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 页 >> 学者文库 >> 余英时
学者介绍
普林斯顿大学讲座教授,台湾中央研究院院士。著有《汉代中外经济交通》、《历史与思想》等。
点击排行
最新文章
热门标签
哲学 影评 符号学 分析哲学
管理 经济危机 贫富差距
传播 新闻 和谐社会
历史 胡塞尔  人口比例
郎咸平 华民 林毅夫 价值观 
司法公正 国学 正义 人文 
存在主义 现象学 海德格尔
余英时
新春谈“心”
来源: 作者:余英时 点击:115次 时间:2009/2/27 20:28:16

  《文汇报·笔会》倡议在新春伊始之际,对中国传统价值作一次回顾和展望;这是一个十分有意义的构想。为了响应这一构想,我决定择谈“心”为题。我为什么要谈“心”呢?这是因为在中国的思想传统中,“心”始终被看作一切精神价值的源头,从先秦到晚清都是如此。孟子有一句话最能传达这个意思,他说“仁义礼智根于心”。他的著名的“四端”说——“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盖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便是对于这一命题的有力论证,在后世发生了重大的影响。价值源于“心”从此成为一种普遍的预设;因此音乐家认为哀乐不在“声”而在“心”,画家强调“中得心源”,诗人也说“怜渠直道当时语,不著心源傍古人”,一切艺术上的价值创造无不归之于“心”。这可以说是中国文化系统中一项最显著的特色,今天好谈中西文化异同的人,决不能轻易放过。

  西方的精神价值托源于“神”或“上帝”,自古典时代即已如此,中古更甚,一直到今天依然流风未泯。所以在西方思想史上,“神学”在近代科学兴起之前始终占据着中心的位置。“神学”这个名词,早在柏拉图、亚里斯多德的著作中便已出现,到基督教兴起之后,它则取得了至尊无上的身分,连“哲学”也只是它的“婢女”。希腊的“神话”也十足表示人所创造的价值离不开“神”。无论是文学、艺术或科学都由九位女神主司其事(即:“Muses”);这显然是“神源”说,和中国的“心源”说适成有趣的对照。

  由此反观中国传统的文化系统,我们可以大胆地说,在其中占据着中心地位的是“心学”而不是“神学”,甚至“神话”在古代中国也比较不发达,至少远不能和古希腊相比。但这里所谓“心学”是最广义的用法,不是宋、明以来的所谓“陆王心学”。事实上,“程朱理学”也同样以“心”为“功夫”的焦距所在。朱熹说,“理得于天而具于心”。但无论是“涵养须用敬”或“致知在格物”都是在“心体”上用功夫,唯有如此才能达到“明理”和实践“理”的境界。这样看来“程朱理学”不过是中国“心学”的另一形态的表现罢了。

  从思想史观察,“心学”的正式建立发生在战国时代。孔子在《论语》中称赞颜回“其心三月不违仁”,这已是价值源于“心”的明白表示。但《论语》中“心”字甚少,儒家“心学”系统的建立者是孟子而非孔子,孟子曾引孔子的话:“操则存,舍则亡;出入无时,莫知其乡(向)。”然后加上自己的按语说:“惟心之谓与?”但此语不见于《论语》,当是流传下来的一句语录,原意是不是讲“心”,很难确定。不过由于孟子借它来建立儒家的“心学”,后世儒家大致都把这几句话当作孔子关于“心”的活动的一种描述。

  但战国时代建立“心学”的并不限于儒家,其他学派也同样在努力建构“心学”。与孟子同时代的庄子说:“唯道集虚。虚者,心斋也。”(《人间世》)这是一个很有力的论点,《韩非子·扬权》篇“虚心以为道舍”的话便明显地受到它的影响。此外还有齐国稷下不同学派的人也发展了不少大同小异的构想,保存在《管子》一书中,限于篇幅,这里便不多引了。

  我们读了先秦各家对于“心”的种种构想,不能不得出一个结论:原来他们是从古代“巫”的文化背景中奋斗出来的。“巫”是天、神或上帝与人之间的媒介,他们自称有特殊的精神能力和训练,可以与天上的神灵沟通,并且有法力使天神下降,附在他们身上,指示人间一切吉凶祸福的变化。“巫”为了迎神,必须先把自己的身体洗濯干净,衣着也必须鲜丽,这样才能使“神”有一个暂时停留的地方。《楚辞·云中君》:“浴兰汤兮沐芳,华采衣兮若英,灵连蜷兮既留”,便是描写降神附体的一幕。战国各派思想家已不相信“巫”有此神通,更不肯承认“巫”有独霸天人或神人之间沟通的权威。他们因此展开了一场对“巫”的尖锐交锋。《庄子·应帝王》中关于壶子(列子的老师)与神巫季咸之间斗法,便是以寓言方式透露出当时新旧思潮的激荡。这是中国古代思想史上一场推陈出新的革命,其结果则是各学派的兴起,各家立说虽各不同,但所建立的“心学”却有两点共同之处:第一是将作为精神实体的“道”代替了“巫”所信奉的人格“神”;第二是用“心”代替了“巫”的功能,成为“天”“人”之间沟通的枢纽。明乎此,我们才能懂庄子“心斋”的涵义:“心”是“道”的集聚之地,所以必须打扫得一尘不染,正如“巫”迎“神”先要沐浴更衣一样,否则“道”便留不住了。《庄子·知北游》所说“汝斋戒,疏瀹而心”,同指此而言。《管子·内业》的“精舍”和韩非的“道舍”也强调“心”为“道”居留之地。儒家也大致接受了这一观点,所以汉代经师修道讲学之地称之为“精舍”。

  由此可见,战国“心学”是在长期与“巫”文化奋斗下成立的,它一方面摧破了“巫”的原始“神学”,但另一方面则通过理性将其中最有号召力的两点加以改造,将初民宗教提升至哲学的高度。“巫”的人格“神”代表了中国早期宗教中一种超越而外在的力量,战国各派思想家则把它转化为“道”而收入人“心”之内。“道”与人格“神”截然有异,但其为超越则同。“道”是一种超越的力量,所以能成为精神价值的源头;但常留在“心”之内,所以孟子说“仁义礼智根于心”。这是价值源于“心”说的终极根源。

  作为“道舍”的“心”,自然是“道心”而不是普通的“人心”。《荀子·解蔽篇》说:“虚一而静,谓之大清明。”这便是他理想中的“道心”(同篇引《道经》已有“道心”、“人心”的分别)。“道心”是不能不随时加以净化的,否则就留不住“道”了;先秦文本中“存心”、“尽心”、“养心”、“正心”、“洗心”等等说法都是针对“道心”而发的。秦、汉以下从儒、道、释三教到民间宗教、小说、戏剧无不强调为人必须修“心”。在王阳明时代,“良心”一词已普遍流行,成为“道心”的通俗版,“尔欺心”因此是一句骂人的重话。两千多年来,中国在政治上虽乱多治少,社会还能勉强维持着起码的稳定,“道心”或“良知”至少是发挥了一定的作用的。但十九世纪末以来,中国知识人似乎已抛弃了“道心”,以致既不能“虚一而静”,更未曾有过“清明”的时候;最近几十年来,连“良心”两个字在民间好像也不大流行了。我们似乎只看到“人心”为权与钱而争斗,显得十分活跃。如果我们今天还想重新认识传统价值的真义,恐怕首先必须遵照着荀子的指示,作一点“治气养心”的功夫,只有在“道心”或“良心”复活之后,我们才能进一步谈价值重建的问题。

  原载《文汇报》

共[1]页

没有数据!
姓名:
E-mail:

内容:
输入图中字符:
看不清楚请点击刷新验证码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投稿须知 | 版权申明
地址:成都市科华北路64号棕南俊园86号信箱·四川大学哲学研究所办公室 邮编:610065
联系电话:86-028-85229526 电子邮箱:[email protected] [email protected]
Copyright © 2005-2008 H.V , All rights reserved 技术支持:网站建设:网联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