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身份“认证”与国家基础…
3. 亚当·米奇尼克的意见
4. “兵财并治”:清末政制…
5. 李学勤先生评议书-邓正来
6. 习近平的国家治理现代化…
7. 坚持对“苏联模式”的科…
8. 中日邦交正常化的回顾与…
·论国家认同的基本内涵
·论“无直接利益冲突”的包…
·政治实践中的“中华民族”…
·再议土地改革*
·中国的隐性农业革命(1980…
·特朗普主义和美国民主的困…
·中国政治思想史之起点
管理 经济危机 贫富差距
传播 新闻 和谐社会
历史 胡塞尔 人口比例
郎咸平 华民 林毅夫 价值观
司法公正 国学 正义 人文
存在主义 现象学 海德格尔
从这次会议不难看出,中国外交正在经历又一个重大理念创新。此前,中国特色仅限于描述国内政治经济改革,这是第一次把中国外交也纳入中国特色。那么,作为新兴大国,中国外交的特色在哪里?
既然是中国特色,那就是中国独有的。和其他大国相比,中国外交至少有三个特色。第一,由于一直坚持不结盟政策,因此中国是一个不结盟的大国。第二,中国与很多国家的关系,“经济热、政治冷”的特点非常突出,如中日关系等。第三,三十多年的飞速发展,中国强大了,但周边安全形势却不容乐观,如东海和南海的岛屿之争。
这三个特色,也可以说是中国外交面临的重大挑战。毫不夸张地说,中国外交也进入了类似国内改革的攻坚期和深水区。
不结盟的好处是,中国不会卷入同盟国的外交内政,也没有同盟国来干涉中国的外交内政,从而能够实现独立自主的外交。然而,纵观历史,大国都有自己的同盟体系。连美国这样的超级大国,没有盟友的坚定支持,是不可能主导国际事务的。同盟的基石是共同的国家利益,而国家利益不仅包括传统意义上的经济和军事利益,也包括价值观等。
如何在坚持不结盟的前提下构建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如何在不结盟的同时获得国际社会的广泛支持和认同,是中国特色大国外交面临的最大挑战之一。 大国的前提是经济实力,因此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中国一直把经济发展放在第一位。凡是有利于中国经济发展的国家,都是中国优先考虑交往的对象。
然而,中国与一些非洲和东南亚国家的关系表明,如果缺少坚实的政治基础和当地民众的普遍支持,经济上的互利共赢往往会遇到瓶颈。与此同时,中美和中日关系也说明了一个道理,那就是经济上的高度依赖,并不意味着政治互信就能水到渠成。
中国有14个陆上邻国,与8个国家隔海相望。中国的周边环境可以说是世界上最复杂的。因此周边外交一直是中国外交的重点之一,也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和睦邻友好政策,以处理周边关系。
新一届领导人执政以来,又提出了“一带一路”和“周边命运共同体”等创新理念。然而,中国的周边安全形势还未实现完全好转。
这中间有外界因素,如美国的重返亚太战略,也有周边国家对中国的误解与不必要的担心,但如果要真正做到与邻为善、以邻为伴,那么中国自身的周边外交政策可以改进的空间还有很多。
从新型大国关系,再到今天的中国特色大国外交,中国的外交架构已经非常明显。中国是一个大国的定位已经成为这种外交架构的出发点。这种定位本身无可厚非,因为中国曾经是一个地区大国,只不过百年屈辱中断了中国的大国地位。然而,大国之所以是大国,它不仅要有实力,而且能够把实力转化为现实政策中的影响力。
大国在国际事物中不仅要积极作为,更要敢于承担责任。大国外交不仅需要强大的经济和军事实力,也需要道义上的制高点。大国外交的最高境界,应该是“不战而屈人之兵”,而不是实力的对决。同时需要注意,这种大国外交还需要国内民众的广泛支持。
新一届领导人执政以来,中国外交理念不断创新,并在外交实践上取得了一系列重大成就。中国已经是一个大国,但是中国特色大国外交仍然面临一系列挑战。
挑战也意味着机遇,中国定会在外交理念和实践上继续创新,使中国外交尽快走出深水区,从而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为中国人民实现中国梦,创造一个和平稳定的国际环境。
共[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