德格尔
新闻传播学
政治正确:英国媒体的自省与自律
来源:网络转摘 作者:张磊 章戈浩 点击:2958次 时间:2013-5-13 14:11:36
 2011年初,美国一家出版社再版马克•吐温的名作《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和《汤姆•索亚历险记》,引发轩然大波。新版本的编者替换了原书中的部分词语,主要是将“黑鬼”(negro)这个词改为了“奴隶”(slave),《哈克历险记》被改了219处,《汤姆历险记》被改了4处。消息一经传出,立即招致马克•吐温爱好者的大量抨击,认为这种擅自改动不尊重当时写作的历史,更有偏激者指之为对原著的亵渎。然而编者阿兰•格里本教授坚持自己的做法。他也满腹委屈:这明明是为了让这两本名著得到更多人的接受,尤其是中小学生们。事实上,早在1957年,《哈克历险记》就因为含有歧视词汇,被剔除出美国小学和中学的必读书目之外了。

  一位学者为何冒天下之大不韪对名著擅作改动?这牵扯到欧美社会广为接受的一套“潜规则”,即“政治正确”(political correctness)。它并非文学界所独有,而是知识界乃至整个社会的潜规则,作为主流社会风向标的大众媒体更不例外,说是奉为圭臬也毫不为过。例如,在美联社有关此事的报道中,根本没有出现negro这个词,而是以“N-word”代之。

  政治正确的力量极为强大,同时也颇富争议。

  “政治正确”的前世今生

  所谓政治正确,在本文中指的是西方社会中所存在的一套思想规范及行动,以保护弱势群体为基本目标,避免使用带有歧视性的词语和行动。即以“黑鬼”(Negro)一词为例,因为它历史性地带有强烈的黑人歧视色彩,几乎已经成为西方社会的禁语。

  国内有论者在提及“政治正确”的时候,言之凿凿的指出:“‘政治正确’不是一个中国政治术语。中国也不存在类似的现象和概念。”[1]此说不确。实际上,这个词最初的含义,正是汉语字面上的意思,指的是在政治上保持一种正确性,尤其是与执政党和政府保持一致。

  美国学者理查德•费德斯坦(Richard Feldstein)追溯了它的起源,认为它最早出现在20世纪40年代美国社会党人和共产党人的争论中。1939年斯大林与希特勒缔结《苏德互不侵犯条约》,使得美国左派陷入一种两难,即一方面力图支持世界上唯一的苏维埃政权,另一方面又觉得与法西斯结盟此事不妥。“政治正确”便用来形容这一窘境。[2]英国左翼思想领袖斯图亚特•霍尔(Stuart Hall)讲述了起源的另一个版本,更是直接与中国政治状况相关。他指出,20世纪60年代美国校园的左派戏剧中,表现了一些革命小团体,在抨击某些性别和种族歧视现象的时候,会模仿文化大革命红卫兵的口吻说:“不太‘政治正确’,同志!”[3]由此可见,这个概念事实上与中国人所熟悉的语境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不过,随着20世纪60年代社会运动的发展,这个词的含义和它的使用语境也发生了变化。“政治”的含义更加宽泛了。如果说传统意义上的政治通常指的是各阶级阶层为维护自身利益而采取的策略、组织与行动,主要在国家统治层面展现,那么现代西方的政治已经拓展到各种利益群体身上,其斗争囊括了意识形态、文化、社会等各个层面。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种族抗争运动和女性主义运动,它们改变了“阶级”作为政治唯一基础的现象,形成了新的“身份政治”。这些运动大声疾呼,要求改变种族不平等、男女不平等的现状,给予黑人、女性等更多的工作机会和社会权力,力图消除教育、就业以及社会福利方面的种种间隔。随着同性恋者、宗教团体、年龄群体甚至环保团体等的不断加入,到20世纪80年代时,属于左派的身份政治运动业已成为西方社会中举足轻重的力量。

  这场运动是如此成功,以至于西方社会普遍接受了这样一种观念:社会中有许多弱势群体一直受到各个方面的压制,既有就业、教育等方面的限制,也有文化和语言上的偏见与歧视。例如,为什么议员、法官、大学教授、公司高管里,白人男性占据了大多数?为什么必须使用“主席”(chairman)这个天生就具有男性特征的词?为什么杂志广告中展现的女性,总是家庭妇女的形象?

  在不断的抗争之下,一套亦明亦暗的规则逐渐被普遍接受。当一家大公司在招聘时,如果两位候选人资历、能力相当,差别只是一位男性、一位女性,那么雇主多半会选择这位女性,因为它不愿意被投诉为“性别歧视”。同样,一所大学也绝不能拒绝一位成绩合格的残疾考生,否则就会被视为“残疾人歧视”。至于大众媒体,更是制订了细致的指导手册,告诉自己的记者和编辑,有些词语具有歧视性,必须避免使用,而用更委婉的说法代之。

  这就引发了新一轮的争议。在自由主义思想看来,首要的原则是自由竞争,以求职而言,当然是有力者得之,如果偏袒弱势群体,只会造成效率低下,这与政府过分干涉市场竞争、沉重的公共福利一样不足取。至于媒体被一套语汇钳制,更是违背了自由主义的重要思想之一:言论和出版自由。一个名为“政治正确的糟糕真相”的网站[4]首页上有一幅漫画,表现了一个拟人化的“政治正确”枪杀了另一个人,其衣服上写着“第一修正案:言论和出版自由”。

  所以,当部分自由主义者使用“政治正确”来形容这场社会潮流的时候,实际上是带有贬义的。自由主义者试图描绘一种“奥威尔式”的极权社会来形容政治正确可能带来的可怕后果,并以此攻击各种身份政治运动及其成果:在国家政策上对弱势群体的倾斜。左派只好奋起应战,捍卫各种保卫弱势群体的政策、思想和行为,包括媒体的实践。不过有意思的是,左派思想家也不甚接受这个概念,或许如理查德•费德斯坦所言,它更多被用在一种自嘲的语境中。[5]

  避免偏见:英国新闻媒体中的政治正确

  随着社会发展进步,政治正确性也处于动态变化之中。由于历史与文化原因,英国严肃媒体在践行政治正确原则时,起初比较重视种族与性别等议题。但由于社会生活中新议题的出现和社会整体意识的变化,歧视和刻板印象的范畴也从种族、性别扩展到更多社会弱势群体和边缘群体之上。目前所涉及的议题主要包括种族、性别、宗教、年龄、文化、性取向、身心障碍以及相貌、动物权利等。

  而单一议题方面,政治正确的内涵与外延、深度与广度也在不断拓展。如关于种族歧视,在1986年,英国通常采用的种族主义定义是英格兰警官联合会所作的:“任何事件,当举报者或调查官员发现伴有种族主义动机的成分时,或任何人认为存在种族主义动机时,即为种族主义事件”。而到了1999年,这一定义被马克皮森报告提出的定义取代:“任何事件,如果受害人或其他任何人认为是种族主义引起的,即为种族主义事件”。[6]由于这一定义相当宽泛,使得执行标准相当严苛,因此很多媒体机构在涉及政治正确原则的种族等议题上只能采取极为谨慎的态度。

  英国的严肃媒体机构依据政治正确的原则进行了一系列制度性的保障,并通过报道行为和报道方式的规范来践行。成名媒体均通过内部成文的规章、行为准则或是写作标准指南来对编辑、记者进行规范。有的媒体如路透社甚至设立了所谓“敏感议题编辑”(Attention Editor)制度,即记者、编辑在涉及到较敏感的政治正确性题材而无法作出判断时,需在文稿上进行标注,由专门的编辑或专家来进行取舍。

  从报道行为来看,主要是实行“非强调原则”,避免简单化和标签化。在新闻报道中,除非与内容密切相关,否则对于报道对象的宗教、性别、种族、文化、性取向、年龄等因素不给予强调,甚至不提及。[7][8]而从报道方式来,则强调中性、自然表述的原则,通过写作标准指南来作出一些具体规定,上至报道写作原则,下至具体措辞。

  如英国广播公司的写作指南基于性别方面的政治正确要求,规定尽量使用集合名词、整体名词。[9]如以“配偶”(spouse)来取代有明确性别指向的“丈夫、妻子”(husband/ wife),用“同居伙伴”(civil partner)来囊括同性恋婚姻伴侣。而路透社的写作指南则特别注明,在写作中不得使用衣着来判断被描述对象的种族与国籍。[10]

  英国广播公司的写作指南还开列了一串不宜使用的词语:残废(crippled)、蒙古症/先天愚型(Mongolism/spatic)、白痴(idiot)、智力迟钝(retarded /mentally defective)。同时还规定,聋、盲、残疾都不能用来作为人物指代的特征。[11]

  一个更有趣的例子则是,英国广播公司规定不得使用“行动不便/困于轮椅”(wheel bound/confined to wheelchair)的表述,因为对残疾人来说,使用轮椅恰恰是为了“解放”人的行动能力。而头脑风暴(brainstorm)一词虽然在通常语境中指的通过讨论进行脑力激荡,但在英国英语中这个词也有思维混乱之意,因此也被列为不宜使用的单词。[12]

  “政治不正确”的案例

  虽然对编辑和记者严加规范,但媒体仍有可能面临政治正确的困境。那些新闻事件的受访者可并没有媒体机构那么严格的政治正确要求,有些公众人物往往口无遮拦,毫不避讳各种犯忌词语。媒体当然无法任意删改受访对象言论,因而只得通过平衡报道、表明媒体立场与态度,以示政治正确,与“不正确者”划清界限。

  2010年9月3日,英国《卫报》周末杂志上刊登了对著名歌手莫里西的专访,在专访中他称:“你看新闻上讲他们是怎么对待动物和动物福利的了吗?实在太可怕了。让人忍不住觉得,中国人简直和我们不是同一个种群。”这篇专访因为莫西里的一句话,引发了不大不小的风波。很明显,对讲究政治正确的主流媒体来说,这一句话虽然符合保护动物的政治正确原则,却明显地触犯了种族歧视的底纸。那么如何处理这种与媒体的基本信念冲突的采访对象言论呢?《卫报》的处理是在刊发专访全文的同时,也刊发了针对此事的新闻。专访的标题为《莫里西专访:大嘴巴又开炮了》,一方面全文照录采访对象露骨的胡说八道,同时又加上“大嘴放炮”之类不无挖苦的标题。当然,这似乎尚不足澄清媒体本身对此事的态度。于是附加的新闻标题则是《莫里西称中国人“不是同一种群”大放种族歧视厥词》。同日,还刊发了记者的评论文章,称莫里西的笑话并不可笑。三天后的读者来信栏目,刊发题为《碧眼胡儿》(Green-eyed Monster)的读者来信。

  尽管采用了种种方法,但诸多英国媒体仍难免在政治正确问题上栽跟头。2010年,香港巨富黄健华有意竞购英超联赛老牌劲旅利物浦队的消息刚刚传出,BBC体育网的相关新闻标题使用了“中国人打包带走”(Chinese Takeaway)的字样。该词原意为“中餐外卖”,是对英国大街小巷中无数中餐外卖店的称谓,在这里一语双关,虽然很有趣,却固化了对华人从事行业的刻板印象。而另外一名BBC体育事务编辑伯斯在分析利物浦竞购案时,文章标题使用了“中国人的窃窃私语”(Chinese whisper),这个词容易造成成千上万中国人偷偷耳语的景象,多少带有负面含义。此类标题一出随即接到来自BBC内外的不满与抗议的短信和网络留言。数小时后,BBC体育网迅速将这几则报道删除了。

  新闻媒体的自省与自律

  政治正确是西方的政治经济环境与社会文化脉络下所产生的,蕴含着历史性和情境性。对普通社会公众来说,政治正确是一种诞生于基本社会规则之上、附加了社会运动因素的思想与行为规范。

  对新闻媒体来说,秉持“政治正确”,并非出于政府或商业的压力,而首先是对社会主流舆论的顺应。其中虽然有对于失去受众的担心、对于经济效益的顾虑,但更多是出于社会责任的自省和自律。当然这也只是对严肃媒体而言,部分靠哗众取宠吸引眼球的小报小刊却恰恰会在政治正确问题上故意触碰社会底线。

  当然,即使对于严肃媒体而方,政治正确也是一把双刃剑。它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同时也极易被误用与滥用,比如,由于过分弱化采写对象的种族、 性别身份,往往有意无意屏蔽了特定族群受到的侵害,以及与特定社群相关的社会问题。因此,在具体操作中,《经济学人》杂志在其写作指南中便指出,政治正确性不能高于新闻真实性原则。[13]路透社写作指南则认为,过度的政治正确,等同于刻板印象。[14]可见,要正确地对待“政治正确”,还真是一件需要新闻媒体再三考虑的事。

  (作者简介:张磊,中国传媒大学广播电视研究中心副研究员,英国金史密斯学院访问学者;章戈浩,拉夫堡大学媒体与文化分析博士)

[注释]
[1]郑若麟,《何为“政治正确”——一个西方政治的概念》,见http://blog.ifeng.com/article/1706383.html
[2]Richard Feldstein (1997), Political Correctness: A response from the cultural left, Minneapolis & London: University of Minnesota Press , P4
[3]Stuart Hall, Some ‘Politically Incorrect’ Pathways Through PC, see Sarah Dunant (1994, edited), The War of the Words: The political correctness debate, London: Virago Press, P164
[4]http://www.politicallyincorrect.me.uk/
[5]Richard Feldstein (1997), Political Correctness: A response from the cultural left, Minneapolis & London: University of Minnesota Press , P6
[6]Macpherson Report (1990) 
[7]The Guardian (2007), The Guardian’s Editorial Code, P2
[8]The Reuters (2009), The Reuters Handbook of Journalism, P9
[9]John Allen (2003), The BBC News Styleguide, P62
[10]The Reuters (2009), The Reuters Handbook of Journalism, P520
[11]John Allen (2003), The BBC News Styleguide, P62
[12]John Allen (2003), The BBC News Styleguide, P63
[13]The Economist (2005), The Economist Style Guide
[14]The Reuters (2009), The Reuters Handbook of Journalism

共[1]页

张磊 章戈浩的更多文章

没有数据!
姓名:
E-mail:

内容:
输入图中字符:
看不清楚请点击刷新验证码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投稿须知 | 版权申明
地址:成都市科华北路64号棕南俊园86号信箱·四川大学哲学研究所办公室 邮编:610065
联系电话:86-028-85229526 电子邮箱:[email protected] [email protected]
Copyright © 2005-2008 H.V , All rights reserved 技术支持:网站建设:网联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