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 页 >> 学者文库 >> 徐湘林
学者介绍
徐湘林,1955年4月生于湖南湘乡,毕业于北京大学国际政治系,获法学学士学位并留校任教。获美国加州大学欧文分校政治学博士学位。现任北大政府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副院长。主要研究领域为比较政治学、中国政府与政治,公共政策。
点击排行
最新文章
文集文章
自从2001年10月国务院召开了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工作会议,强调要加快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以来,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成为我国行政体制改革中的一个新热点。在2002年3月召开的“两会”期间,行政体制改革和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也成为代表们热烈讨论的话题。同时,学术界也已经针对审批制度改革展开了一系列的讨论。目前进行…详细内容>>
内容提要:我国政策科学虽然发展了十来年,在现实政策问题的推动下显得异常的活跃,但由于理论和方法主要是照搬其他学科和西方的东西,缺乏学科自身理论的建树和创新,这种理论上的困境导致学科整体发展缓慢,使政策科学学科长期停留在较低的水平。本文从讨论中国政策科学发展的基本情况和特点入手,分析政策科学在中国大陆…详细内容>>
摘要:人们对政治改革目标选择和政策方案的设计出于不同的目的和考虑。政策选择过程充斥着各方的政治互动和博弈。然而,互动和博弈的各方所拥有的正当性、影响力和权威性不可能是均等的。占主导的一方往往可以运用优势的政治资源来领导政治改革的方向和决定改革政策的选择,并将其政策偏好和现实的政治需要转换为实质性的政…详细内容>>
摘要:非政府组织的乐观主义者在强调该类组织对政府失灵和市场失灵的有益补充时,也或多或少地陷入了两个误区:即忽视了其组织具有的政治性特性,并对其组织效率给予了过高的期望。本文试图从现实主义的视角,来阐述非政府组织作为一种相对独立并拥有一定社会基础的民间组织所具有的政治功能和作用,以及在组织效率方面可能…详细内容>>
政策科学作为政治学的一个新兴领域在中国的兴起和发展是与其现代政府管理的专业化、科学化和民主化的进程密切相关的。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政府管理现代化的不断深入,政策科学已经成为政治学以及行政管理学的一个重要的分支学科而得到不断的发展。但是,由于政策科学传入我国的时间不长,学科建设及其在公共政策过程中的…详细内容>>
中国自1978年以来的政治体制改革是一场自上而下的政治变革过程。20多年的改革进程已经形成了中国渐进政治改革的特有模式。不管人们对这种改革的模式认同与否,渐进政治改革已经使中国的政治和政府运行体制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政治改革主要是在政治领导人的主张与推动下进行的,改革领导人关于政治改革的思想为中国政治改革确…详细内容>>
近些年来,中国政治改革的理论研究在相当程度上受政治发展理论以及替代理论的影响。然而,该理论在分析发展中国家政治变迁中所存在的方法论的局限和理论体系的缺失较少为人们所认识。尤其是在中国政治改革的研究中,政治发展理论所设置的理论假设、分析框架、和变量关系都被想当然地沿用于对中国的实际政治描述和解释中来。…详细内容>>
提要:中国近几年来地方党组织开展的基层政治民主试改革,为党的传统干部选拔任用和管理体制带来了改革的气息。许多地方基层民主改革(如对县级市的部分官员职位和乡镇级官员的职位实行公开考试和民主选举)都是由地方党组织进行策划和推动的。这种现象为我们提出了值得进一步研究探讨的有关干部管理体制改革机制的问题。本…详细内容>>
台湾大学政治学系朱志宏教授在“公共政策分析:现状与展望”一文中对公共政策分析在美国和台湾的发展和现状的阐述提出了许多十分有意义的论点。其中最值得注意的是政策分析与政治民主的关系问题。根据朱教授的观点,公共政策分析与民主政治有着密切的相关性。其一,现代公共政策分析作为一个新兴的专业学科发源于…详细内容>>
内容提要: 公共政策研究作为一门跨学科的应用性学科领域仍然面临着许多有待厘清的基本问题。本文就政策科学产生和发展的条件,公共政策研究的基本范畴,以及研究领域与研究现状三个方面探讨公共政策研究所涉及的一些基本理论问题。本文认为,公共政策研究领域的开放性和理论的多样性是它作为应用性、综合性学科的应有特征。…详细内容>>
[首页]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末页]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投稿须知 | 版权申明
地址:成都市科华北路64号棕南俊园86号信箱·四川大学哲学研究所办公室 邮编:610065
联系电话:86-028-85229526 电子邮箱:[email protected] [email protected]
Copyright © 2005-2008 H.V , All rights reserved 技术支持:网站建设:纵横天下 备案号:蜀ICP备1700414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