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 页 >> 学者文库 >> 蒋大椿
学者介绍
男,生于1940年,安徽无为人。现为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所学术委员会委员。上海师范大学、安徽大学兼职教授、华东师范大学兼职研究员。治学范围广泛,有明史、中国史学史、中国近代史学理论发展史和马克思主义史学理论等。
点击排行
最新文章
热门标签
哲学 影评 符号学 分析哲学
管理 经济危机 贫富差距
传播 新闻 和谐社会
历史 胡塞尔  人口比例
郎咸平 华民 林毅夫 价值观 
司法公正 国学 正义 人文 
存在主义 现象学 海德格尔
蒋大椿
新中国史学方法研究基本历程(3)
来源: 作者:蒋大椿 点击:156次 时间:2009/8/23 23:26:33

(四)新的跨学科方法的引进和探索。
  
  80年代以来,中国大陆史学的跨学科方法研究,主要分为二大类:一是史学与自然科学最新成就相结合而交叉形成的,如史学系统方法、计量史学方法以及史学模糊方法、历史模拟方法;一是史学与其它社会科学结合而交叉形成的,如心理史学方法、社会史学方法、人口史学方法、地理史学方法等。
  
  1.史学系统方法研究。
  
  以系统论、控制论、信息论为代表的系统方法,1978年由自然科学家钱学森等引进中国,并在自然科学和哲学研究中获得进展。最早将控制论、系统论方法引进中国史学研究的是金观涛、刘青峰1980年初在《贵阳师院学报》上发表的《中国历史上封建社会的结构——一个超稳定系统》一文。其后,反对者有之,赞同者也有之。这个问题引起中国史学界,尤其是中青年史学工作者的密切关注,为此而发表的文章有40多篇。著作则有金观涛、刘青峰的《兴盛与危机》[84],以及李祖德编的《系统论与历史科学》[85]等。在太原、上海、安徽、天津等地举行的多次有关史学理论和方法论的研讨会上,都曾就这个问题展开过讨论,从而在1985年至1986年形成所谓系统方法热。80年代末以后渐趋消沉,这同国外主要是西方国家对史学的科学化感到失望,叙事史重新复兴有所关连。但其影响依旧存在。
  
   (1)系统方法能否运用于历史研究?
  
  金观涛等的文章发表后,引起一部分学者的反对。反对的意见有两种情况:一是反对金观涛等照搬以至歪曲控制论理论来研究历史,而并不认为控制论、系统论方法不能用于历史研究。[86]二是反对用这种方法研究历史,认为对自然科学的了解不能代替对社会发展内在矛盾的规律的研究。因为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运动形式和规律不一样,人类社会历史前进运动中的问题,要从社会关系、社会内在矛盾去寻找答案,不能在社会之外去寻找签案。这种系统方法论的引进,是当前开放条件下资产阶级学术思想对我国学术界侵蚀的一种表现。[87]
  
  赞成将系统方法运用于历史研究的,也有两种情况:一是金观涛等主张,控制论、系统论方法及其结论都可用于史学研究。并且,他们在开始将系统方法引进史学时,虽然申明“在历史唯物主义指导下”进行研究,但已经表现出对唯物史观理解的不正确。后来更逐渐地显示出要用系统方法排斥唯物史观的倾向,故受到不少史家的批评。二是多数学者认为,在唯物史观基本原理指导下,系统方法可运用于历史研究。因为自然界和人类社会领域的运动形式虽然不同,但其一般规律在本质上是同一的。再则,自然科学和历史科学虽然存在着差异,但又有相对统一性。尤其是系统论为代表的自然科学的最新发展,获得了诸如整体性和综合性,横向性和跨学科性,多因素性和动态性,定量性和精确性等特征,从而为现代自然科学方法运用于历史研究提供了可能性。而系统方法运用于历史研究,一可以加强历史科学中的整体研究,二可以加强历史研究处理大数量史料的能力,三可以促进历史的多向研究,四可以给马克思主义史学理论发展提炼新的范畴,增添新的手段等。
  (2)史学系统方法的涵义。
  
  中国自然科学家和哲学家提炼出的系统科学方法涵义是:“所谓系统方法,就是按照事物本身系统性把对象放在系统的形式中加以观察的一种方法,即从系统的观点出发,始终着重从整体与部分(要素)之间、整体与外部环境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相互制约的关系中综合地、精确地观察对象,以达到最佳处理问题的一种方法。它的显著特点是整体性、综合性、最佳化”[88]。将这种系统方法运用于史学而加阐发的文章颇多,如吴廷嘉认为,系统科学方法为历史研究增加了诸如系统网络分析法、结构功能分析法、层次分析法、中介分析法、模式分析法、无序有序过程分析法与开放式多元研究法等。[89]
  
  还有一些文章探讨了史学中应如何引进和运用系统方法(多数文章不赞成照搬系统科学的理论结论于史学,提出引进系统方法于史学时,须注意中介和过渡条件,对系统科学成就进行哲学抽象和升华,舍去其原有具体形式,才能运用于历史研究);在历史研究中运用系统方法应当注意的问题(如运用这一方法的前提条件,它的适用范围及其局限性等);史学系统方法与马克思主义史学方法论的关系,以及史学系统方法与传统史学方法的关系等。[90]
  
  2.计量史学方法研究。
  
  50到60年代,中国学术界受前苏联学术界对西方数量方法运用于社会科学的不恰当批判的影响,对此也采取完全否定的态度,如《北京大学学报》1963年第3期发表的《资产阶级计量学的虚伪性》一文。 文革前,中国大陆史学基本上是定性的研究。80年代,部分史学家认为,数学在史学中的运用是历史科学现代化的标志之一,因此对计量史学方法表现出相当浓厚的兴趣。从1979年至90年代初,发表的有关文章(包括译文)约50篇,著作则有项观奇编《历史计量研究法》[91],霍俊江撰《计量史学基础——理论和方法》[92]等。这些论著评介了国外,主要要是西方国家50年代以来数量史学及其研究方法的进展,也探讨了有关计量史学方法的若干理论问题。
  
  (1)计量史学方法的根据、涵义与作用。
  
  数量关系、空间形式、抽象结构不仅存在于自然界,也存在于社会历史领域,这是计量方法运用于社会历史领域的客观根据;数学本身的发展,它由常量数学、变量数学发展成为研究各种变化着的量的关系和相互联系的现代数学,使它的适应性大为增强。加上其它现代自然科学尤其是系统科学的发展,则为计量方法运用于历史研究创造了必要的条件。[93]
  
  关于计量史学方法的内涵。各家论述不一。续建宜等认为,其具体内容有三:一是利用电子计算机系统地搜集、积累、整理和储存史料,这是史学中运用数量方法的前提;二是利用数量统计方法对数据史料进行数量分析,这是它的基本内容;三是制作各种数量模型,对历史现象和过程进行模拟研究,这是它的实质。[94]霍俊江则较详细地分析和探讨了计量史学的基本方法,包括简单统计方法、抽样推断方法、回归分析方法、相关分析方法、类别分析和聚类分析方法、模糊数学方法、灰色系统方法、计算机仿真方法、系统动力学方法等。[95]
  
  关于计量史学方法的作用。归纳各家看法,大体认为,它是历史科学现代化的有力工具,为历史科学吸取现代科学技术成就提供了重要的途径,可以扩大史料来源,有助于新史料的发掘和大数据史料的处理,有助于开拓新的历史研究课题,能够解决原来传统史学方法难以解决的一些历史问题,使历史研究成果更加精确化,以及促进新的史学分支学科的建立等。
  
  (2)计量史学方法的研究程序和适用范围。
  
  关于这一方法的研究程序。各家表述不尽一致。霍俊江在前述著作中提出有:研究课题的选择和确定;相关资料的搜集与整理;统计计量分析,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构造数理模型及其运行;结论的检验和表达等。

  关于这一方法的适用范围。各家所述也不一,还是霍俊江界定得较为明确:①它适用于有量或数量概念的历史分析。②它适用于对存在某种依赖关系(如因果关系、从属关系、相互作用的交叉关系等)的历史现象的研究,只要找出它们之间的关系系数,就能够得出研究成果。③它适用于对某些历史结构(如社会结构、经济结构、阶级结构、人口结构等)的分析研究。④它适用于对历史变化、发展及规律的分析研究。[96]

  一些文章还提出,计量史学方法存在着局限性,因为有许多历史事实是难以量化研究的,即使在它适用的范围里,定量研究也需和定性研究相结合。另外,史学作为一门实证科学,其具体性、形象性,也是数学方法难以替代的。因此,计量史学方法在科学历史观的指导下,同其它史学方法相结合,才能更好地发挥作用。
3.史学模糊方法研究。

  模糊史学方法实际上是计量史学方法的一种,因为有几篇文章专门论述它,故单独列出。1965年,美国数学家、控制论专家查德发表《模糊集合论》[97]一文,使模糊数学获得迅速发展。70年代末,中国开展了模糊数学研究,模糊方法得到传播。模糊数学方法是一种将模糊集合量化分析的方法,它可以使函数隶属度在0—1的区间中取值,使某个元素不是要么属于、要么不属于某个集合,而可以在不同程度上属于某一个集合,从而可以将模糊现象数量化,为描述和研究那些亦此亦彼的模糊现象提供有效的手段。80年代,中国大陆一些学者将模糊方法运用于史学。他们认为,人类客观历史进程中存在大量的模糊现象,存留的史料中也存在模糊性,史学文字的表述也常含有模糊性,以上是模糊方法在史学中得以运用的根据。采用史学模糊方法,可以对那些亦此亦彼的模糊历史现象和模糊历史关系进行研究,这比用准确概念往往能够更加接近于客观事实的真相。有的学者提出,模糊性研究、精确性研究、模糊性与精确性的有机结合研究,是历史研究的三种必要方式。[98]

  另外,还有些文章探讨了历史模拟方法的条件(模型需近似地反映原型,在认识中能代表真正的客体,可以从研究中外推出原型的信息)、种类(实物模拟、环境模拟、动作模拟、假设模拟等)及其作用。[99]

  4.心理史学方法研究。

  70年代末,中国大陆重新恢复心理学研究。有的学者倡议创立历史学与心理学交叉的历史心理学。于是,如何运用心理学方法研究历史,也引起了相当多史学家的重视。80年代以来,发表有关心理史学及其方法的文章(包括译文)约40篇,著作则有彭卫《历史的心境——心态史学》[100]等。 这些论著系统地介绍了弗洛伊德以来心理史学及其流派、方法在欧洲大陆和美国的进展情况,探讨了心理学方法及其运用的若干问题。

  (1)心理史学方法的内容。

  一些学者认为,心理史学方法是运用现代心理学的理论、方法和手段,通过分析社会集团和历史人物的心理活动和特征,以对历史现象和过程作出心理学解释的方法。[101] 彭卫则较详细地介绍和探讨了心理史学方法所包括的各种具体操作方法,包括个案分析法(对历史人物进行心理分析)、问卷分析法(用于观察社会集团,适合于纵横比较)、作品分析法、语义分析法(通过作品及其用词分析了解个体的态度倾向和心理特征)、投射分析法(通过观察历史人物对各种确定事物的爱、憎或中性反应,来推断个体性格情趣特征)、释梦分析法(通过梦境探索历史人物的情绪和潜意识)、笔迹鉴定法(通过历史人物的笔迹形态以推导其性格特征和兴趣倾向)、语音分析法(主要是通过语音探讨现代历史人物的性格特征)、外相分析法(通过人物外在体型、相貌和动作的分析以探测历史人物性格特征和特定环境下的情绪状态)、能力测量法(通过量表以考测人的智力水平和某种能力,主要用于现代历史人物研究)、社会测量法(用于分析个人或团体间的交往程度,以寻求个人或团体成员间的情感模式)、原因汇总法(在对收集的历史资料分析的基础上,对造成个体或群体精神状况原因的归纳分析)。彭卫还强调上述方法间存在互补,应综合运用以求更全面地观察研究对象。[102]

  (2)运用心理史学方法的基本原则。

  不少论者提出,心理史学方法为历史研究增添有力手段,可以弥补阶级分析和社会结构分析的不足,拓展历史研究的广度和深度。但对心理学方法不能滥用。在运用于历史研究时,心理史学方法应遵循以下基本原则:一是历史社会性原则(将研究对象作为社会的产物);二是历史客观性原则(切忌主观,尊重客观事实,从历史实际出发进行研究);三是历史联系性原则(除心理外,还要考虑其它历史因素的影响);四是历史系统性原则(用系统观点分析历史心理现象);五是历史复杂性原则(要考虑复杂历史过程的非因果关系以及因果关系的非线性化);六是历史差异性原则(考虑不同国家、民族、地区以及个人不同时期的独特的心理倾向);七是时代性原则。还应注意,上述原则不能割裂开,而应作为一个整体贯彻到具体历史问题的研究中去。[103] 还有一些学者提出,心理史学方法的运用应在唯物史观指导下进行,而且要注意与经济、政治等因素联系起来探讨。
 5.社会历史学方法研究。

  运用社会学的方法研究历史,中国近代史学已经采用,并有一定的发展。新中国成立后,社会学一度被定性为资产阶级的东西而被取消,这方面的研究遂中断。70年代末以后,社会学重新取得合法地位,社会学及其与历史学的结合又被提上日程。80年代以来,涉及社会历史学及其方法的文章近30篇(包括译文),然所发文章,大多侧重于社会历史学或社会史,而有关社会历史学方法,则缺乏有深度的探讨。有学者认为,社会历史学方法是社会学理论、概念和方法在历史学中的运用,但它不是侧重研究一系列的个体和事件,而侧重探讨社会结构、关系和状态的发展等相对稳定的历史现象。[104]冯尔康则认为, 社会史学方法基本上同于历史研究法。如归纳法、演绎法、考证法。它也可以采用跨学科方法,引进社会学、文化人类学的结构论、模式论、群体论、系统分析法、社会调查法、个案法、计量法等。[105]

  6.地理历史学方法。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历史地理学研究取得了许多成绩,但缺少理论上的全面总结。80年代以来,论及地理历史学的文章有10余篇,但多为一般地阐发地理环境对历史发展的作用及地理历史学本身,专门探讨地理历史学方法的则不多。任乃强结合自己治学心得提出的地理历史学方法是,分析任何一个历史问题,都离不开地理条件的依据;把历史资料全面落实到地面上来,再从当时地面上的自然条件和社会条件去找寻产生这一历史事件的前因后果。[106]也有的学者提出, 历史研究中可以引进地理学方法中的自然地理学方法,如土壤学、地理学、沉积学、孢粉分析等,以获取历史地理资料,作定相、定位、定年代的复原工作;也可引进经济地理学方法,如经济图表和统计分析法,对历史上的人口、经济、贸易等加以归纳和综合。[107]
  此外,还有一些文章介绍了国外的人口历史学、历史人类学及其方法等。但关于方法部分,专门论述甚少,不赘述。

(未完待续)

共[1]页

没有数据!
姓名:
E-mail:

内容:
输入图中字符:
看不清楚请点击刷新验证码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投稿须知 | 版权申明
地址:成都市科华北路64号棕南俊园86号信箱·四川大学哲学研究所办公室 邮编:610065
联系电话:86-028-85229526 电子邮箱:[email protected] [email protected]
Copyright © 2005-2008 H.V , All rights reserved 技术支持:网站建设:纵横天下 备案号:蜀ICP备1700414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