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 页 >> 学术新闻 >> 学术版块 >> 谭人中:管理学基础理论的哲学建构之一:初论管理学理论的“研究对象”
学术新闻
点击排行
最新新闻
热门标签
哲学 影评 符号学 分析哲学
管理 经济危机 贫富差距
传播 新闻 和谐社会
历史 胡塞尔  人口比例
郎咸平 华民 林毅夫 价值观 
司法公正 国学 正义 人文 
存在主义 现象学 海德格尔
学术版块
谭人中:管理学基础理论的哲学建构之一:初论管理学理论的“研究对象”
来源: 作者: 点击:640次 时间:2009-9-20
  摘要:管理理论陷入丛林困境,存在令其难以发展的根源性问题: 1研究对象的不确定,使研究缺乏统一的条件;2.继之,又无可遵循的统一规律。这两个问题的存在,乃囿于人们对现象观察视界的局限。当将研究对象置于世界究竟处于怎么一种状态?的哲学视野,通过混乱与秩序现象的普遍性特征,论证了其在管理活动中的一般性意义、 遵循辩证法最一般的发展规律,从而推出:混乱与秩序是管理现象(或世界)存在基本状态的结论。

关键词:观察视界;  研究对象;  现象的基本状态;  辩证法;  同一性的贯通原理

 

0   

 

茨(1961)在发表的《管理理论丛林》1中,谈到理论陷入“丛林”困境时,曾归纳为以下五个原因:(1)由管理、组织、决策、领导、交流、人际关系等术语用法及含义不同造成的“语义学丛林”;(2)对管理和管理学的定义和所包含的范围没有取得一致意见;(3)把前人对管理经验的概括和总结看成是“先验的假设”而予以摒弃;(4)曲解并抛弃前人提出的一些管理原则;(5)管理学者间不能或不愿相互理解。

从中,我们感到了大师对问题分析的通透。但随着对这些原因深入的思考,我们在研究中发现,真正使理论陷入这一困境的,并不仅仅来自这些表面现象的原因本身,而是在这些原因的背后,还隐藏着两个根源性的问题,正是这种根源性的问题,制约着理论的发展,使管理理论难以走出丛林:

其一、管理学理论的研究对象没有得到统一

在纷繁复杂的管理现象中,管理学以什么为研究对象?就一直处于莫衷一是,而又自以为是的境况中。以至于到现在企业流程再造、学习型组织、全面质量管理、核心竞争能力等理论仍在层出不穷2,并呈现出有多少个学派的产生,就相伴有多少个研究对象出现的状况;而研究对象取用的纷繁,研究趋向的各异,正是促成理论丛林繁衍的动力。所以“丛林”之所以仍然存在,根本的原因也就是由于管理学没有统一的研究对象,致使研究者们于研究中各取其像,并各执一说;

其二、没有找到管理活动所遵循的统一规律

因为研究对象得不到统一,就不可能找到所有管理对象(或管理活动)都能遵循的统一规律,管理没有规律可循,理论就缺乏建立的基础。

所以,这两个问题得不到解决,从根本上限制了管理理论的发展,因此,要想走出“管理理论丛林”,解决这两个问题乃成为管理学理论研究的当务之急。

 

1 从哲学的视野去发现管理学理论的“研究对象”

11  现象观察视界的提出

111 事物产生管理需求的充分、必要条件的论证

管理学理论“研究对象”是什么?这实际上涉及到“管理现象的状态是什么?”的问题;广而言之,也就是“我们这个世界究竟处于怎么一种状态?”3的哲学命题。

这一说法的根据是什么呢?从我们长年的管理实践中,不难发现这样一个事实:面对诸多的管理现象,若其处于静态场景,便无需对其实施管理;倘若其现象无例外地呈现出动态的特征,管理的需求便会油然而生。例如在候车大厅,我们截取一个短暂的画面,并设若这个画面就犹如摄影作品一般:旅客们始终“静止”的在大厅“候车”,这时你想想看,它会有管理的需求吗?显然这种静态场景是无需管理的;但若让其“恢复”到自然的状态之中,人们开始活动起来,这时便有可能出现70次的旅客,坐到了80次候车的座席;拿着80次车票,却跟随在85次进站队伍的行列……,管理现场就出现了因“动”而产生的某种“状态”特征,并随之产生了对管理的某种需求。

若我们将事物现象的管理需求自身,视为管理需求发生的充分条件的话,那么,由事物现象的动、静二态,便可知“动”是诱使事物发生管理需求的必要条件。因为在静止的场景下,事物不可能产生任何需被约束的行为;而在动的条件下,却有可能产生为管理所关注、因“动”而发生的“状态”特征!

由此,我们便不难得到事物产生管理需求的充分、必要条件:

定义1 管理活动将因“管理需求”而启动。若将需求自身视为管理需求产生的充分条件;那么事物的“动”因,将是诱使事物发生管理需求的必要条件。

112 简论状态、现象、现象本质间的关系

⑴.状态是什么?                                                              

状态是什么?有关这一范畴的概念,专家、学者鲜有论及。散见于辞书、字典中一般也只是常识性的解释。如辞海的释义为:“在科学技术中,指物质系统所处的状况”;又如现代汉语、新华词典的解释是:“人或事物表现出来的形态”等。

但在研究中我们发现:所谓的状态,在现实环境中往往是与现象联系在一起的。这种联系,细究起来,反映的仍是一种层次间的逻辑关联。

譬如身处庐山(现象)之中,却不知庐山真面目(状态),这便是“现象”未能向状态“递进”,停留在现象自身的情况,我们暂且称其为“由现象而现象”视界;而于“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之际,所见山形之真面目(状态),便是登临绝顶感受山之伟岸,而递进到了一觑现象之状态的情景,我们不妨也给其一个称谓叫“由状态而现象”。(严格地说,后者所见的是“众山”之状态,对其所处的“绝顶”本身而言,却仍处于“不知庐山真面目”之中)

这种由现象而现象的视界,使人停留于现象自身,不能觉察到其与外部环境的关联关系;而由状态而现象的视界,显然已跃身于现象自身之外,彰显出其与外部环境发生的关联。

⑵.现象之概念以及现象具有的两种特征

所谓现象,在我们的理念中,应是泛指一切呈现在现实环境中的事物。这也就是海德格尔所道出的“被一如既住地规定了的”所谓之“存在者”了4

据观察,现实环境中诸多的现象,归纳起来,不外乎两种现象特征:其一,单纯的事物现象自身,例如桌子、椅子等直观表现出来的现象自身;其二,在现象的表象下,还存在着某种状态的情景。例如有序排列的桌子,或椅子杂乱摆放的样子。就现象而言,前者是相对的孤立存在;后者相对前者却从联系的意义上与所处环境发生了某种关联。有关这个问题,我们不妨通过生活中一些常识性的“现象”,来观察分析二者间这种内涵的区别。

例如,“一片狼籍、争先恐后、秩序井然、先后有序”,这些常识性的现象,显然给人以某种状态的感觉:狼籍下展现的就是一片混乱的状态;争先恐后让人想到在毫无秩序可言情况下,人们奋争着挤汽车的情景;而井然的秩序在我们头脑一闪而过的,却往往是交通路口,依红、绿灯的指挥,车辆、行人依序而行的秩序状态;先后有序则让人联想到商场购物时顾客因先来后到遵守的简单秩序……。

而从现象的另一个观察视野,如所见到的是桌子、椅子;黄山、泰山;火车、汽车诸事物现象,这些或家俱,或名山,或交通工具,给我们的视觉印象就是:除家俱、名山、交通工具诸现象的自身外,却没有了其与外部环境有所关联的状态视觉!

当我们的思想触觉紧扣管理研究这一主题,进而关注到孔茨前面提及的“管理、组织、决策、领导、交流、人际关系等术语用法”,却也会发现这些“语义学丛林”词汇,也并不曾有过“状态”的痕迹。

譬如“组织”,就是组织这个现象自身,“人际关系”表达的亦是所谓的关系现象自身,而其与外部环境在联系的意义上处于什么状态?在这一“词汇”提供的视界中,是全然不知的;其它如管理、决策、领导、交流等,其词意若作为“动词”意义时,很显然地就不在现象的范畴;倘若从“名词”意义去看待,其表现的就都是一些并不具有状态特征的现象自身。

⑶.推出现象观察的两种视界

这些不曾有状态特征的现象,展现的便是“由现象而现象”视界下事物现象的自身;而那些有着状态特征的现象,便是“由状态而现象”视界下,反映出其与外部环境存在着某种关联关系的“现象之状态”。

这些分析,让我们对现象获得了这样的认识,即对现象可以从两个视角去观察:1.事物现象的自身;2.除事物现象自身外,还能从其与外部环境发生着的某种关联关系(状态)的视角去认知。事物现象的自身,表达的是其自身孤立的存在;而事物现象与外部环境存在着的关联关系,反映出的却是由其关联关系建立起来的现象本质。

⑷.现象、现象本质、现象之状态的内涵及其定义

这也就符合了海德格尔对现象学的基本论述:“把现象学的目光从对存在者(被一如既往地规定了的)把握引回对该存在者之存在的领会……;存在必定总在一种自由筹划中被带入目光,就象我们将会显示的那样”4

按海德格尔的论述,所谓“存在者”与“存在”,实际上就是我们观察中的“事物现象”(存在者),以及事物现象与外部环境发生着的“关联关系”(存在)。

因此,要认识现象本质,一定要在对存在“领会”,也就是对其状态被认知的前提下,这是因为状态被确定,现象(联系)本质才得以展现;而没有状态特征的现象自身,是不可能体现出现象与环境间的关联关系——现象本质的。由此,在排除了现象于静态情形下无状态发展趋向的特例外,于“动”的“状态”场景中,亦是从现象学的意义上,我们得到了如下定义:

定义2.所谓现象,系泛指一切呈现于现实环境中的事物。

定义3.现象本质,反映着现象与环境间存在着的某种关联关系。

定义4.现象之状态,反映的是现象于某种集合中与环境间透过其关联关系,于动态中所表现出来的状况特征。

⑸.推出状态的定义

上述定义,表述出我们在研究中发现的现象、状态及其本质间,由其内在联系决定着的所谓之关联关系。相对现象而言,状态己从哲学的意义上表现出其是从更高层次,对动态现象间存在着关联关系的一种整体性概括或描述。换句话也就是说,现象惟有通过其状态的展现,才能凸显出其现象与环境间的联系本质!

基于这样的认识基础,我们推出“状态”的定义:

定义5.状态是对某种集合性现象的整体概括和描述,它是相对现象就其状况作出的更高层次的表达;本质上乃是包含有某种动态内涵和联系特征的现象。

113 关于管理学“研究对象”、管理现象存在状态、世界存在状态间关系的探讨

⑴.现象、状态层面间的区别

所以,就管理理论研究来说,其面对的一定是管理活动中纷繁复杂的诸多现象,因此,在现象的层面,若你清楚地知道:现象的本质是什么?具有怎样的属性?遵循怎样的规律?处于怎样的状况?也就意味着这些现象正在“经历”着某种“层次递进”的进程,即由现象上升到了状态的层面;这时的现象就不再是孤立而单纯的现象自身,而是与环境发生着某种关联,并在更高层面上集合起来的、整体的、具有某种动态内涵的状态。

⑵. 回答“管理现象的状态是什么?”所具有的理论意义

现象若上升到了状态的层面,即可对“(管理)现象的状态是什么?”这一问题作出明确的回答。而能对管理现象由其状态层面给予回答,也就意味着其状态所依存的母体——世界所处状态信息的被披露,亦即回答了“我们这个世界究竟处于怎么一种状态?”的哲学命题!对这个命题的回答,一方面使我们意识到就现象而言,管理学的所谓之“研究对象”所依存的母体,应该就是我们面对的所有管理现象;另一方面在审视其理论“研究对象”诸多性状时,我们发现其应具备的诸如现象本质、遵循规律、具有状况等根本性问题,亦因这一命题的回答而得以明确。因为状态的确定,即表达出现象与环境间的关联关系;而这种关联关系已从联系的意义上,在说明事物现象的联系本质、遵循规律、及具有的状况。

⑶.由“研究对象”的逻辑启示宣示出的理论意义

因此,这就从逻辑上给予我们一个启示:我们拟确立的所谓之管理学理论的“研究对象”,相对宏观的“管理现象的状态”、“世界存在的状态”而言,本质上就是其微观状态在现实管理环境中的体现。

⑷.研究对象、管理现象存在状态、世界存在状态在问题内涵上的同一性

从这个意义上,管理学理论的“研究对象”与“管理现象的状态是什么?”以及“我们这个世界究竟处于怎么一种状态?”它们在问题的内涵上应该是“同一”的,也就是说,我们所确定的管理学理论的研究对象,本质上也就是管理现象存在着的状态,广义而言,亦关涉着“世界究竟处于怎么一种状态?”的哲学命题本身。

12 探索管理学理论的研究对象

121 确定管理理论研究对象”的思路

因此,在确定管理“研究对象”的问题上,我们大致形成了这样的研究思路:即从管理最基本的问题出发,客观而真实地去观察存在于我们周围的“管理现象”,在对其性质、状况、本质、或遵循规律所表现出来的有着状态特征的条件,在充分认识其可能存在的前提下予以设定;进而在这个基础上,从理论上给予论证,以确立这个对管理学理论研究而言,具有极其重大意义的问题。

122 设定研究对象应具备的条件

因此,在综合诸多因素,并在界定“管理现象”是物质(因为我们所面对的管理现象,都是具体的管理环境体系)的基础上,我们“由状态而现象”的理论视觉,为管理学理论的“研究对象”设定了以下条件:首先,其应能客观反映管理活动中的本质状态;第二,应能体现事物现象变化的矛盾性质和一般性特征;第三,应具有遵循管理规律的本质属性。

恩格斯曾说“因为辩证法在考察事物及其在头脑中的反映时,本质上是从它们的联系、它们的连结、它们的运动、它们的产生和消亡方面去考察的”。5

怀特海亦就事物间的关系有过这样的论述:“联结是所有形态的所有事物的本质。正是由于这种本质,事物才相互联结。”6

由此可见,先哲们对事物的看法在本质上是一致的,即都是通过对事物现象间存在的真实、普遍联系,去观察和研究一切问题。

123 在观察、思考中发现“混乱与秩序”与设定的“研究对象”具有一致性

笔者在多年对管理现象的观察和思考中,发现“混乱与秩序”这一对矛盾现象,在管理活动中,表现出与上述“三个条件”基本吻合的特征。

“秩序”是什么?《辞源》和《辞海》对其的解释均为:“亦作秩叙,犹言次序”。但对“混乱”则都未收入词条,仅在引用出处时对混乱稍作说明,如例举陆机《文赋》:“谬玄黄之秩叙,故典忍而不鲜”(“典忍”均系带三点水旁古字,输入法对此无法表达)。其对“典忍”的释义:污浊不鲜明。是以典忍,即混乱的同义语了。

《现代汉语词典》对“秩序”的解释则是:有条理,不混乱的情况;而对“混乱”的定义,则正好相反:是指无条理,无秩序的现象。可见这是一对性质相反,相互矛盾的现象。可是它们与大众的生活却非常贴近,一般不需作多的解释,人们就能想象出它们存在的形态。

124 界定混乱与秩序概念的理论边界及其定义

 但是,混乱与秩序作为管理现象,往往又是个相对的概念,也就是说秩序是相对混乱而言的;同样,混乱也会是相对秩序而存在。在形式上,秩序是有条理、不混乱的情况;混乱则是无条理、无秩序的现象。它们在表现上则常常会是秩序成份多一些时,混乱就少一点;或者秩序成份少一点时,混乱情况又多了一些;百分之百的混乱或秩序,就纯属特例;而就一般情况而言,管理现象通常会是既有秩序又有混乱的混合状态。为研究的简便,我们这里将一般情况下的现象即其混合状态,都视为混乱。这样,我们就为“混乱与秩序”现象,从研究的角度界定了一个重要的前提,并由此推出混乱与秩序的定义如下:

定义6.“混乱与秩序”是管理现象在状态条件下,呈现出来的状况场景。秩序旨在表明管

理环境中有条理,不混乱的状态,体现出环境有序的本质特征;混乱则是对其所处环境中无条理、无秩序状态的描述,体现出环境无序的本质情况。

125 论证“混乱与秩序”是管理学理论的研究对象

于是,当我们试图论证“混乱与秩序”与上述三个条件相吻合的特征时,现象呈现出的矛盾特点,促使我们选择了辩证法这一思想武器,以证明其从理论的设定,到观察到的结果,在管理活动中所具有的一致性。

⑴.管理遵循“两段式”发展的基本规律

在辩证法的指导下,我们应用事物普遍联系和发展的观点,通过对管理现象的观察分折,发现就管理而言,尽管现象纷繁复杂,但从整体上看,却脱离不了其发展的两个阶段:即发展的“过程”和“结果”阶段。管理就是遵循这种两段式的发展规律,周而复始地循环发展的。

因此,在对管理现象的发展形成了这种整体性的认识后,当我们试图证明“混乱与秩序”这对矛盾现象在管理活动中具有一般性特征时,理论上说,就只须论证“管理现象”与“混乱与秩序”现象间,在现实环境中具有某种规律性的联系了。

⑵.对两段式发展规律中的管理现象作出考察分析

在这样的思考基础上,于是我们产生了这样一种思路:在分析考察“管理现象”与“混乱与秩序”现象间的联系时,我们可以把管理现象分作两个阶段来研究,即对其“过程阶段”和“结果阶段”分别进行分析研究,通过对这两个阶段中“管理现象”和“混乱与秩序”现象间,分别存在着的真实联系情况的举例论证或哲学思辨,从整体上确认“管理现象”与“混乱与秩序”现象间存在着的规律性联系。

A.对“结果阶段”中,现象间存在规律性联系的论证

于是,当我们面对一些“失败或成功”的管理案例时,便可得知它们所具有的这种现象特征,正是管理现象在“结果阶段”的“特殊”表现。因此,针对这些案例,我们不妨从联系入手,分析在“结果阶段”中管理现象与“混乱与秩序”现象间存在着的联系情况。

案例1  96年衡阳车站春运期间发生了震惊世人的大事故:由于客运量大,组织又不得力,因而在旅客过天桥时由于秩序的混乱,造成了人员相互践踏,死伤多人的特大事故。

案例2  2003年春季,萨斯病毒开始在我国部分地区肆虐,当时每天公布出来全国感染病毒者的疫情通报,北京市的统计数据竟然不准确,其原因就在于驻京的各部委,各军种医疗机构的彼此独立,形成了一个个封闭的小圈子,这些未能与信息发布渠道勾通的圈子内疫情信息的丢失,便是造成疫情管理混乱的直接原因。

案例3 20051223国家安全生产监管总局与监察部联合召开新闻发布会,公布煤矿安全事故的调查结果显示:“事故充分暴露出一些煤矿贯彻执行安全生产方针、政策、法律、法规不认真,不负责,一些安全监管监察机构和行业管理部门工作不落实,不到位等等”,本质上都是由于管理混乱而导致了事故的发生。

案例4  在“案例1”事故发生后不久,也是在衡阳车站,出现了在全国铁路系统中,第一个由车站服务员举着车次牌引导旅客上车的新鲜事,这个引导旅客上车所形成的就是铁路客运工作的秩序;

案例5 “在案例2”中,针对疫情信息的不准确,从统计的需求上,将未能与信息发布渠道勾通的圈子内疫情信息顺次勾通联结起来,信息就准确了,而这个勾通联接起来后,所形成的就是疫情管理的工作秩序;

案例6《中外管理》杂志,2005年年度中国企业管理杰出、特殊奖得主,如海尔集团、IBM中国有限公司、联想集团、中国远洋运输(集团)总公司、东软集团、蒙牛集团、白沙集团、远大空调有限公司等,这些企业之所以能健康发展,与其都有一个由秩序构筑起来的管理基础是分不开的。

上述案例中,我们从管理现象的两种不同结果,即失败或成功中,己不难看出“成功”往往与“秩序”紧密相联(如案例4~6);而“事故”(失败)则与“混乱”似乎总是脱离不了干系(如案例1~3)。这一结论,一则为我们揭示出在“结果阶段”背景下,“失败与成功”与“混乱与秩序”现象间的确存在着规律性的联系;另一方面亦为管理学“可预测性”研究,奠定下理论研究的基础。

B.对“过程阶段”中现象间存在规律性联系的论证

而管理现象在发展的“过程阶段”中,情况又会如何呢?

在对上述案例研究的基础上,我们继续考察目前仍处于“过程阶段”的一些企业。面对这些企业的表现,大家都能列举出其存在的许多情况问题,例如,财务报出的数据不准确、上报的生产完成情况水分太多、公车私用现象严重、劳动纪律涣散等;同时大家也会提出解决问题的许多办法建议,譬如:要整顿劳动纪律、杜绝公车私用现象、检查财务出现混乱的原因、弄清上报情况存在水分的向题所在等。

将这些“情况问题”和“解决办法”稍作分析,则不难发现,这两种状况正是管理现象在“过程阶段”中,表现出来的“一般性”状态特征,反映出管理现象在发展过程中的工作现况和发展趋势。探究“情况问题”的实质,我们发现其必然地要从“无序”的方面来反映管理的现况,因而,逻辑上很自然地便与“混乱”现象联系在了一起;而在作为建议实施的“解决办法”,则是工作现况中“情况问题”向“有序”的进步和发展,体现出其发展的趋势,因而本质上就与“秩序”存在着密不可分的关联。通过上述分析,不难看出在管理现象发展的“过程阶段”中,反映出来的“情况问题”和“解决办法”,本质上就与“混乱与秩序”现象存在着必然的联系。

这种过程阶段中所表现出的状态情景,与我们曾设定的“一般”情况下,管理现象通常所具有的混乱与秩序兼而有之的混合状态恰好吻合,反映出管理现象的发展在过程阶段所具有的一般性状态特征。

C.论证的结果及其意义

因此,通过这种由“特殊”到“一般”的演绎推理,“管理现象”在发展的两个阶段中,都分别表现出其与“混乱与秩序”现象间存在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关系。从状态层面观察,这一结果,一方面表现出“混乱与秩序”在管理活动中具有的一般性状态特征;另一方面,循着“状态”(即所谓的关联关系)这一线索,亦不难揭示出其“无序与有序”的现象本质。

从管理的意义上,我们不难发现,有序将导致管理向着成功发展,而成功又是每一个管理者所追求的目标,就这个目标而言,“有序”势必会成为管理追求的“本质目的”。

正是这种超然于现象外,对现象观察的客观性,和对“混乱与秩序”现象在管理活动中一般性状态特征的思辨论证,以及现象、状态、本质间,存在着的内在逻辑关系所决定的“层次间的关联性”,让我们认识到:混乱与秩序是管理活动中的一般现象;且因其状态的一般性特征,我们亦可推定其是管理现象存在着的基本状态。

管理现象“基本状态”概念的提出,其意义就在于它让人们在纷繁复杂的管理现象面前,能透过复杂的现象从规律的意义上,“触摸”到事物现象所具有的基本状态,既而在对这一基本状态的关注中,把握现象的本质。而从辩证的意义上,也说明了事物现象在存在状态方面所具有的两面性,即其不形成秩序,就会成为混乱;这种性质,表明其内部一定隐含有某种互为贯通、相互联系的状态变化机制。这就把事物的变化性、关联性、状态形成的范围性作了界定,使人们对事物在变化中的大致方向、范围有了一个较为根本的认识。

13  将“混乱与秩序”现象间的规律性扩展到宇宙的范畴

131 “混乱与秩序”一般性结论能否扩展到宇宙范畴?

近期央视“科学与教育”频道播出《宇宙大爆炸》系列节目,出于对上述结论支撑和扩展的留意,面对电视片提供的诸多信息,我们能否从这些信息中,发掘出宇宙存在的状态?,换句话说,也就是能否将“混乱与秩序”一般性的结论扩展到宇宙范畴?

132 现象观察视角在宇宙范畴的应用

2008222日播出的系列片第3集“宇宙的密码”中,虽然有些观点,我们并不认同,例如其将宇宙描述为“宇宙蛋”的说法,假如这个说法成立的话,其一定是脱离了“宇宙蛋”——宇宙环境的前提下,对宇宙整体作出的一个观察结果。事实上,在一个目前测算约有150亿光年之巨的天体内(仔细一想,即便到了150亿光年之外,这“之外”不是宇宙又是什么呢?)人是没有能力跃出其外,而看到宇宙的整体形态,因为在“由现象而现象”的观察视界,是不可能看到这样的观察结果的!但影片将星系分布情况描述为“巨洞和长城”则是客观的。这就犹如在庐山(现象)见到美龄别墅(联系于庐山之环境中的状态),是我们能够看到和认知的客观事实一般。

133  巨洞和长城反映出的混乱与秩序状态 

从图片上看,所谓的“长城”反映的是星系紧密相连的一条长弧,表现出星系分布的密集和有序;而相对长城而言的“巨洞”,则体现出其深不可测的稀疏和混沌状态。因而,作为星系构成,影片通过对以巨洞和长城为代表的星系分布的描述,其主观上虽然是出于从密度的意义去表达星系分布的疏、密情况,客观上却透露出宇宙存在的基本状态就是“混乱与秩序”的消息:长城反映出秩序的状态;巨洞却表现出混乱的情景。这从电视片或其它相关信息中,也能获得对这一观点的支持:譬如影片介绍的“黑洞”存在着的暗物质现象(在这种状态下,一般的物理定律都将失效),所反映的就是宇宙中的混乱状态;而常识上我们熟悉的北斗七星、牛郎、织女等天体星座,却呈现出有序、可信赖的秩序状态,这些都反映出混乱与秩序状态在联系和发展的意义上,所具有的规律性特征。在这样的认识基础上,若我们仍心存疑窦,那么我们反证一下:设若还会有其它状态的存在,那么在除了混乱与秩序的状态(当然也包括混乱与秩序的混合状态)外,我们还能找到或发现存在着怎样的其它状态呢?显然这样的设问是成立不了的!

134 由规律性联系中得到:“混乱与秩序”是世界存在基本状态的结论

因此,当我们的眼光通过由论证而认识到的规律性联系,从管理现象,转而投向宇宙、社会、自然、或生活中的各种形态时,将会发现这些形态的诸多现象,无不存在于这种规律性的联系之中,例如:天体各星系间有序的轨道运行、宇宙中存在着的巨洞现象;战争中的无序状况、和平时期的有序环境;车祸发生时的无序场景、交通整治后的秩序井然……。所有的这些形态表现出来的现象,都会因这种规律性的联系而存在。

这就从理论上帮助我们从宇观的视界,以及现象的状态层面进一步认识到:“混乱与秩序”现象反映的就是我们这个世界存在着的基本状态。

由现象规律性的联系,进而扩展为从宇宙的范畴寻觅这种规律存在的广泛性,并在 “由状态而现象”视界层面的哲学思辨中,得到“混乱与秩序”是管理现象或世界存在基本状态的结论,这无疑是我们对管理研究在认识上的一种进步。

14  提出现象观察视界的意义

141现象观察视界的实践意义

现象“观察视界”的提出,将使人们对现象的观察,通过“由状态而现象”视界去对现象本质给予追寻,从而避免陷入到“由现象而现象”的视角,这将帮助人们在处理管理问题时,很自然地将问题纳入到现象存在基本状态的思考之中,使我们有可能摆脱错综复杂的现象迷局,在现象状态的基本面上,明确状态属性,而把握现象本质,以求管理问题的最终解决。

142 两种观察视界带来不同的现象观察结果

事实上,在我们的生活经验中,人们对事物现象的观察,始终就存在着两种不同的观察视觉:即1.由现象而现象;2.由状态而现象。有关这一点,中国有句老话:“当局者迷,旁观者清”,便是对这两种“视界”作出的非常精当的表达。由此也可见其对人们审视问题,在思维方式和切入路径方面产生的影响是由来己久的。

⑴.“由现象而现象”观察视界带来的“当局者迷”

简单地说,“由现象而现象”的观察视界,表达的是对现象在观察中,始终拘泥于现象的本身特征,却不能超脱现象自身的情景,因而在这种迷局般的“现象”中,呈现出“当局者迷”。譬如在案例1衡阳车站春运期间,若管理者从“现象”的层面去观察,所见到的也就是管理环境中“人多”的现象。但这个现象却并不能让你从中获取任何应对、处理问题的办法。因为从这个视角看去,其不着“状态”痕迹的表象,并未“暴露”出现象的本质,而缺乏对现象本质的把握,就无法找到解决向题的有效方法。这就是所谓的“由现象而现象”,在观察事物时给人们带来的困惑。

⑵.“由状态而现象”观察视界带来的“旁观者清”

而“由状态而现象”提供的则是一种高阔、整体的观察视界,它是在超然于现象外的状态层面,对现象整体背景所处状况、本质的一个审视或评估,因而令其在看法上保持了“旁观者清”。仍如上述衡阳车站春运期间,面对的同样是“人多”的现象,但我们对其的观察,将能够从管理环境的“状态”视觉,发见现象处于“混乱”的事实,而混乱从本质而言就是“无序”。从管理的角度来说,若把握住现象的这一本质特征,将其从混乱的无序一一规范到有序的秩序之中,衡阳站也就不会发生令世人瞩目的大事故了。所以这种“由状态而现象”的视角,使人们在了然于状态的同时,而具有了更深入一步的对现象本质的觉察,并籍此获得应对、把握、并解决管理问题的能力基础。这便是“由状态而现象”为解决管理问题所带来的新视界。

⑶.两种视界对管理实践发挥的作用

又譬如在“由现象而现象”视角下,去面对“小菜贵”的现象,当小菜齐刷刷地较往常贵出许多的时候,你怎么去应对这毫无状态可言的现象?由这种视界给予的现象自身,是无法达至管理之目的的。

可是当我们通过将观察视角转换为“由状态而现象”,那么这种观察就发生了质的改变:我们将会在小菜贵的现象下,关注到让小菜“贵”起来、更为深层的现象之状态:如青黄不接时的供不应求;投机性的哄抬物价;天灾影响下产生的运输问题等。在对这些现象之状态的认识中,我们若能针对性地对因物资暂时短缺造成哄抬物价、运输失序等混乱行为形成小菜贵的现象,给予有序的规范性管理,这个问题不就获得了解决吗?

在这样思考的基础上,面对管理问题,我们从原理上就可以认识到现象与状态间,的确存在着层次上的关联性,这种关联将通过“由现象而现象”和“由状态而现象”两种视界,对管理实践发生重大的影响:前者将导致我们沉迷于现象的迷宫而不得自拔;后者则通过对现象状态客观的分析,从而能把握现象本质,导致问题的根本解决。

⑷.简析“由状态而现象”视界下的两个过程

 严格地说“由状态而现象”的视界,实际上应该包含两个过程,即在之前,还有一个“由现象而状态”的过程。

“由现象而状态”是视界观察中逻辑“递进”的过程:即由现象→状态,也就是跳出现象之外,从更高的层面观察现象存在的状态,这种趋势将帮助我们完成对现象状态的界定,认清问题所在。

而接下来的“由状态而现象”过程,反映的则是视界观察中逻辑“递退”的俯察情形,系由前一过程在界定出现象状态的基础上,再由状态、现象及其本质间的逻辑关联关系,进一步对现象本质作出判断。因此,在这一过程中,我们通过对现象状态的认知,进而审视并确认现象的本质,再通过把握现象本质,从而达到解决管理问题的目的。

前者是由下而上,即是从低起点向高层面的仰视角度。这是帮助人们跃出现象的包围,从更高的状态层面去发见并认识现象状态的属性;后者则是由上而下的俯视角度,即从高层面的状态视界,在对现象状态的审视中,发见并确认现象的本质。

而对整个管理现象观察、审视的完成,则往往是二者逻辑结合的一个过程。

⑸.现象“观察视界”为解决复杂管理问题,提供了科学、实用而有效的观察方法。

对“混乱与秩序”从观察视界做出以上分析思考,旨在帮助人们处理问题时,避免陷入“由现象而现象”的视角弊端,令其看不到问题本质;而提倡“由状态而现象”的视界去观察事物,却能在认识事物现象状态的同时,把握住问题现象的本质。当然,从更深入的理论层面上说,现象观察视界的提出,意味着百十年来人们对管理现象的传统研究,有可能从“由现象而现象”的“丛林”视角,转变为“由状态而现象”的管理视界,从而为管理理论辟出一条新的认识、观察、并解决问题的途径。

因此,现象“观察视界”的提出,从方法论的意义上为解决复杂的管理问题,提供了科学、实用而有效的观察方法。

当我们将目光再次关注于“管理现象”时,毫无疑问“混乱与秩序”的确就是管理现象存在着的基本状态,其在管理活动中具有一般性特征。

 

2  通过辨证的方法,研究混乱与秩序遵循的规律

我们在认识到“混乱与秩序”是管理现象存在的基本状态,其在管理活动中具有一般性意义的基础上,继续论证其在管理活动中的矛盾性质、本质特征,以发现并找到管理活动所遵循的普遍性规律,就成为我们要继续研究解决的问题。

恩格斯指出:“辩证法是关于普遍联系的科学”7。也就是说其是从各方面揭示事物的普遍联系和变化发展的。这就给了我们一个启示:若要找到事物所服从的变化规律,首先要揭示出事物在各方面存在着的真实联系,这是发现其遵循某种规律的一个前提条件。

从这个意义上,我们可以由管理活动中“混乱与秩序”这对矛盾现象间的联系入手,辨证地研究两者之间在联系方面所具有的本质特征,即可以通过对其在质和量、对立和统一、肯定和否定等范畴的研究8][9,来揭示混乱与秩序所遵循的最一般的规律性。

21 从“混乱与秩序”的质、量、度间关系,证明其遵循“质量互变规律”

我们知道,“质”是事物内在的规定性;“量”也是事物所固有的规定性,是事物的规模、程度、速度等可以用数量表示的规定性;质和量是辨证的统一,其“统一”被称为“度”。

混乱的“质”是什么?是“无序”;推而论之,秩序的“质”就是“有序”了;而“量”对于两者又意味着什么呢?根据定义,其应该是表示程度,比如“有序”或“无序”的“一般、较为、非常”等程度的含义。

质和量的互相结合和互相规定,使质量双方在特定的“度”的范围内处于统一状态。度就是事物保持自己质的量的限度、幅度、范围,是和事物的质相统一的数量界限。若一旦“度”的超出或破坏,事物就会发生转变而形成新的质和量的统一体。这就是质量互变规律所表达的,由量变到质变,或通过质变完成后,产生新的量变的变化规律。

具体到“混乱与秩序”这个管理范畴,例如混乱现象,当其“质”(无序)的程度“量”增加,也就意味着“度”的增加,一旦“度”被突破,就有可能产生大的变化。

如在案例1中,96年衡阳车站春运期间发生的震惊世人的大事故,因为客运量大,组织又不得力,混乱的“质”(无序)的“量”增加,“度”亦增加,因而在旅客过天桥时终因秩序混乱,造成了人员相互践踏,死伤多人的特大事故(度被突破);当然,随后衡阳站在事故发生后,促使其加大了整顿的力度,创新出站务员举牌引导旅客进站上车的新鲜事,表明新“质”(有序)的产生,亦是与“质量互变规律”在“度”的突破后,转化形成新的“质”和“量”的统一体的发展规律吻合的。

从以上分析可知,“混乱与秩序”这对管理现象,己反映出在管理活动中的客观状态,其现象“无序与有序”的本质属性,充分表现出了管理活动中的矛盾性质和本质特征,它们在矛盾的变化发展中,遵循着“质量互变规律”。

22  解析“混乱与秩序”的“同一、对立”属性,论证其遵循“对立统一规律”

221 “混乱与秩序”现象间的“同一”性分析

⑴.“混乱与秩序”的相互依赖关系

“混乱与秩序”,是管理现象中互相对立的矛盾关系,在一定的环境条件下,也是相互依存的矛盾体,因为在实际工作中,没有“混乱”,怎么能体现出“秩序”的意义?相反,没有“秩序”,也很难说明“混乱”是怎样的一种现象。这种现象间相互依赖的关系,在实际的管理活动中也会时有表现,譬如在案例1中,之所以会产生“站务员举牌引导旅客进站上车”(新秩序的产生)的新鲜事,就依赖于之前“混乱”导致了重大事故的惨痛教训,使人们重又对“秩序”给予了关注;又如案例2中,因为萨斯病毒的肆虐,让我们发现了当年疫情管理混乱的状况,从而才有了现在较为完善的疫情防控机制(秩序)。因此,“秩序与混乱”现象在管理活动中是一种相互依赖、互为促成的关系。

⑵.“混乱与秩序”相互贯通的关系

混乱与秩序间具有“贯通”关系,表现在3个方面:

A.两者的相互包含

    即“混乱”中内含有“秩序”的成分,反过来说“秩序”中也存在着“混乱”的因素。例如,谈及某单位设备管理的“混乱状况”,不论你有意或无意,“秩序”形成所依赖的“购置、调入、发放、异动”等工作环节,即令管理处于混乱状况,这些环节亦己存在于当时的状况之中;换一个角度来说,形成秩序的“购置、调入、发放、异动”等环节,也正是造成设备管理混乱的最直接的原因。所以混乱与秩序相互间包含着彼此存在的条件。

B.两者的直接同一

   这种同一性,在“混乱与秩序”现象中的表现,可以简单地表达成这样的状态:当你在着手建立某项工作秩序时,也就意味着该项工作在混乱方面的状况正在逐渐消失;而当你感觉到事物愈益混乱之时,也就说明了维系该事物秩序的联系本质已经失控。所以从管理的实际情况出发,一些企业管理工作做得秩序井然,也就意味着其工作在混乱方面的状况得到了很好的控制;反之,若如案例1,所在车站站场只是一片杂乱无章,则意味着管理在秩序方面己经失控。用这种“直接同一”的观点观察管理现象,反映出来的管理状况也许是最为直观的。

C. 包含互相转化的趋势

“混乱与秩序”间相互转化的趋势之所以能够实现,就是因为在两者之间,本来就具有的内在有机联系,这种联系在一定的条件下,将促成转化的实现。

例如,在设备管理这项工作中,购置、调入、发放、异动这四个环节既是形成“秩序”的必要条件,同时也是造成“混乱”最直接的问题点,因此,这四个环节就构成了设备管理工作中“混乱与秩序”状态间,与生俱来的有机联系点。

因为在设备管理工作中,控制住购置、调入环节,就把握住了设备的“来龙”;而对发放、异动环节的掌握,也就意味着控制住了设备的“去脉”;当掌握住了设备管理工作的“来龙去脉”,也就意味着管理趋向了井然的秩序。

而一旦购置、调入这两个环节失控,将导致信息的丢失,也就意味着“来龙”不甚清楚;继而若“发放、异动”环节也失控,那么设备的去向就不明,也就意味着“去脉”的无着落,这些情况直接导致的就是设备管理趋向混乱。

于是,我们便不难看出这些环节在一定的条件下:稍加控制,即会趋向秩序;而懈于控制,则将会趋于混乱。这种转化之间存在着的逻辑关联,既表现出事物发展的规律性,也体现出其具有的一般性特征。因而在管理学的意义上,这些环节就有了非同一般的意义。

于是,从“相互转化”的意义上,管理活动中事物的发展便具有了如下特点:

①.管理事物无例外地都会包含在管理的基本状态:混乱与秩序的状态之中;

②.在一定的条件下,混乱与秩序状态具有相互转化的趋势;

③.混乱与秩序从转化的意义上,存在着促成其相互转化的“贯通”性环节;

④.这个贯通性环节部位,将因其与混乱与秩序状态间的逻辑关联,而具有了一般性意义。

为了强调这种逻辑关联在管理活动中的特殊作用,特作如下定义:

定义7  混乱与秩序状态间存在着相互转化的贯通性环节,其在一定的条件下,将会发生状态间的转化,我们将具有这种特征的环节,称为现象变化发展的“贯通点”。

于是,我们不难得知,“混乱与秩序”现象间存在着的内在有机联系特点,具体地就体现在具有“贯通点”特征的部位环节上,其意义就在于,在一定的条件下(条件以后会论及),贯通点必然地承载着混乱与秩序现象间相互转化的管理学特征。即在某种条件下,具有向有序转化的趋势;而在另外的条件下,又有趋向于无序的可能。

由以上分析可知,在同一性条件下,贯通性背景在“混乱与秩序”状态间,事实上都是存在的。因此,从管理方法论的意义上,利用两者间在“同一”性条件下所具有的:“相互包含、直接同一、互相转化”的贯通性背景,把握在一定条件下的变化趋势,对管理工作而言,就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因此,“混乱与秩序”状态间存在着相互转化的趋势,既是管理学可资应用的理论资源,对管理活动而言,也是极具实用价值的一种管理规律。

222 “混乱与秩序”的对立性分析

    “混乱与秩序”的同一性中,也总是贯串着矛盾的对立性。矛盾的对立性是指矛盾着的对立面之间互相排斥的属性,体现着对立面双方互相分离的倾向和趋势。譬如,管理实践中秩序的形成,首先,它会让人感到某种拘束,不自由,因而有人就希望能挣脱这种束缚;但挣脱束缚使工作环境陷于混乱无序状态时,工作开展变得困难,效率难以提高,转而又会让人们产生对秩序的需求(如案例16);混乱与秩序状态这种此消彼长,竟长争高的对立性,充分体现出了管理活动中的生动场景。

    从“混乱与秩序”同一性和对立性的分析中,己反映出管理现象内部“无序与有序”既对立又同一的矛盾性质,论证了其在管理活动中遵循“对立、统一”规律。

23 “否定之否定规律”对管理理论的意义

否定之否定规律,带有发展的整体和总括的性质。它在管理活动中将表现在对现有秩序的发展意义上,即通过肯定目前的秩序形式,在此基础上重又给予否定,经再一次的否定后,才得以完成秩序向更高层面的发展。这无疑是符合秩序的发展趋势与需求的。

这样,我们通过对“混乱与秩序”在辩证法三个最基本范畴属性的分析论证,归纳出以下结论:

①“秩序与混乱”的“质、量、度”的基本属性,遵循着“质量互变规律”,体现着管理活动在发展中,其最基本属性的变化对状态形成所具有的内涵;

②“秩序与混乱”矛盾的对立和同一性,与“对立统一规律”所反映的事物之间关系的哲学范畴是相一致的,其矛盾的“同一性”在发展中,所具有的互相“贯通”性质,则深刻地吻合了管理学在原理性方面的内涵,揭示出管理发展的源泉、动力和实质内容;

③“否定之否定规律”,则显示出事物自己发展自己的完整过程,其在管理活动中,与“秩序”向更高层次发展的需求和趋势是一致的,揭示了管理发展的基本方向和路径。

 

结   论

    确定管理学理论的研究对象,意味着管理理论研究在发展中,其一般性和规律性问题获得了解决;而事物一般性和规律性问题的解决,将帮助人们从认识层面找到其理论的建构基础,因此,这一问题的突破,对管理学理论的建构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而从实践的意义上,研究对象的确定,使我们对事物现象的认识,将不会纠缠于与研究对象无关的偏面,而会去专注于事物发展中,所表现出来的混乱与秩序状态下的无序或有序的现象本质。这就使管理现象的复杂性,从纷繁复杂中透露出其本质上的最为简洁的信息:无序与有序!

在对混乱与秩序的质和量、对立和统一、肯定和否定诸范畴的研究中,通过分析,论证了其遵循辩证法最一般的发展规律,以及事物在发展中遵循的贯通原理。这亦为我们选择混乱与秩序作为管理学的“研究对象”,奠定了较为坚实的理论基础。

 

参考文献

1]哈罗德·孔茨著《管理理论丛林》N]刘苏玲译 引自http://manage.org.cn/observe/ShowArticle.asp?ArticleID=438142007-2-15

2]托马斯·S·贝特曼等著,《管理学》[M]王雪莉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6月版.

3]李秀林等主编 《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原理》[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24月版8

4]马丁·海德格尔著,《现象学之基本问题》[M]上海世纪出版股份有限公司译文出版社,20081月版25

5]中共中央马、恩、列、斯著作编译局译《马克思恩格斯选集》[M]人民出版社19736月版第三卷62

6]阿尔弗莱德·怀特海著《思想方式》[M]华夏出版社19991月版12

7]中共中央马、恩、列、斯著作编译局译《马克思恩格斯选集》[M]人民出版社19736月版第三卷521

8]中共中央马、恩、列、斯著作编译局译《马克思恩格斯选集》[M]人民出版社19736月版第三卷484562

9]李秀林等主编 《辨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原理》[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24月版84154

 

附记:本文第2部分(通过辨证的方法,研究混乱与秩序遵循的规律),曾受益于与友人李强林、易国雄等人的讨论。在此一并鸣谢。

 

共[1]页

上一篇: 卢理湘:铅汞喻义简析 下一篇:谢进杰:论农业发展与农民和工人的致富
相关推荐:当前没有数据!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投稿须知 | 版权申明
地址:成都市科华北路64号棕南俊园86号信箱·四川大学哲学研究所办公室 邮编:610065
联系电话:86-028-85229526 电子邮箱:[email protected] [email protected]
Copyright © 2005-2008 H.V , All rights reserved 技术支持:网联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