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丁丁文集
    汪丁丁,北京人,1977年考入北京师范学院数学系。90年获美国夏威夷大学经济学博士学位。曾执教于香港大学、德国杜依斯堡大学。1997年在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任教至今。
 
频道栏目

查询

标题 作者

最新评论
  • 1
    1
  • 1
    1
  • 1
    1
  • 1
    1
  • 1
    1
  • 1
    1
  • 1
    1
  • 1
    1
  • 1
    1
  • 1
    1
  • ****
    ****
  • 1
    1


  • 文库统计
  • 文章数:31
  • 评论数:12
  • 开设时间:2007-1-10
  • 更新时间:2007-12-16

  • 最新链接
    暂未添加该信息。


    订阅本站的 RSS 2.0 新闻组


    汪丁丁主页 >> 文章 >> 经济学研究 >> 浏览信息《虚伪及适度虚伪》

    经济学研究 | 评论(1) | 阅读(73)
    查看详细访友列表 访友脚印

    星期四   晴天 
    主题 虚伪及适度虚伪

    虚伪及适度虚伪

    汪丁丁

    所谓适度虚伪,其实就是不卑不亢。

            虚伪可用表里不一、心口不一或言行不一来界说。在经济学视角下,每一社会应演化出适合于那一社会的“适度虚伪”。这是因为,如果完全取消虚伪,则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心理距离近乎为零,极易发生冲突。如果完全虚伪,则人与人之间的信任感降低至零,无法交往,则社会难以为继。

            阿伦特《精神生活》卷一的看法是,人类心智与大脑皮层之间的密切关系表明,人类其实是这样一种动物,他的内在(五脏六腑、神经体液、肌肉和细胞)服务于他的外在(大脑皮层、面部表情、身体姿态和语言)。这一解剖学描述让我们感到尴尬,它使人类不晓得应当更关注“表”还是更关注“里”,或者,人类所关注的,究竟是“里”还是“表”?于是,人类关怀的重点注定了要在表与里之间徘徊。

            与任何兽类相比,人类都算是最懂得欺骗的物种,欺骗是比虚伪更强的一个概念,我会再写一篇文章议论它。总之,人的头脑演化到如此发达的程度,从而注定了要表里不一。问题仅在于,比他人更优秀的人需要何种程度的表里不一?这有些像经济学家熟悉的“最优化”——均衡的虚伪程度,好歹也算是一个“经济学问题”吧。

            作为动物,在“身体”意义上,人是个体的,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独立于他人的“里”。这一点决定了每一个人的情绪、性格、意图、兴趣、思想和行为,不能完全与另一个人相同。换句话说,“里”的个体性决定了“表”的个体性。可是,这难道不奇怪吗?我们多数人的内部,相似的程度远大于相异的程度。不是吗?人都有五脏六腑,而且脏腑的拓扑学关系也基本一样。更彻底一些,人类基因组计划不是已经告诉我们,目前活着的人类都来自同一祖先吗?换句话说,我们有一样的“里”。

            所以,相同的“里”,相互独立,这才是动物个体性的正确描述。由于相互独立,由于资源稀缺,为保存个体性,动物个体之间发生了竞争。通过这样的生存竞争,所谓“演化”,才发生了逐渐对“里”占据主导位置的“表”。人类脑的胚胎学描述是:先有腔肠,然后有椎管,然后有脑干,然后有外缘系统,然后有大脑皮层。外缘系统是哺乳动物脑的特征,脑干是爬行动物脑的特征,脊椎及在那之前的发育过程,属于更古老物种的特征。演化,或物竞天择的结果,至少今天我们看到的暂时结果,大脑皮层发达的物种成为地球生物界的主导者。

            事实上,我们无法想象完全表里如一的人类或动物。经过漫长的演化之后,如果人类可以完全表里如一,则人类不能有表演,也不能有语言。因为表演需要表里不一,语言需要颠覆具体感受才可传达意义。也就是说,我们甚至不必有所表现,就相互明白全部——表和里的一切感受。那么,在任何一个人与另一个人之间,究竟还有什么差异呢?如果完全没有差异,他们怎能是不同的个体呢?因此,表里不一,是具有个体性的任何物种的特征。

            个体之间的竞争关系导致个体性。首先是资源的稀缺性,除非个体是纯粹利他主义者——许多物种都保存着少数的利他主义者,它们愿意为保存他者而牺牲自己的身体,否则它必须为着自己的身体而参与生存竞争,从而逐渐发展为“个体”的心智与身体。

            不过,只有人类的“表”——大脑皮层——演化到如此发达的程度,从而它可以反观自身,所谓“自我意识”,也因此而意识到它与“里”之间的“不一”。

            另一方面,人类是社会性动物,它需要社会生活,个体需要与其他个体交往、合作、分享情感。因此,人类的演化——个体的和社会的,要求人类头脑有能力辨识一些能够多少可靠地反映内里的外表信号。此处的内,应指“内心”——它介于兽性与神性之间。虚伪,可以界说为“心口不一”或“言行不一”,因为对人类来说,“语言”是最常用的反映内心的信号。

            如何才是适度的虚伪呢?我提出这一问题显得可笑。因为我的回答是:每一个人只能在他的生存情境内习得这种“度”。这一回答无非是重复古代希腊人的,尤其是重复亚里士多德的伦理学看法,即“黄金中庸”。只不过,如黑格尔指出的那样,苏格拉底时代,希腊人刚刚发现了“概念”,非常兴奋,不像我们今天的人类,概念见得多了,根本不稀罕,滥用。所以我们今天的人类需要克服的困难之一就是谨慎思考每一概念与真实生活之间的发生学联系——这一点特别重要,它具有颠覆我们语言的力量,让我们重返生命之河。就中国语言来说,所谓“适度的虚伪”,其实就是不卑不亢。注意,这不是“诚实”。后者完全独立于生存情境,从而可引发生存危机。

            语言之外,人类还有其他的传达内心状态的信号,例如“手势”、“姿态”、“表情”,特别是“眼神”。美国人最常用的诚实信号,是说话时看着对方的眼睛。我会写一篇文章探讨中国人的诚实信号。

     

    汪丁丁 发表于:2007-11-15 下午 04:44:02

    评论 1

    股票行情股票软件新浪股票股票知识股票入门中国石油股票诺安股票股票市场股票论坛股票网股票查询巨人股票中石油股票诺安股票基金什么是股票和讯股票股票大盘股票分析股票分析软件中国股票网中国股票股票基础知识中国银行股票模拟股票股票信息天天基金网天天基金中国基金网基金净值基金网酷基金华夏基金酷基金网中国基金博时基金开放式基金南方基金广发基金嘉实基金基金123大成基金基金查询123基金网易方达基金中邮基金华安基金每日基金净值基金互动网长城基金什么是基金足球投注皇冠投注皇冠足球投注数据恢复
    访客:1 发表于:2007-12-14 上午 10:24: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