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鹰文集
    肖鹰,1962年生,四川威远人。毕业于北京大学,哲学博士;现为清华大学哲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大学美学与美育研究中心兼职研究员。主要研究领域:美学, 当代文化。
 
频道栏目

查询

标题 作者

最新评论
  • 1
    1
  • ****
    ****
  • 发现一错字
    雪漫漫
  • 等待新作
    鱼摆摆


  • 文库统计
  • 文章数:12
  • 评论数:4
  • 开设时间:2006-10-30
  • 更新时间:2007-12-13

  • 最新链接
    暂未添加该信息。


    订阅本站的 RSS 2.0 新闻组


    肖鹰主页 >> 文章 >> 演讲与访谈 >> 浏览信息《美学教材,不要冰冷面孔——清华大学人文学院肖鹰教授访谈录》

    演讲与访谈 | 评论(2) | 阅读(306)
    查看详细访友列表 访友脚印

    星期一   晴天 
    主题 美学教材,不要冰冷面孔——清华大学人文学院肖鹰教授访谈录

    杜悦 
    来源:《中国教育报》2004年12月23日第7版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清华大学人文学院肖鹰教授,在美学教育方面进行了多年的探索。对于艺术教育受重视、美学教育受忽视等现存的一些弊端,他有许多自己独到的见解。他认为,美育关乎每个学生的人生境界,而重在抽象、晦涩说理的美学教材却让人感到冷冰冰的,自然不能感染学生,也不能达到美育的目标。 

      肖鹰,1962年生,四川威远人;毕业于北京大学,哲学博士;现为清华大学人文学院教授。20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在北京大学哲学系求学,师从著名美学家叶朗先生,获哲学学士、哲学硕士、哲学博士;1998年7月至2000年4月,在北京大学中文系从事当代文学专业博士后研究工作,师从著名文学批评家谢冕先生。2000年4月调入清华大学。2001年10月至2002年3月,应邀在德国波恩大学汉学系做客座教授,讲授中国美学和文学。 

      已出版专著《形象与生存》(1996)、《真实与无限》(2002)、《体验与历史》(2003)、《美学与艺术欣赏》(2004)。 

      记:我听到一些教师悲观地说,现在的学生知识越来越多,修养越来越差。这或许是一时的偏激之词。作为一个从事美育教育多年的大学老师,请您对现在学生的综合素养或审美素养做一个基本估价。 

      肖:我认为,审美教育(教养)是由艺术教育(技)和美学教育(道)两个层次构成的。在艺术教育(技)的层次,近年发展较快,许多学生甚至在进入大学以前,就掌握了相当高的艺术表演技巧。但这个发展也许应当归功于国家准许普通高校招收艺术特长生的新政策,实际上还是应试教育感召力的效应。然而,在美学教育的层次上,却非常滞后,许多大学生并不知道美学为何物,以为美学就是艺术欣赏。最近,我就遇到一件尴尬的事:北京某全国重点大学的一位学生会干部邀请我去做“美学演讲”,我问这位女同学需要我具体讲什么内容,她说:“美学是一个大范围,您就给我们讲讲广告吧。”让我在美学的题目下讲广告,真令我啼笑皆非。显然,她将美学理解为帮助人们掌握一切“艺术技巧”的万金油,而广告则是她和她的同学亟需掌握的技巧。因为缺少美学教养,一方面,使大学生缺少好的艺术判断力,出现不能欣赏经典艺术、向流行艺术一边倒的现象;另一方面,也使大学生不能积极自觉地从艺术中吸取人文教养,丰富心灵、完美人格,提升人生境界。 

      记:您提出了一个观点:美学是一个精神学科。当代美学在向知识性学科转化的过程中,精神性品质不断被削弱、甚至丧失。正是因为这种精神性品质的丧失,导致了美学在当代文化生活中的无能。那么从您的角度看,大学美学教育对学生的精神成长和人生意义何在?您一直在坚持“美育应塑造完整、健全的人”的观点,是否意在强调改善和加强大学的美学通识教育? 

      肖:在现代文化生活中,审美教育具有特殊的地位,这个地位是由现代文化的基本特点决定的。首先,现代文化瓦解了传统的宗教(宗法)基础,艺术代替宗教成为现代人生价值与意义的构建者和体现者;其次,现代文化是知识和价值、信仰和理性、感性与理性分裂的文化,即多重意义上的非整体性的文化,艺术在审美世界中重建文化的整体性,给孤独的个人以人生整体感。德国哲学家席勒是现代审美教育的奠基者,他就是从人的自由而完整的人性存在(生活)理想出发来倡导审美教育的。蔡元培提出“以美育代宗教”,也是遵循了这个人文理想。我认为,美学教育是审美教育的“道”的层次,它着重要为学生提供的是怎样从人生(“人的存在”)的角度来理解艺术、从事艺术活动,从而开拓大学生的人生境界。具体讲,美学教育帮助大学生通过艺术领悟自我与世界最内在的联系,敏锐地感受生活,既富有历史感,又热情地迎接未来,乐观而坚定地创造美丽的人生境界。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我坚持认为美学是一门精神学科,是“人生的智慧”。 

      美学在当代文化中的无能,就是因为它丧失了精神性的自我建设和社会传达。作为一位美学学者,我认为自己最基本的使命就是要呼吁并积极从事重铸美学的精神品质的工作。 

      记:与之相关的美育通识教材是不是也存在一些问题?现在的许多美学教材似乎只是在冷静、科学地传达美学知识。 

      肖:我1980年进入北大哲学系,在朱光潜先生的著作启蒙下开始立志从事美学事业,至今已过了24个春秋。大学毕业以来,我一直在高校承担美学课程的主讲工作。我每次开课,都深感缺少一部适合对大学生做通识教育的美学教材。 

      作为一个长期使用国内美学教材的教师,我感到国内美学教材大致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学术性很强,而且份量很大的专著性教材;另一类是偏重于艺术欣赏的,比较浅显,但实际上是赏析性的教材。专著性教材的缺点是难度过大,赏析性教材的缺点是缺少应有的理论深度。换句话说,前者过于“美学”了,后者是缺少“美学”。我在《美学与艺术欣赏》一书中所做的尝试是:为了通识教育的需要,减弱专著性教材在理论叙述上的繁重,深化赏析性教材的美学理论,并将美学理论的阐述和艺术作品的赏析融合为一体。 

      阅读美学史,我们会发现,经典美学大师们都是将美学作为人文精神建设的一个基本学科来构筑的。无论是在西方的康徳、席勒、黑格尔、尼采和海德格尔诸人那里,还是在中国的王国维、朱光潜、宗白华那里,美学都是被作为一个精神学科来建设的。当代美学在向知识性学科转化,它的精神性品质不断被削弱、甚至丧失。正是因为这种精神性品质的丧失,导致了美学在当代文化生活中的无能! 

      我认为,要振兴中国美学,关键不在于出版多少论著和教材,关键在于重铸美学的精神品质。这也是我在《美学与艺术欣赏》中努力做的工作。我写这部书,最核心的思考是审美和艺术对人生的精神意义是什么,以及这种意义又是怎样体现的。 

      记:据我所知,20世纪80年代以来,已经有数百种冠以“美学”的高校教材问世。虽然20世纪80年代的美学热早已沉寂,但近年来美学教材出版持续增温,甚至可以说是饱和了。那么,您所著的这本高校通识教材只是随潮流而动,还是想体现自己的美学教学思想观,以矫正时下艺术教育受重视、美学教育受忽视的弊端? 

      肖:我认为,作为一种通识教育,高校美学教育的实质是对大学生进行美学教育,它是大学生美育的一个基本部分。 

      美育,即审美教育,包括两个层次的审美活动教育,一是艺术教育,一是美学教育。正如完整的审美活动包括艺术活动和美学两个层次——这两个层次构成审美文化,完整的美育体系也必须包括艺术教育和美学教育两个层次。怎样认识和处理艺术教育与美学教育两个层次的关系,是搞好美育必须解决的一个重要的认识问题,因为它牵涉到美育的基本目标的设定。目前,在普通高校中,艺术教育已经比较受重视、比较普及,而美学教育却被有意无意的忽视,被认为是学者研究的纯理论问题,与对学生的教育无关。美学家叶朗先生在《大学生与美学》一文中指出:“美学和美术研究、艺术欣赏都有密切关系,但美学并不等于美术研究和艺术欣赏。从根本上说,美学是对于人生、对于生命、对于文化、对于存在的理论思考。”(叶朗著《胸中之竹》,安徽教育出版社,1998年出版)这个论断精辟地揭示了美学和艺术教育的关系,它让我们明确认识到美学与艺术教育的差别和联系,对于我们在普通大学生中开展美学与艺术教育具有启示意义。 

      艺术教育和美学教育对于大学生素质教育的不同作用,可以这样来表述:艺术教育是让学生更好地掌握艺术的技能和知识,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艺术,重在于建立学生与艺术本身的联系,重在于“技”;美学教育是在艺术教育的基础上,深化和提升学生对艺术的理解和体验,把它上升到人生境界的塑造和拓展上,也重在于通过艺术建立学生与人生世界的联系,重在于“道”。没有艺术教育,美学教育是空洞的,没有基础的;没有美学教育,艺术教育是不彻底的,没有结果的——因为艺术教育的根本目的,不只是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一些具体的艺术技能和知识,而是通过艺术教育搭建一座桥梁,使学生从有限的自我通向无限的世界,从而完善学生的人格修养、提升学生的人生境界。美学是来自于艺术的、人生的智慧。掌握这种人生智慧,将不仅使我们在人生之途中更自由主动地学习和理解世界,而且也将使我们的人生因为美学的理论训练而更丰富、更深刻地向世界展开。20世纪德国哲学家阿多诺在他的《审美理论》一书中强调这样一个观点:艺术品之所以成为一个艺术品(而不只是一个简单的物体),就在于它永远是一个比自身更多的存在(一个自我超越的存在)。揭示艺术品的自我超越性,是哲学的任务。所以,艺术永远需要哲学。美学就是哲学在艺术世界的工作。美学教育的重要意义也因此而不容忽视。 

      记:那么应该说,建设一部真正能适合通识教育的高校美学教材,一直是您20多年来自觉的探索与追求。《美学与艺术欣赏》一书也是您从事美学教学和研究的思想总结。这本书强调美学理论与艺术欣赏的内在结合,许多章节,甚至可以说是非常感性的,可读性强,富有吸引力和感染力;同时又具有深刻丰富的美学思想的启迪力量。在写作手法和体例上,它与现有的国内美学教材有很大差异。您能概括一下您这部教材的突出特点吗? 

      肖:我不想概括它的特点,只想介绍我在书中的自觉追求。首先,我要明确这是一部美学通识教育教材,所以,我扔掉了专著性教材追求完整理论体系表述、一本正经地讲“美学”的沉重包袱。在总结教学经验的基础上,经过反复提炼,我概括了一个向大学生传授美学理论的必要知识点结构。我只在这个结构需要的基本知识点上展开美学理论的表述,而不是面面俱到。这样,就使这部教材内容简练,脉络清晰。 

      其次,你所说的“感性”,是我努力追求的。我始终认为,一部好的美学著作,必须是“感性的”,即它必须出于作者对艺术与人生的真切而深刻的感受。作者自己对所谈问题有了深刻的感悟,才能感动读者,将相应的感悟传达给读者。 

      作为一门独立的现代学科,美学的确立是以德国哲学家鲍姆嘉登在1750年出版的《美学》为标志的。在这部著作中,鲍姆嘉登就明确将美学定义为“用美的方式思维的艺术”。这实际上规定了美学学科的感悟性特征。这种感悟性特征,在西方传统美学家的著作中,在王国维、朱光潜、宗白华等中国现代美学大师的著作中,都很好地被发挥出来。我走上美学的道路,就是因为在上大学一年级的时候读了一本朱光潜的《美学文学论文选》,受到强烈的感染,矢志以美学为毕生事业。很遗憾的是,现在国内许多美学著作,尤其是美学教材,过重于美学概念、原理的演绎,几乎忘记了美学是“用美的方式思维的艺术”。这样的教材自然不能感染学生,只会让他们感到美学是抽象、晦涩的说理,冷冰冰的,这当然不能达到美育的目标。 

    肖鹰 发表于:2006-10-30 上午 10:15:49

    评论 等待新作

    今天上网意外发现了您的博客,可是只有一篇文章,有些失望哦。希望肖老师经常更新,等待您的新作。

    访客:鱼摆摆 发表于:2006-11-21 上午 11:32:56

    评论 1

    股票行情股票软件新浪股票股票知识股票入门中国石油股票诺安股票股票市场股票论坛股票网股票查询巨人股票中石油股票诺安股票基金什么是股票和讯股票股票大盘股票分析股票分析软件中国股票网中国股票股票基础知识中国银行股票模拟股票股票信息天天基金网天天基金中国基金网基金净值基金网酷基金华夏基金酷基金网中国基金博时基金开放式基金南方基金广发基金嘉实基金基金123大成基金基金查询123基金网易方达基金中邮基金华安基金每日基金净值基金互动网长城基金什么是基金足球投注皇冠投注皇冠足球投注数据恢复
    访客:1 发表于:2007-12-13 下午 09:56: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