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建设中国的工业互联网…
·如何通过比较优势的转换来…
·国家的强大就在于制度的强…
·算法机制背后的新闻价值观…
·微信朋友圈隐私权侵权与法…
·在中国,网络直播到底能走…
·假装与语言游戏
管理 经济危机 贫富差距
传播 新闻 和谐社会
历史 胡塞尔 人口比例
郎咸平 华民 林毅夫 价值观
司法公正 国学 正义 人文
存在主义 现象学 海德格尔
“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是十七大报告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之一。建设生态文明,走绿色发展之路,这是在客观分析了中国面临的严峻的资源环境形势后,对中国现代化发展模式和发展道路的新探索,对保障中国的长远发展、维护全球生态安全具有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一、生态文明的丰富内涵
所谓生态文明,是人们在认识和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协调和优化人与自然的关系,建设有序的生态运行机制和良好的生态环境所取得的物质、精神、制度成果的总和。它以尊重和维护生态环境为主旨,以可持续发展为着眼点,强调人的自觉自律以及人与自然环境的友好关系,体现了人们尊重自然、利用自然、保护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思想。
从广义上讲,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发展的一个新的阶段,即工业文明之后的新型的人类文明形态。如果说以工业生产为核心的文明是工业文明,那么,以生态产业或产业生态化为主要特征的文明就是生态文明。生态文明是对工业文明的超越,它与工业文明有着根本性区别。首先,在对人与自然关系的认识上,工业文明立足于对自然的征服和改造,“人定胜天”是其响亮的口号,而生态文明则要求人类寻求与生态环境的和谐,因为生态化环境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其次,在生产方式上,工业文明的生产从原料到产品到废弃物是非循环的,生态文明则致力于构造一个以环境资源承载力为基础、以自然规律为准则、以可持续发展为手段的环境友好型社会,它强调节约资源,发展循环经济,提高可再生能源的比重,从源头上减轻对环境资源的压力;同时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强调发展低成本、低代价的绿色产业,实现绿色增长。再次,在生活方式上,工业文明以物质主义为原则,以高消费为特征,认为更多地消费资源就是对经济发展的贡献。生态文明的生活方式以实用节约为原则,以适度消费为特征,追求基本生活需要的满足,崇尚精神和文化的享受。最后,在价值理念上,西方传统哲学将人与自然对立起来,认为只能对人讲道德,无需对其他生命和自然界讲道德。生态文明的价值观则是人与自然的合一,即马克思所说的“人的实现了的自然主义,自然界的实现了的人道主义”的二者合一。
从狭义上讲,生态文明是相对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而言的,指人类在处理与自然的关系时所达到的文明程度。物质文明是人类在社会发展中改造自然的物质成果,它表现为物质生产的进步和人们物质生活的改善。精神文明是人类社会发展中取得的精神成果,它表现为人们思想道德水平的提高和科学文化素质的增强。政治文明是人类社会政治生活的进步状态,它表现为人类社会发展中取得的全部制度成果。生态文明是人类在发展物质文明过程中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的成果,它表现为人与自然和谐程度的进步和人们生态文明观念的增强。生态文明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四位一体,共同支撑起文明建设体系的大厦。生态文明与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是相互联系、有机统一的。文明是人类社会的整体进步状态,人类在政治、经济、文化、生态方面的所有进步作为一个整体都是人类文明的组成要素。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离不开生态文明建设,如果自然生态系统不能持续提供必要的资源,缺乏清洁的空气、水等基本要素,物质文明建设将无以为继;如果处在环境污染、生态失衡的条件下,人们的生活质量将大受影响,不可能享受高度的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如果没有生态安全,生态灾难频仍,人类自身将陷入失去家园的最深刻的生存危机状态,社会文明也将荡然无存。因此,生态文明是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基础和前提,并贯穿于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之中。
二、走向生态文明的必然性和意义
在当今世界,保护环境、维护生态平衡已是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建设生态文明,不仅是解决目前经济高速增长过程中所面临的资源环境问题的必然要求,而且是深入贯彻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
首先,建设生态文明,是立足我国国情,解决目前经济高速增长过程中所面临的资源环境问题的必然要求。我国的基本国情是地大物博,人口众多,但人均资源占有水平低。如我国的耕地、草原、森林、淡水等资源都位居世界前列,但人均拥有量却分别只有世界平均水平的2/5、1/3、1/4和1/8。同时,我国在资源利用方面还存在严重的浪费和效率低下现象。据统计,我国每万元GDP消耗原煤是世界平均水平的10倍,每万元工业产值用水量也是国外先进水平的10倍。我国正处在工业化和城镇化加快发展阶段,未来一个时期对资源能源的需求还将持续增加。因此,必须坚持节约资源的基本国策,周密规划,统筹兼顾,加快建设科学合理的资源能源利用体系。同时,在过去的发展过程中,由于没有充分注意选择科学合理的发展模式,大多采用低水平、低效率的粗放型经营方式,忽视了生态效益,引发了一系列环境问题。因此,必须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在实现国内生产总值等经济目标的同时,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明显改善生态环境质量,努力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存。
其次,建设生态文明,是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的应有之义。以人为本既是科学发展观的出发点,也是我们建设生态文明的出发点。科学发展的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生态文明的提出,恰恰体现了以人为本。环境生态是对人而言的,生态文明明确地指向人的生存和生活环境,指向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生态文明是人本主义的温情宣言。生态文明的主旨是“绿色价值观”,人的发展与价值的实现,都需要按生态法则组合或运转:系统与子系统之间、各要素之间应处于一种平等和谐的关系。人永远无法摆脱生态法则的支配。数个世纪以来工业资本主义所泛滥的个人本位、放任竞争和无限度聚敛财富,本质上是鼓励无序扩张,结果不但破坏了自然生态平衡,也破坏了社会生态平衡,最终异化了人本旨归。生态文明就是在发展模式上关注自然而绿色的人、在社会关系上关注多元而平衡的人、在政治构架上关注民主而自由的人、在国际关系上关注和平而多赢的人。当前我国发展中的突出矛盾是经济增长的资源环境代价过大,环境污染、生态失衡现象十分严重,人们被迫在日益恶化和不友好的自然环境中生产和生活。导致这类现象产生的重要原因是一些地方单纯追求GDP的畸形发展观,是各级官员扭曲的政绩观,是以高污染、高排放、高消耗为代价的粗放增长方式。实践证明,单纯的GDP增长指标是片面的,它没有体现经济增长过程中的环境损失和资源消耗成本,而且以污染环境和过度消耗自然资源为代价的增长没有前途,GDP的增长也难以为继,最终制约人与社会的发展。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把经济发展与环境、资源保护以及人的全面发展结合起来,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可持续发展,才是人与社会发展的必由之路。
再次,建设生态文明,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环境问题的本质是社会公平问题。要想摆脱生态环境危机,就必须超越传统工业文明的逻辑,用生态理性取代经济理性。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是一个经济效率、社会公正、生态和谐三者相统一的新型社会。近些年来,在环境、资源方面存在大量不公正现象,如城市向农村无偿倾倒垃圾,河流上游企业向下游大量排污,沿海工业发达地区廉价使用西部生态脆弱地区的资源,等等。由环境恶化引发的种种问题,特别是日益增多的突发性环境污染事件,成为制约经济社会持续发展、影响社会和谐安定的重要因素。因此,缓解人与自然之间的突出矛盾,解决地区、企业、个人等之间的不和谐,重建生态环境、资源利用方面的公正秩序,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课题。
三、如何建设生态文明,走绿色发展之路
生态文明既是理想的境界,也是现实的目标。但是,作为一种新的文明形态,生态文明建设尚无范例可循,从理论到实践都需要进行艰苦的探索。那么,我们应该如何认识和建设生态文明,走出一条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绿色发展之路呢?
首先,全社会牢固树立生态文明观念,并以此作为建设生态文明的理论和方法指导。坚持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的基本国策,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环境友好型社会”,必须紧紧依靠广大人民群众,广泛动员全社会的力量共同参与。要在全社会牢固树立生态文明观念,弘扬传统文化中儒家“天人合一”、“天人合德”、道家“道法自然”、“不与自然争职”的精神,按照自然的本性和规律办事;在全社会大力倡导尊重自然,保护环境,树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价值观,树立国际间和代际间公平的思想;提倡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倡导绿色消费,形成节约消费光荣、挥霍浪费可耻的良好社会风尚。我国已进入工业化、城镇化加快发展的阶段,这往往也是资源环境矛盾凸显的时期。靠过量消耗资源和牺牲环境维持经济增长的传统观念是不可取的。必须立足生态文明观念,将生态文明作为制定政策、法规的基本原则,作为决策、管理、评估等的指导原则。
其次,转变生产生活方式,走新型的社会主义生态文明之路。生态文明是与社会主义内在结合在一起的。生态文明作为对工业文明的超越,代表了一种更为高级的人类文明形态;社会主义思想作为对资本主义的超越,代表了一种更为美好的社会和谐理想。两者内在的一致性使得它们能够互为基础,互为发展。生态文明为社会主义理论在更高层次上提供了发展空间,社会主义为生态文明的实现提供了制度保障。从20世纪70年代起,西方生态运动也逐渐和社会主义思潮相结合,并产生了如下共识:资本主义制度是造成全球生态危机的根本原因;生态危机成为转移经济危机的新手段;环境问题的本质是社会公平问题;要想摆脱生态环境危机,就必须超越传统工业文明的逻辑,用生态理性取代经济理性;未来社会应该是人类文明史上的一场质的变革,应是一个经济效率、社会公正、生态和谐三者相统一的新型社会。
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不仅要批判地吸收上述理论成果,而且要在实践中有所创新。(1)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调整产业结构,改变消费模式,致力于构造一个以环境资源承载力为基础、以自然规律为准则、以协调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的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2)通过市场化手段,通过企业的技术创新,解决各种资源环境难题。企业追求利润和效率无可置疑。当资源、环境要素变得越来越稀缺、昂贵,市场对生产要素、对价格变化的敏感性越来越高,新能源的开发、资源的回收利用、生产效率的提高就成为企业回应生产要素变化的自主追求。政府应该做的是加强宏观调控,对清洁能源、新能源、新材料的开发利用等,给予政策优惠,加强法律保障。(3)建立健全补偿、奖惩制度。有必要制定一系列优惠政策、法规,实行有利于科学发展的财税制度,建立健全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和生态环境补偿机制。同时,要加大对污染环境主体的监管、处罚力度。
再次,广泛、深入地开展国际合作,协同解决全球性的资源和环境问题。生态文明观念产生于现代环境运动以及人类对可持续发展的不懈探索,它是世界文明的和谐音。“我们只有一个地球”,“生态无国界”。生态环境问题早已成为全人类共同面临的严峻课题,能源、矿产、水资源以及大气环境等问题,日益成为当今国际外交活动关注的热点。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和唯一在联合国担任常任理事国的发展中国家,我国肩负着特殊的使命。一方面,我国面临严重的资源环境危机,必须努力解决自身的问题,树立负责任的大国形象。另一方面,要积极倡导和支持资源环境领域的国际合作,力主与世界各国建立全球环境合作伙伴关系,共同呵护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家园,建设美好和谐的新世界。
“21世纪将是一个生态文明的世纪。”我们正处在一个新的转折点上,挑战和机遇并存。只要我们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放在工业化、现代化发展战略的突出位置,在全社会牢固树立生态文明的观念,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就一定能够开创生态文明建设的新局面,走出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之路和绿色发展之路。
文章来源: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20082)
作者:于晓霞,孙伟平
共[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