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 页 >> 学术研究 >> 新闻传播学 >> 新媒体与信息网络专业人才培养的策略创新
学术研究
点击排行
最新文章
热门标签
哲学 影评 符号学 分析哲学
管理 经济危机 贫富差距
传播 新闻 和谐社会
历史 胡塞尔  人口比例
郎咸平 华民 林毅夫 价值观 
司法公正 国学 正义 人文 
存在主义 现象学 海德格尔
新闻传播学
新媒体与信息网络专业人才培养的策略创新
来源:网络转摘 作者:燕道成 点击:19787次 时间:2014/4/1 20:18:45
 当今世界正处在传媒高速发展、媒介快速融合的过程中,随着互联网技术、频谱通讯技术等高新科技取得一个又一个突破,媒介融合的势头变得更加迅猛。媒介融合不但迫使传统媒体进行数字化转型(如纸质媒体大力投入网站建设),更催生了一系列新媒体的诞生(如数字电视、IPTV等)。新媒体的诞生和发展创造了一个充满活力与潜力的朝阳产业。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在京发布的第31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2年12月底,我国网民规模达到5.64亿,互联网普及率为42.1%。与之相比,手机网络各项指标增长速度全面超越传统网络,手机在微博用户及电子商务应用方面也出现较快增长。手机网民数量已达4.2亿,年增长率达18.1%,并大大超过了网民整体的增长速度。①网络媒体、手机媒体等新媒体的飞速发展带来了新媒体市场的繁荣,更带来新媒体行业对这一专业人才需求量的激增。
    目前我国新媒体行业出现了巨大的人才缺口。据相关专家的统计数据,我国新媒体上市公司的数量已为传统媒体的2~3倍,目前对网页设计与美工、网络编辑、手机软件开发等新媒体人才需求量巨大。②因此从整体上看,我国新闻传播专业人才在市场上供给远大于需求,但新媒体与信息网络行业却呈现出“这边风景独好”的景象,这大大鼓舞了国内新闻院系进行新媒体人才教育的探究,同时也给国内新闻传播院校的新媒体与信息网络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新的挑战。
    一、我国新媒体与信息网络专业教育现状
    我国新媒体与信息网络教育的起步与国外相比并不算晚。美国的新闻院校开设新媒体与网络专业的课程始于20世纪90年代,其中最早的属南加州大学的新闻系,于1994年开设了新媒体方面的实验性课程,此后其他高校开始陆续跟进。③而中国的新媒体与信息网络教育始于1996年,只比美国晚了两年。这一年,清华大学传播系开设新媒体研究专业,招收研究生。1998年,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在这一年入学的新闻学专业本科生中开设了“网络传播方向”课程,于2000年在本科阶段开设数字新闻传播专业。④华中科技大学新闻与信息传播学院于1998年夏季从理科二年级本科生中招收了22名学生组成网络新闻班,创办了全国第一个网络新闻传播班,1999年华中科技大学正式招收网络新闻传播学专业本科学生,形成了一个兼有新闻学、社会学等人文社科与计算机、电子信息等工科的交叉教学基地。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于1999年4月成立了网络与数字传媒研究室。北京广播学院(现中国传媒大学)则在2000年成立了全国各高校中的首家网络传播学院。
    国内新闻院系依附各自的学校特色,探索出了讲求新闻主义的中国人民大学模式、崇尚技术主义的武汉大学模式以及推崇传播学的复旦大学模式。⑤这三种模式代表了我国新媒体人才培养的阶段性成果,但随着新媒体行业触角的进一步拓展,其对新媒体人才和新媒体教育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尽管目前国内新媒体与信息网络教育表面上呈现出一派“遍地开花”的繁荣景象。仔细研究却不难发现,这些“花朵”都惊人地相似,并不具有独特性,事实上,繁荣背后仍隐藏着种种问题。
    二、新媒体与信息网络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瓶颈
    现阶段,国内学者对新媒体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究成果相对较少,但这并不能说明高校新闻院系对此问题的关注度不高,而是因为这一模式的构建确实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我国新媒体与信息网络教育仍处于摸索阶段,各高校面临难以突破的瓶颈,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人才培养计划定位空泛,同质化现象严重
    一个学科或专业的人才培养计划是关系这一学科或专业定位与发展的指导纲领,也是如何培养以及培养怎样的学生的关键内容。但是目前我国大部分高校的新媒体与信息网络专业却缺乏妥善的、理性的人才培养计划。
    一方面,对新媒体与信息网络专业人才的实际需求不明确,导致这一专业的人才培养计划定位空泛。很多高校都笼统地将培养“新媒体人才”、“复合型人才”等当作新媒体与信息网络专业的培养目标,但是这种人才的“新”应该指向何处,“复合”又如何构成?人才培养中的技术比重应该占多少,理论比重占多少?“新媒体人才”总目标下面又应该分为哪些具体的培养方向?面对这些问题,很少有高校能在人才培养计划中有清楚的回答。试问,连一个清楚的目标都没有,如何能培养出适应社会需求的新媒体与信息网络人才?
    另一方面,在实际的培养过程中,缺乏有特色的培养计划,导致各大高校对新媒体与信息网络专业培养的人才趋于同质化。当下,几乎所有的传播院校都开设了新媒体与信息网络的相关专业,但是这一专业应该有哪些明显区别于其他新闻传播专业的特点,却是很多高校都忽视了的一个问题。虽然有个别高校在新媒体与信息网络专业的培养上发挥了本校的优势,如以理科见长的华中科技大学就利用其理工优势,注重对新媒体与信息网络专业学生的网络新媒体运营、网站策划设计与开发、信息化系统技术等能力的培养。但总体来说,大部分高校的新闻院系仍缺乏新媒体与信息网络专业的有针对性的人才培养计划。一些高校新闻传播院系将这一专业与传播学专业、新闻学专业、编辑出版专业混在一起,导致这一专业的学生缺乏应有的竞争优势。更有甚者,仍在用老一套的“老师讲,学生听”的教学模式来教授新媒体与信息网络专业的学生,使得这一专业的学生脱离了飞速发展的新媒体与电子信息技术的实际,毕业之后,根本无法适应当下迅猛发展并不断融合的媒体环境。
    2.师资力量单一,缺乏跨专业的合作与互动
    尽管高校的新媒体专业一般设置在新闻与传播学院,但显然新媒体人才的培养已不再是新闻与传播学院一家能自行消化得了的。理想的新媒体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必须打破传统学科之间的壁垒,将新闻传播学、计算机信息技术科学、经济学、管理学,甚至是艺术学、社会学等众多学科进行有机融合。但国内高校往往受学校政策或资金等因素的限制,难以突破不同院系以及学院与媒体之间的屏障,缺乏跨专业的合作与互动。
    首先,新媒体技术的飞速发展造成了目前新闻传播院校中出现师资断层,或者新媒体与信息网络教学人才严重短缺的问题。虽然新媒体的快速发展带来了行业人才需求缺口,但是一般新闻院系都未敢大刀阔斧的改革,这就导致仍在传统办学思维指导下的新媒体与信息网络专业难以跟上其实际发展速度,使得这一专业的师资出现断层。另一方面,为吸引生源,目前大多新闻传播院校仍然依靠院系老教授撑起新媒体与信息网络这一新专业的台面,虽然这些老教授们具有扎实的理论知识和丰富的授课经验,但是却缺少运用新媒体技术的经验与新媒体技术和产业发展的相关知识,而真正能掌握新媒体技术又具有一定的新闻传播理论的教师少之又少。因此,新媒体与信息网络专业的师资矛盾也成为制约这一专业发展的瓶颈。
    其次,院校之间互动困难,难以实现跨专业、跨学院的合作,无法实现教师资源的有效利用。新媒体与信息网络专业本身就是一个跨媒体的专业,不仅需要新闻传播学方面的理论知识,而且还需要计算机、电子信息、网络设计、金融管理等多方面的知识,这对新媒体与信息网络专业的老师就有诸多要求,如在美国密苏里大学新闻学院创办了媒介融合专业的迈克·麦金教授所言,“媒介融合这一专业……对老师的要求是很高的。……目前没有哪一位老师能够教授学生所需要的所有的媒介技能,所以每位老师需要把自己最为擅长的技能教授给学生就可以了。”⑥因此,要解决新媒体与信息网络专业中出现的师资断层的问题,最好的办法就是引进或借用其他院校不同学科的老师来给这一专业的学生进行授课,但是国内新闻传播院校很少与其他学院进行互动,不能打破院系壁垒,也就难在当前条件下尽快解决新媒体与信息网络专业师资断层的问题。
    最后,新媒体与信息网络专业同业界缺乏有效互动,导致这一专业培养出来的毕业生不能很好地适应新媒体市场的发展需求。当今时代,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界限已经被突破,新闻传播手段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多样化,因此,新媒体与信息网络专业的学生必须具有能够适应媒体格局大变动的思维和能力,这也就对这一专业的教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事实上,能为新媒体与信息网络专业的学生提供最新的媒体发展信息、最重要的新媒体技术等知识的还是媒体的一线工作者,但是,由于新媒体与信息网络专业仍处于起步阶段,目前国内新闻传播院校鲜有与新媒体行业的互动。与此相比,美国的情况则要比国内好得多,美国的新闻传播学院本身就有很多的兼职教授,如哥伦比亚大学新闻学院兼职教授的数量甚至超过了全职教授的数量。⑦同样,美国的新媒体教育中同样配备了众多兼职教授,很大一部分都来自一线媒体,能够将新媒体行业的最新消息和实务操作方法教授给学生。
    3.课程设置名不副实,缺乏针对性与系统性
    目前中国新闻传播院校对新媒体与信息网络专业的课程设置的典型做法是“宽口径”与“厚基础”。⑧但在注重“宽”和“厚”的同时,却忽视了“专”和“用”,“专”就是专业,指新媒体与信息网络专业所需要的网络信息技术;“用”指实用,是这一专业的学生毕业之后进入新媒体行业的实用能力。忽视“专”和“用”导致了国内很多高校在新媒体与信息网络专业课程设置上名不副实,并且缺乏针对性和系统性。
    课程设置的名不副实体现在国内一些新闻传播院校“新瓶装旧酒”的做法上。一些冠之以新媒体与信息网络专业名称的课程,实质上讲的却仍是传统媒体的理论和实务知识,没有跟随现代传播技术的发展而进行调整。例如,现今国内各大高校开设的新媒体与信息网络专业课程中,鲜见游戏设计与开发、流媒体技术、数字视频编码等相关课程,事实上这些课程内容正是市场所亟需的。调查显示,目前国内高校在新媒体与信息网络专业的课程设置上,一般包括学科基础知识课和专业课两个部分,学科的基础知识课一般包括传统媒体的新闻采写编评业务课程,新闻、传播学方面的理论课程;专业课一般包括网络新闻编辑、网络互动管理、数字媒体技术应用等网络信息技术相关的课程。但是,值得注意的是,一般院校的学科基础知识课在课程中所占的比例往往要远远高于专业课的比例,导致新媒体与信息网络专业的学生实质上与传播学、新闻学的学生没有太大的差别,由此导致该专业的学生缺乏社会竞争力。
    专业课程设置缺乏针对性和系统性则体现在很多国内新闻传播院校“一锅端”的做法上。一些院校给新媒体与信息网络专业开设的专业课程,仅仅是将传播学、社会学、经济学、网页开发、新媒体管理等各学科专业知识杂糅,然后将这“大杂烩”般的课程一锅端给学生。这些被杂糅在一起的课程在内容上都没有明显的关联,而是自成体系,致使学生难以很好地消化专业知识,更不用说将这些知识运用于具体的实际操作了。
    这种“新瓶装旧酒”与“一锅端”的课程设置方法,既反映不出新媒体与信息网络专业的特色,也无法跟随现代媒介融合的发展脚步,直接影响到新媒体与信息网络方面人才培养的质量,更可能因专业名称与课程内容脱离,导致新媒体与信息网络专业位置尴尬,从而进一步损害了这一专业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整个专业的发展。
    4.学生能力泛而不专,缺乏专业竞争优势
    目前我国新闻传播院校都将培养复合型人才当做目标,对新媒体与信息网络专业的学生也有着同样的要求,力图教授这一专业的学生新闻采、写、编、评以及新媒体营销等各方面知识。但是相关的行业招聘却对学生的专门才能有着较高的要求,如新浪网在2013年的招聘中对职位进行了清楚的划分,有需要较高的Premier技术的视频编辑,擅长做数据统计分析的网络数据统计分析员,擅长网络设计与美工且具有一定文学艺术修养的尚品频道美编,对证券市场有深刻了解的财经编辑,等等。与此相比较,国内新媒体与信息网络专业的人才培养都太过空泛,学生所掌握的知识宽泛却没有特别擅长的,因而最后无法适应市场需求。
    在这一方面,作为世界新闻教育重镇的哥伦比亚大学新闻学院就要有魄力得多,该学院针对美国新闻媒体市场亟需能掌握数字技术与新闻制作两方面能力人才的现状,将新闻学研究生院和工程与应用科学学院联合开设一个新闻学和计算机科学的双学位硕士项目,以培养既懂数字媒体技术又有新闻制作技能的新一代专业人才⑨。但现阶段国内新闻院系却难以有这样的魄力,往往急于开办新专业,而新开设的新媒体与信息网络专业却又缺乏良好的培养机制,导致所培养的学生在走向社会时缺乏竞争优势。
    由此,不合理的人才培养模式造成了当下的尴尬现实:各大高校培养的新媒体与网络信息专业的学生一届多于一届,但是用人单位却普遍反映说难以招到合适的人才,以致市场上出现了“人多人才少”的窘境。因此,面对日益复杂的媒介环境,新媒体人才的培养也需不断优化。
    三、新媒体与信息网络专业教育的策略创新
    目前新媒体与信息网络专业的人才培养上仍处于起步阶段,与此相应的新媒体产业也尚未成熟,业界也没有系统的经营理念和模式,因而,新媒体与信息网络专业教育自然也难以高效地对新媒体产业的需求展开教学和培养。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更需要对新媒体与信息网络专业人才培养进行研究与探索。
    1.理念:以专立身,以通结群
    正确的新媒体人才培养理念是打破新媒体与信息网络专业人才培养计划空泛且同质化瓶颈的关键。何为正确的新媒体人才培养理念呢?对新媒体人才培养理念的讨论绕不开“专才”与“通才”之辩。媒介融合对新闻人才提出了掌握更多更全媒介相关知识以应对未来工作岗位中可能出现的各种挑战的要求。于是“宽口径、厚基础、跨媒体、精专业”几乎成了国内所有新闻院系融合型人才的培养思路,通识教育课程大有取代专业性教育课程的趋势。然而,从这种培养思路下走出的毕业生在进入业界后多数被无情地贴上“什么都略懂,后劲不足”的标签,可媒介融合又确实需要新媒体人才掌握庞杂的知识体系,怎样才能走出这种尴尬境地?怎样才能使学生成为有专业壁垒的复合型人才?于是学界得出了培养“一专多通”的复合型人才的解决之道。正如迈克·麦金教授所言:“我们学院媒介融合专业学生的培养目标并不主要是全能记者,而是能够熟练掌握一两门报道技术、同时熟悉其他报道手段、具有很强的团队合作精神和媒介融合意识的新闻人才。”⑩
    实际上,这种“一专多通”的思路可进一步细化为“以专立身,以通结群”。所谓“以专立身”指我们培养的学生要有一项驾轻就熟的专长,这项专长最好不是大而泛的,相反越细越好,越有专业壁垒越佳。比如引导学生熟练掌握财经内容制作技巧,或者致力于流媒体技术研发,抑或专注于探究游戏市场开发的特点。从人类社会的历史发展角度看,科技水平的提高必然导致社会分工进一步细化,这在媒体行业也将适应;从实际的角度看,新媒体与信息网络企业在人才招聘时也呈现出细化需求的特点,比如腾讯QQ在招聘网站编辑时具体到了读书频道、女性频道、星座频道的人才需求配额。“以专立身”可形成人才不被他人替代的核心竞争力。而“以通结群”则是新媒体与信息网络专业学生所拥有的区别于纯粹商科、技术类、艺术类等专业人才的优势。通识教育、融合性课程使得新媒体专业学生在“一专”之外积累了较好的媒介素养,成为所谓“懂行”的人,这种素养将成为其快速融入一个“超级团队”的敲门砖,也能使其在团队中更轻松、简便、精准地与其他成员交流,从而提高团队的工作效率,加强团队的凝聚力与创造力。
    2.师资:跨院合作,院媒互动
    要突破师资力量单一和师资断层的瓶颈,最重要的就是要能够实现跨院合作、院媒互动,将其他院校的老师和一线媒体工作者转化为本专业的优质师资,打造紧扣新媒体行业需求的高素质人才。现阶段,国内高校的学科划分依旧相对封闭,新媒体与信息网络专业的融合性教学需求因此受限。而在短期内,要打破这种传统的学科格局有一定难度。因此,新闻传播学院应主动谋求与相关院系的跨院合作,力图解决课程融合性差的问题。可以通过高校相关院系融合教学实验、业界与高校互动等方法,将教学的重心放在理念传递上,将教学的重点转向对学生新观念和新思维方式的培养上来实现新媒体与信息网络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突破。还可以通过院系与业界互动的方式弥补高校因技术设备落后而阻碍学生发展的困境。
    新媒体与信息网络是一个涉及新闻与传播学、电子信息科学、经济管理学等众多学科的专业,这对师资提出了很高的要求。由于近年来高校聘任教师的门槛越来越高,新闻学院单凭自己的力量招纳贤才来补充师资在操作上有困难。在新媒体专业的成长期,可以通过“借用”其他学院优秀教师的方式完善教师体系,多院合作共同进行新媒体专业人才的培养。
    院媒互动一直是业界与学界的一种美好期待。近年来这种互动也越来越频繁,但新闻学院与媒体机构两者的关系始终未能像医学院与医院那般亲密,而新媒体与信息网络专业比传统新闻专业更迫切呼唤院媒互动。一线媒体人掌握了一手的市场需求信息与最前沿的传媒技术,院媒互动一方面能使新闻院系的人才培养更贴合市场需求,另一方面能解决新闻院系因技术设备落后而致使人才培养受限制的窘局。这方面美国第一阶梯的新闻学院有很多值得借鉴的经验,比如在密苏里大学新闻学院,担任融合新闻传播教育的教师有9人,全都来自媒体一线,有的是自由摄影记者,有的是电视台的编导,有的是网站的数字新闻总监。(11)国内新媒体与信息网络专业在与媒体互动之时应注意使“人才引进”、“学子走出”这两辆马车并驾齐驱,通过聘用一线媒体从业者或返聘退休的业界精英担任兼职教师,来拓宽学生的视野,也为学生搭建去媒体实习的平台,使学子真正做到“边学边用”,在实战中掌握未来职场所需的技能。
    3.课程:倚重理念,重视政策
    课程设置是一个专业人才培养理念的具体落实之处,要打破新媒体与信息网络专业课程设置的瓶颈必须从理念的改变开始。新媒体与信息网络专业作为一门新兴专业在课程设置上应注意合理安排梯度,使学生在低年级对专业有清晰的认识,在高年级有明确的专攻方向。
    虽说新媒体与信息网络是一个实践性很强的专业,但是随着技术软件的“傻瓜化”,学会Ps、Premiere、Dreamweaver等软件的基本操作已不再是难事,甚至可以短期速成,但理念的形成却是长期积淀的结果。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范以锦教授就指出,现如今“懂行”的新媒体人才至少应该具备五个方面的理念:新闻专业主义理念、信息深度整合理念、技术运用理念(互联网精神)、市场经营理念以及在新时代下的创新理念。(12)由此可见,即使是实践课程也应偏重理念教学。实践证明,最佳的处理方式是通过案例分析的教学方法将理念融于技术课程中,一边讲解技术,一边传授理念,使学生懂得技术的突破源于理念的创新。
    调查研究发现,新闻院系在课程设置上存在对新媒体市场环境及其行业政策的重视度不够的问题。华东师范大学严三九教授在对上海市新媒体专业人才培养情况做的一次调查中,发现媒体从业者认为在内容策划与制作岗位和企业管理岗位,新媒体人才最应具备的能力素质分别是版权、著作权知识和国家新媒体产业政策知识,(13)但这两项能力素质的培养在高校新媒体与信息网络课程设置中均未得到足够的体现,也未得到老师与学生的重视。然而版权实际上已成为互联网新媒体行业发展的一个瓶颈,对于国家新媒体产业政策的正确分析与把握也是关乎新媒体与信息网络企业发展的关键因素。因此,教师在教学与科研中,应当带领学生对国家相关政策进行梳理与系统总结。
    4.学生:融于团队,勤于观察
    鉴于媒介融合对于“超级团队”的需要,新媒体与信息网络专业的学生需在校园内开始熟悉团队合作的氛围,找准自己在团队中的定位。也需要通过细心跟踪观察,掌握媒介数据分析技能。
    为此可在低年级开启团队传媒观察项目,最好是在第一学年的下学期开启此项目。这时的学生对专业已有大致了解,可以找出自己感兴趣的跟进方向并进行组队。每个队伍均配备一名导师,在初期帮助团队调整观察方向,教授基本研究方法等。团队传媒观察要定期进行小组会议,并撰写阶段性成果报告。在一定阶段,可以根据学生的需要进行团队格局调整,通过团队间的人才交换达到优化团队构成的目标。在此期间,团队与导师的配对也可进行调整。等到高年级,每个稳定成型的团队都需共同完成一个基石项目,作为学业考核,每一位成员都必须撰写详细个人陈述,阐释自己在团队中的核心价值等方面的内容。
    新媒体与信息网络专业的学生应对前沿科技、相关领域保持密切关注,不管是对新型技术,还是国家政策,都要有敏锐嗅觉。作为一个新媒体与信息网络专业人才,要在本科阶段做到稳定的关注几家媒体、几个企业、几个行业。从这种长期跟进式观察中,提升自己包括媒介素养、数据分析素养等在内的综合素养,这些素养将成为新媒体人才在风起云涌的新媒体时代竞帆远航的无尽能量。
    四、结语
    在新媒介技术更新速度不断加快,媒介融合程度日益加深的时代背景下,刚刚起步的新媒体与信息网络专业必然将遭遇各种问题,但不论问题如何变化,培养出适合社会需求,并且拥有较高的创新应用能力和批判思维的学生是新闻传播院校不变的目标。在这一目标的指引下,新媒体与信息网络专业的探索和发展之路漫长但坚定。虽然目前要立马破解国内新闻传播院校对新媒体与信息网络技术人才培养中的瓶颈是不太可能的,但是,在国家政策的支持下、在新闻传播院校的师资整合和课程改革的探索中,新媒体与信息网络专业必将突破传统的人才培养观念,真正发挥务实而创新的精神,最终为我国新媒体行业培养一批批高素质、高水平、高能力的人才。
    注释:
    ①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第31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2013年1月15日。
    ②杨成杰、严功军:《媒介融合背景下中国新闻传播的对策思考——2010年全国新闻传播学教育年会会议综述》,《新闻研究导刊》2011年第1期。
    ③⑧匡文波、孙燕清:《美国新媒体专业教育模式分析及对中国的借鉴》,《当代传播》2010年第8期。
    ④严励:《网络传播教育的现状及人才培养模式》,《河南社会科学》2006年第5期。
    ⑤张芹、黄宏:《高校网络和新媒体传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分析》,《黑龙江社会科学》2007年第3期。
    ⑥⑩付晓燕:《媒介融合下的美国新闻业和新闻教育变革——访美国密苏里新闻学院媒介融合项目创始人迈克·麦金教授》,《新闻与写作》2008年第8期。
    ⑦匡文波:《美国网络新闻传播教育特点》,《新闻记者》2007年第5期。
    ⑨许晓静:《人才需求量大 新媒体专业教学需要新方式》,《新京报》2011年7月4日。
    (11)郑素侠:《媒介融合下美国新闻传播教育变革的经验与启示》,《编辑之友》2012年第9期。
    (12)范以锦、陶达嫔:《新媒体教育:技术与理念并举》,《新闻战线》2010年第4期。
    (13)严三九、王虎:《上海市新媒体专业人才培养情况调查》,《华东师范大学学报》2008年第6期。

共[1]页

燕道成的更多文章

没有数据!
姓名:
E-mail:

内容:
输入图中字符:
看不清楚请点击刷新验证码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投稿须知 | 版权申明
地址:成都市科华北路64号棕南俊园86号信箱·四川大学哲学研究所办公室 邮编:610065
联系电话:86-028-85229526 电子邮箱:[email protected] [email protected]
Copyright © 2005-2008 H.V , All rights reserved 技术支持:网站建设:网联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