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思和文集
    陈思和,男,汉族,原籍广东番禺,1954年出生于上海。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中国现代文学博士点导师,人文学院副院长,2001年任中文系系主任。研究方向:中国二十世纪文学,中外文学关系,当代文学批评。
 
频道栏目

查询

标题 作者

最新评论
  • 给您拜个晚年
    《同舟共进》刘亚平


  • 文库统计
  • 文章数:8
  • 评论数:1
  • 开设时间:2006-10-13
  • 更新时间:2007-2-25

  • 最新链接
    暂未添加该信息。


    订阅本站的 RSS 2.0 新闻组


    2006年10月13日 04:01   晴天 
    开新窗口访问该主题 巴金的意义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写这篇文章,不仅是因为《明报》月刊的约稿,而是早就想把近一二年来我一直思考着的想法表达出来;也不仅是为巴金先生最近受到的某些攻击作辩护,像巴金这样的文化泰岳,任何褒贬都如风过峡谷,徒留呼啸之声而已。但是,我从当代社会的某些文化现象中,明显感受到当代知识者的忽略或隔阂之处,而这些现象,又集中体现在对巴金的文化意义的认识上。

      巴金先生已经是九十六岁的老人,用风烛残年来形容他的生命现象也不过分。听在巴金身边工作的陆正伟先生说,1999年春节前老人因病不得不做气管切割手术,他先是坚决不愿意,经解释后被迫同意了。他沉重地说:"从今天起,我为你们(指他周围的人们)活着"。又听徐钤先生告诉我,巴金两次在病中说:"我已经不能再写作,对社会没有用处了,还是停止用药吧"。这说明巴金先生始终是清醒的,但在今天的外部环境与身体状况下,...
    [阅读全文]

    陈思和 发表于 文艺批评 | 评论(1) | 引用(0)


    2006年10月13日 04:01   晴天 
    开新窗口访问该主题 读吧,作品———近访陈思和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你说的粗鄙指什么?”我问。
      在装潢考究的HARDROCK咖啡屋里,陈思和看了看周围,手指骨坚定地敲在铺着格子台布的桌子上,清晰地说:“这就是粗鄙。这就是和八十年代初以地摊文学为代表的粗鄙化不一样的、九十年代末的精致的粗鄙。”
    ...
    [阅读全文]

    陈思和 发表于 演讲与访谈 | 评论(0) | 引用(0)


    2006年10月13日 04:01   晴天 
    开新窗口访问该主题 50年代民间立场的曲折表达——重读赵树理的名篇《锻炼锻炼》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赵树理的创作在当代文学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赵树理是“五四”以来新文学传统的异端,他又是属于中国民间传统中比较有政治头脑和政治热情的农村知识分子,他把民间传统作为自己安身立命之地,自愿当个“文摊文学家”①,这一方面取决于他来自山西民间社会的家庭背景和受过民间文化的熏陶②,更重要的是,他在战争的时代里看到了农民将会在未来的政治生活中发挥更大的作用,民间文化传统也应该风云际会,获得复兴③。所以他始终想绕过新文学传统,将民间文化直接与实际的政治工作结合起来,他把自己的小说解释为“问题...
    [阅读全文]
    陈思和 发表于 文艺批评 | 评论(0) | 引用(0)


    2006年10月13日 04:01   晴天 
    开新窗口访问该主题 从“共名”到“无名”——90年代文学反思录(一)
                按:“自80年代末到90年代初,中国社会发生了急剧的转型,传统意识形态的格局相应地发生了调整,知识分于原先所处的社会文化中心渐渐失落,开始向社会文化空间的边缘滑行。由此促成了叨年代初基本的文化特征:个人性的多元文化格局开始形成以及出现了知识分子在精神上的自我反省;在文学创作上则体现为作家放弃了宏大历史叙事,转向个人化的叙事立场,特别是由此走向了对于民间立场的重新发现与主动认同。这些新的文学特征对20世纪文学史的意义,可能比80年代的,文革,后文学更有意义,因为80年代文学可以看做是‘五四,以来现实主义文学传统的复活,而90年代文学创作的初衷,表明了20世纪最后十年的文学已经从本世纪的主流文学传统中游离开去,在叙事立场、美学追求以及作家身份构成等方面,都表现出独立的存在形态。”陈思和先生就90年代文学发展作了系列反思,撰为《从“共名”到“无名”》、《新生代作家》、《民间理想...
    [阅读全文]
    陈思和 发表于 文艺批评 | 评论(0) | 引用(0)


    2006年10月13日 04:01   晴天 
    开新窗口访问该主题 现代作家与基督教文化
                我曾读过一本美国学者罗宾逊写的关于中国作家与基督教文化关系的书,书名叫《两刃之剑》,取的意思是《圣经》里"旷野的诱惑"的传说,即基督与旷野中的魔鬼的对话,展示了人的崇高和阴影--基督品性与魔鬼品性--之间直率的对话。由于着眼中国作家对基督教文化"反"的一面的研究,《两刃之剑》里探讨的中国作家多是既批判基督教又对中国现实抱有战斗精神的知识分子,他们是郁达夫、郭沫若、许地山、冰心、茅盾、鲁迅、胡也频、欧阳山、老舍、萧乾、李健吾和巴金,其中出现两次讨论的是茅盾和许地山。这些作家或多或少与基督教发生过一些接触,对于中国的基督教会无一不抱讽刺的态度,但与中国现实或者中国文化传统的压力相比,他们更加着力反对的是后者。这种立场也许包含了"五四"以后中国知识分子的思维特点:他们把来自西方的基督教文化分作两面,即作为学术和人格层面上的基督精神和作为文化侵略工具的基督教会。但这位美国学者似乎没有进一步探究:这种立场...
    [阅读全文]
    陈思和 发表于 文艺批评 | 评论(0) | 引用(0)


    2006年10月13日 04:01   晴天 
    开新窗口访问该主题 谈酒吧

                包亚明:你对我们上次去过的O'Malley's酒吧最深刻的印象是什么?
                   
                陈思和:最深的印象是很不真实的感觉,这种感觉是近年来我生活在中国这块土地上,每次进入五星级宾馆,高级酒吧的繁华场所时,都会产生梦幻的印象。我比较喜欢乱哄哄的中国的餐馆,也喜欢安静雅致的咖啡馆,和日本式居酒屋。而酒巴在中国似乎很难有较清楚的标记。
                   
    ...
    [阅读全文]

    陈思和 发表于 其他 | 评论(0) | 引用(0)


    2006年10月13日 04:01   晴天 
    开新窗口访问该主题 三论鲁迅的骂人

                (一)一点说明

                   
                本文之所以要用"三论"做题目,是因为笔者在前几年曾经做过《鲁迅的骂人》和《再论鲁迅的骂人》两组随笔,都是有感而发的。第一篇写于1991年底,那时软性读物流行一时,梁实秋的小品与情书改变了人们原来从教科书里获得的"乏走狗"的印象。鲁迅一生积怨甚多,宿敌成行,其中最负恶名的是梁实秋,如今最被人同情的也是梁实秋。我于是作了一点文字,重提这个旧公案,为了说明人们已经忘记了当年鲁迅痛斥梁实秋为"乏走狗"的真正原因,是因为梁实秋在文章里暗示了对方是拿卢布...
    [阅读全文]

    陈思和 发表于 文艺批评 | 评论(0) | 引用(0)


    2006年10月13日 04:01   晴天 
    开新窗口访问该主题 民间理想主义
                民间理想主义是指90年代出现的一批作家歌颂民间理想的创作现象。
                   
                五六十年代理想主义是主流意识形态的代名词。90年代初,随着市场经济的兴起,人们普遍地对虚伪的理想主义感到厌倦,但同时也滋长了放弃人类向上的精神追求、躲避崇高、放逐理想的庸俗唯物主义倾向。有些知识分子脱离了政治斗争以后一时找不到自己的理想价值所在,在迷茫中转向正在兴起的大众消费文化。因为受到市场经济的刺激,一批在80年代很受欢迎的作家,包括本来以拒绝大众文化为特色的先锋作家,都转向有丰厚稿酬的写作活动:从事粗制滥造的影视剧本创作,或者为报纸副刊写软性专栏小
    [阅读全文]
    陈思和 发表于 文化评论 | 评论(0) | 引用(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