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 页 >> 学者文库 >> 傅其林
学者介绍
傅其林,男,汉族, 1973 年生,四川岳池人, 文学博士,复旦大学中国语言文学博士后,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副院长,教授, 博士生导师,加拿大英属哥伦比亚大学(UBC)研修学者,教育部霍英东青年基金获得者,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全国马列文论会理事,全国中外文艺理论学会会员,四川省文艺理论学会副秘书长。出版学术专著《宏大叙事批判与多元美学建构——布达佩斯学派重构美学思想研究》《审美意识形态的人类学阐释——二十世纪国外马克思主义审美人类学文论》《阿格妮丝•赫勒审美现代性思想研究》等5部;在Thesis Eleven(澳…
点击排行
最新文章
热门标签
哲学 影评 符号学 分析哲学
管理 经济危机 贫富差距
传播 新闻 和谐社会
历史 胡塞尔  人口比例
郎咸平 华民 林毅夫 价值观 
司法公正 国学 正义 人文 
存在主义 现象学 海德格尔
傅其林
“不为人知的杰作”——解读青年卢卡奇的《艺术哲学》
来源:网络转摘 作者:傅其林 点击:14676次 时间:2009/11/30 23:50:56
 卢卡奇无疑是20世纪最伟大的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家,其青年时代的《心灵与形式》《小说理论》成为西方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重要源头之一。然而就是在充满诗性天赋与悲剧性的青年时代,他还撰写了一部珍藏在他的抽屉里的完整手稿《艺术哲学》。1971年卢卡奇逝世后,围绕他而形成的布达佩斯学派对这部誉为“不为人知的杰作”编辑出版,展开深入研究,重新发现了卢卡奇文艺理论的另一块沃土,一个从现代性通往后现代性的文艺美学家形象在这部手稿中浮现了出来,托马斯•曼《魔山》里的塔夫纳穿上了后现代的悖论之衣。
以布达佩斯学派最重要的哲学家赫勒之见,《艺术哲学》通过存在主义与阐释学的独特融合聚焦于艺术误解这一核心范畴。卢卡奇从审美领域的规范性、创作和接受的现象学、艺术作品的历史性和永恒性三方面的悖论性,分三章三次围绕着艺术作品,对艺术误解的现代必然性加以揭橥。第一章“作为表现和交往形式的艺术” 首先提出了“艺术作品存在——它怎么可能呢?”这个著名的命题。卢卡奇试图寻找审美有效性领域的自律的规范基础,以使审美领域获得对抗逻辑理论与伦理的合法地位。审美领域在于艺术作品这个事实性存在。艺术作品体现了规范性的价值,确保了规范的创作者和接受者的主体间性。在现代中,人们只能通过艺术作品实现主体间的本真的交往,因为日常生活的主体是非本真的,不能进行直接的交往。这就出现了艺术和日常生活的悖论。一方面任何体验了艺术作品的主体,就打开了主体性的牢笼,分享着主体间的、无时间的意义。经典艺术作品为每个人揭示真理,可以无限地加以解释和体验,这正是规范性的艺术作品的本质。另一方面在审美中主体所确认的,仅仅是主体各自的意义和真理,并非大写的意义和真理。“我的”经验从来不像“你的”,而且人们从来不以同样的方式体验同一部艺术作品。因而,所谓的本真的交往实质上是不可能的,理解只是一种误解罢了。
通过创作和接受的现象学框架,卢卡奇再次接近艺术作品,仍然发现误解不可逃遁。艺术作品存在的可能性只能在规范的主体中寻找,而规范的主体来自于日常生活的主体。通过神秘的创作活动,规范性的艺术作品获得了客观的存在。但是在创造者和作品之间横着一个无底的深渊,从日常生活主体到规范主体的转变只是一种偶然的神秘跳跃。作者似乎把自己的情感表现在了艺术媒介中,但是事实上没有表现在文本中,其内在经验从来没有充分地体现在作品这一对象里。一旦艺术家脱离作品,作品就凝固为一个自律的微观宇宙。艺术接受也是如此,接受者能够领会的并不是创造者的情感、欲望、需求,因为在接受活动中创造者已经消失,作品业已封闭,读者不可能与作者进行交往,也永远不会理解艺术作品。艺术作品“一直是永远凝固的陌生的微观宇宙。在审美领域的尘世的天国中,每一部艺术作品完全孤立地存在。它既不连接着任何其他艺术作品,也不能与任何他者进行对话。”(赫勒:《不为人知的杰作》)虽然寒冷的星星暂时把温暖带入尘世中活生生的心灵,但是这些星星一直是无动于衷的、封闭的。审美接受者没有占有作品的“真实的”内容,从来不能领会它内在的结构,所得到的只是自己的经验,本质上是异质的、不可交往的经验,这种经验在他的心灵中聚集为一个封闭的世界,他体验这个世界,似乎这个世界就是作品本身,实则是一种误解。最后,卢卡奇从历史哲学视角分析艺术作品的历史性与永恒性的悖论,又与艺术误解邂逅。完美的艺术作品超越了时间的限制,但是它又与时间纠葛在一起,其形成、存在与效果都在时间中存在,充满历史性。艺术作品具有永恒的规范性,但是所有的理解都是历史的、偶然的。每一个历史上具体的个体持有自己的完美标准的图像,只有适合这种完美标准的艺术作品才会令人愉快。因而历史性的牢笼再次使艺术误解成为必然。
     卢卡奇把艺术视为在现代社会本真交往的唯一媒介,但是艺术误解又不可根除。实质上可以说,艺术误解成为现代人的偶然性的生存经验的镜像,艺术作品成为现代个体的存在之孤独的隐喻,是存在之孤独的永不褪色的象征。这既是存在主义的,又是属于阐释学的;这既是艺术作品的悖论,也是现代人的悖论,同时也是现代人的悲剧。卢卡奇《艺术哲学》的视野在20世纪初就从现代偶然性中跨入了后现代的真理多元主义,这对当代文艺研究是有启发的:第一、可以深化对西方马克思主义文艺美学的理解,尤其是可以促进对卢卡奇的文艺美学的现代性问题、存在主义倾向、现象学维度的挖掘,改写以往的现实主义美学形态的卢卡奇形象,展现其从现代偶然性与解释多元性的丰富思想。第二、这部手稿提出了关于文艺活动的规范性的思考。艺术作品体现了规范价值有效性,为人类的规范主体的交往提供了可能,但是艺术作品和创作、接受活动本身的误解又瓦解了这种有效性,卢卡奇这些观点对当前反思文艺活动的规范性和公共性问题提供了一个重要视角。第三、丰富文学研究的视野,促进文学阐释的多元主义。艺术误解理论打开了文学作品或者文学经典阐释的广阔空间,因为我们生活在偶然性、历史性中,每一次回到文学作品只是为了我们当下的存在的意义,每一次与作品的交往虽然都是误解,但是满足了我们自身的文学需求和意义诉求,这就不仅强化了文学批评的现实价值,而且预设了文本的开放性。
当然,卢卡奇的艺术误解理论也存在某些缺陷,带有鲜明的悲观主义和弥赛亚救赎的神秘主义色彩,这使得他在现代社会中找不到本真交往的媒介。艺术虽然不乏误解,但是具有意义共享的可能性,虽然普遍的宏大叙事只是一种虚构,但是亲密共享的微型话语的表达仍然是可以寻觅的。而且,现代日常生活世界也可以为本真交往提供一个基础。这正是当代批判理论所展示的新视阈。

共[1]页

没有数据!
姓名:
E-mail:

内容:
输入图中字符:
看不清楚请点击刷新验证码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投稿须知 | 版权申明
地址:成都市科华北路64号棕南俊园86号信箱·四川大学哲学研究所办公室 邮编:610065
联系电话:86-028-85229526 电子邮箱:[email protected] [email protected]
Copyright © 2005-2008 H.V , All rights reserved 技术支持:网站建设:纵横天下 备案号:蜀ICP备1700414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