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 页 >> 学术研究 >> 哲学 >> 论《周易》的“易理”与“数理”
学术研究
点击排行
最新文章
热门标签
哲学 影评 符号学 分析哲学
管理 经济危机 贫富差距
传播 新闻 和谐社会
历史 胡塞尔  人口比例
郎咸平 华民 林毅夫 价值观 
司法公正 国学 正义 人文 
存在主义 现象学 海德格尔
哲学
论《周易》的“易理”与“数理”
来源:网络转摘 作者:黄玉顺 点击:24324次 时间:2016/4/17 13:21:27

   【关键词】周易;数理;易理;义理;象数

   

   易道既广大、且幽微,故《易传》说“仁者见之谓之仁,知者见之谓之知”(《系辞上传》)[①]。于是,古有象数之易、义理之易,道家之易、儒家之易;今有哲学易、史学易、文学易(包括诗学易)[②]、科学易(包括数学易)等等。我的朋友王俊龙先生所著《〈周易〉经传数理研究》[③](以下简称“王著”),即属于“数学易”,是“科学易”的重大进展。[④] 展读之际,惊叹之余,亦有若干困惑之处,提出来与作者讨论。

   王著最重要的一个关键词,就是“数理”。这不仅体现在书名上,而且全书三篇十二章,上篇三章谈“《周易》经中的数理”,中篇两章谈“《周易》传中的数理”,下篇七章进而建构了“太极数理哲学”,均围绕“数理”而展开。可见“数理”概念涉及王著最基本的方法论,尤为紧要。

   一般来说,“数理”与传统易学的“象数”有密切的关系,而“象数”则又是与“义理”相对而言的;进一步说,传统易学的“象数”与“义理”两个方面,可统摄于更为一般的“易理”。所以,本文围绕“易理”与“数理”、“象数”、“义理”之间的关系问题展开讨论。

   

   一、易理:数理,还是义理?

   既然是讨论“数理”,就不能不追究一下“理”与“数”这两个字在《周易》文本中的用法。“理”字不见于古经,而多次出现于大传,共有5处、8次。但其中有一处的用法,显然不在我们讨论之列:“何以守位曰仁;何以聚人曰财;理财正辞、禁民为非曰义。”(《系辞下传》)这里的“理财”之“理”,并非“道理”之意,可以排除。其余4处、7次的用法,皆涉及“易理”与“数理”及“义理”,这是本节展开讨论的文献依据。

   王著的宗旨,基本上是把易理归结为“数理”,也可以说是通过“数理”来阐述易理。然而在我看来,这是可以商榷的。我们知道,“易理”是易学研究中的一个常用概念,是指的《周易》经传中所蕴涵的“道理”,略相当于另外一个常用概念“易道”[⑤]。而根据《易传》的用法,所谓“理”略有二义:一是狭义的,专指“义理”,即与“象数”相对;二是广义的,泛指《周易》经传中所蕴涵的道理,略与“易道”相当。此外,《易传》所讲的易理当然涉及“象数”、“数理”,然而并不以“理”名之。

   (一)《易》所谓“理”

   在《易传》文本中,“理”并不指“数理”,而是指一般性的易理。首先是《坤文言》谈到:

   君子黄中通理,正位居体,美在其中,而畅于四支,发于事业,美之至也!

   孔颖达疏:“‘黄中通理’者,以黄居中,兼四方之色,奉承臣职,是通晓物理也。”这就是说,“通理”就是“通晓物理”。然而所谓“物理”并非今天的用法,而是泛指事理,即指万事万物的道理,亦即广义的易理。关于这套易理,《系辞上传》指出:

   易与天地准,故能弥纶天地之道;仰以观于天文,俯以察于地理,是故知幽明之故;原始反终,故知死生之说;精气为物,游魂为变,是故知鬼神之情状。与天地相似,故不违;知周乎万物,而道济天下,故不过;旁行而不流,乐天知命,故不忧;安土敦乎仁,故能爱。……

   这套易理乃是“弥纶天地之道”,其实就是全部的“易道”,“广大悉备:有天道焉,有人道焉,有地道焉”(《系辞下传》)。

   须注意的是:这里的“察于地理”之“理”是另一种狭义的用法,是与“观于天文”之“文”相对而言的;而上文“黄中通理”之“理”则是广义的用法,即泛指一般的道理,也就是这里所讲的“弥纶天地之道”的一整套道理。这套易理不仅包含了“形而上者谓之道”的道理,而且包含了“形而下者谓之器”的道理。(《系辞上传》)这套易理,就是所谓“易道”:

   (二)作为易道(一般道理)的易理

   整套易理,从形而上的根本来说,可以一言以蔽之,就是“一阴一阳之谓道”(《系辞上传》)。可见易理是非常“易简”的,不过就是“阴阳”或“乾坤”而已。故《系辞上传》说:

   乾知大始,坤作成物。乾以易知,坤以简能。易则易知,简则易从。易知则有亲,易从则有功。有亲则可久,有功则可大。可久则贤人之德,可大则贤人之业。易简,而天下之理得矣。天下之理得,而成位乎其中矣。

   这里的“天下之理”就是易理、易道,即“形而上者谓之道”,也就是“天地之道”,故王弼注:“天地之道,不为而善始,不劳而善成,故曰‘易简’”;孔颖达疏:“乾坤相合皆无为,自然养物之始也,是自然成物之终也”。此“道”此“理”,创生万物。

   由此出发,《易传》才进一步谈到圣人如何仿效天地之道,立象设卦。孔颖达疏:“圣人能行天地易简之化,则天下万事之理并得其宜矣”;“‘成位’况立象,言圣人极易简之善,则能通天下之理,故能成立卦象于天地之中,言并天地也”。

   行文至此,《易》所谓“理”皆非专论“数理”,而是统论“易理”、“易道”。但既立象设卦之后,易理中“义理”与“数理”(象数)的区分也就开始呈现出来:

   (三)作为义理的易理

   在“义理”与“数理”的关系问题上,《易传》是先讲“义理”,由“义理”而及于“数理”。《说卦传》讲:

   昔者圣人之作《易》也,将以顺性命之理。是以立天之道,曰阴与阳;立地之道,曰柔与刚;立人之道,曰仁与义。兼三才而两之,故《易》六画而成卦;分阴分阳,迭用柔刚,故《易》六位而成章。……数往者顺,知来者逆,是故《易》逆数也。

   所谓“性命”,即《乾彖传》所说的“乾道变化,各正性命”,乃指万物各得其性,故孔颖达指出:“‘将以顺性命之理’者,本意将此易卦,以顺从天地生成万物性命之理也。”既然涉及“生成万物”的问题,那么,显然,所谓“性命之理”,乃与统而言之的“易理”相当;圣人“作《易》”、“立道”(立象设卦)的目的,是为了“顺性命之理”,即是为了体现一般的易理。

   但值得注意的是,在这段话中,“理”乃是与“数”相对而言的,毋宁是说的“义理”。这套“义理”就是孔颖达所解释的:“造化辟设之时,其立天之道,有二种之气,曰成物之阴、与施生之阳也;其立地之道,有二种之形,曰顺承之柔、与特载之刚也”;“立人之道,有二种之性,曰爱惠之仁、与断刮之义也”。这就是说,《易传》所讲的易理,首先就是“义理”。换句话说,“易理”可有两义:广义的指一般的道理——易道;狭义的指与数理或象数相对的义理。

   在这套“义理”的基础上,《易传》才讲到“数”的问题。孔颖达说:“易之爻卦,与天地等,成性命之理、吉凶之数;既往之事,将来之幾,备在爻卦之中矣。故易之为用,人欲数知既往之事者,易则顺后而知之;人欲数知将来之事者,易则逆前而数之。是故圣人用此易道,以逆数知来事也。”

   上引那段话中,先讲“理”,然后讲到“数”,两者相对而言,此“理”当指义理,此“数”似乎当指数理,即“义理”与“数理”之分。就此而论,“义理”似乎是比“数理”更高、更为一般的道理。但实际上问题并非这么简单。我们注意到,这段话里所说的“数”,其实并非作为象数的数理,而是动词性的“数知既往之事”、“数知将来之事”。

   (四)作为数理(象数)的易理

   关于名词性的“数理”、“象数”之“数”,《说卦传》讲:

   昔者圣人之作《易》也,幽赞于神明而生蓍,参天两地而倚数,观变于阴阳而立卦,发挥于刚柔而生爻,和顺于道德而理于义,穷理尽性以至于命。

   显然,数理之“数”,本义是指的“蓍数”。注云:“参,奇(奇数)也;两,耦(偶数)也。七、九,阳数;六、八,阴数。”疏云:“既用蓍求卦,其揲蓍所得,取奇数于天,取耦数于地,而立七、八、九、六之数,故曰‘参天两地而倚数也’”;“其意皆以《系辞》所云“大演之数五十,其用四十有九”,明用蓍之数”。显然,圣人立象设卦,乃是以蓍数为根据的。由此,我们可以明确三点:

   第一,《周易》的“易理”、“易道”,可以分为“义理”与“数理”(“象数”)两方面。

   第二,《周易》数理之“数”,本义就是蓍数,即是占卦揲蓍之数,也就是“极数知来之谓占”(《系辞上传》),更具体地讲,就是:

   大衍之数五十,其用四十有九。分而为二以象两,掛一以象三,揲之以四以象四时,归奇于仂以象闰;五歲再闰,故再仂而后掛。天数五,地数五,五位相得,而各有合。天数二十有五,地数三十,凡天地之数五十有五,此所以成变化而行鬼神也。乾之策,二百一十有六;坤之策,百四十有四。凡三百有六十,当期之日。二篇之策,万有一千五百二十,当万物之數也。是故四营而成《易》,十有八变而成卦,八卦而小成。引而伸之,触类而长之,天下之能事毕矣。(《系辞上传》)

   这段议论,历代解释有异,但有一点可以明确,就是:《周易》是通过建立一套“数理”模型,来象征“万物之数”,并以此解决“万物之能事”的问题。这也就是:“参伍以变,错综其数:通其变,遂成天地之文;极其数,遂定天下之象。”(《系辞上传》)

   就此而论,应当肯定:王著的“路数”确实是与《周易》一致的,尽管其所建立的“数理”模型并非《周易》本身固有的占卦揲蓍之数的模型(关于王著的数理模型,详见下节)。

   第三,人们还没有明确意识到,在“数理”(象数)与“易理”(义理)的关系问题上,两种理解是可以同时成立的:一方面,就圣人“作《易》”(设卦)而论,“易理”(义理)是比“数理”(象数)更为根本的,后者是对前者的“仿效”;但另一方面,就“说《易》”(解卦)而论,“数理”(象数)则比“义理”更为根本,不明数理则不能明义理。而上文所引这段话,是在讲后面这种情况,亦即《周易》筮法的大衍之数,所以先论“数”,然后才论“理”。这种关系如下所示:

   作《易》→

   易理(义理)←————→ 数理(象数)

   ← 解《易》

   王著说:“《周易》中的义理缘于易卦是数码文字,《周易》中的数理亦缘于易卦是数码文字。”[⑥] 这也是在说后一种情况,因为作者是在“解《易》”,而非圣人“作《易》”。尽管我们可以质疑所谓“数码文字”的说法,因为《易传》所谓“数”原来指蓍数,而非王著所讲的那样一套“数理”;但王著说《周易》“义理和数理皆基于数”这层意思,还是没有错的。简言之,对于“解《易》”来说,象数确实是义理的基础;而象数当然是一种数,故可以说“数”乃是《周易》的基础。

   

   二、数理:象数,还是代数?

   上节谈到,“数理”是与“象数”密切相关的。但王著所谓“数理”则不止于此。仿照冯友兰先生的说法,对于《周易》的“数理”(象数)模型,王著并不是“照着讲”,而是“接着讲”,即是用现代数理逻辑的方法来建立一个独创的数理模型。

   这自然就涉及“数理”这个词语的用法问题。在现代汉语的文本中,说到“数理”,人们首先想到的就是数理逻辑、数学原理。最典型的就是西方现代数理逻辑(mathematical logic)(又叫“符号逻辑”(symbolic logic)),其所谓“数理”其实就是数学(mathematics);数理逻辑不外乎是用数学的公理化方法来处理传统的逻辑学问题。我们知道,数理逻辑大师罗素(Bertrand Russell)与怀特海(Alfred North Whitehead)合著的代表作,就是《数学原理》(Principles of Mathematics)。

   在这个问题上,王著的作者自己也是非常明确的,他的研究就是这种数学性质的研究,即是数理逻辑性质的研究,意在探索“逻辑的数学结构”[⑦];为此,他提出了“太极涵数”[⑧]、“太极代数”[⑨] 等理论,即是逻辑代数的研究。于是,在王著中,整部《周易》被处理为一个“逻辑演绎系统”[⑩],即数理逻辑的公理化系统。我本人也曾经有过这种尝试,试图用公理化方法处理《周易》哲学,[11] 然而并不成功,所以非常佩服王著的数理逻辑工夫。

   但是,就《周易》本身而论,众所周知,它其实并非数学著作,亦非逻辑著作,而是“筮书”(古经)、“易理”(大传)。然而,这并不意味着王著的数理逻辑方法毫无根据。当人们用汉语的“数理”去翻译英语的“mathematic”之际,就已经意味着两者之间存在着某种对应关系。[12] 从象数的角度看,“易理”确实就是一种“数理”;当然,这个“数理”不能译为“mathematic”,只能译为“principles of numbers”。这就是说,王著的做法至少在两点上是有道理的:

   (1)不论中西文化,都曾经有一种传统,就是将“数”与人的命运联系起来。《周易》古经的占筮功能,就是这种传统的一种体现。而西方人也是如此,例如“numerology”的词根也是“数”,这个词可以汉译为“数字占卦术”或“数字命理学”,然而其字面意思其实就是“数字之学”。确实,汉语“数”既可对应西语的“number”、“figure”(数字),也可对应西语的“fate”、“destiny”(命运)。

   不过,王著对此不以为然,作者持科学的态度,摒弃这种命理学的传统。然而王著的这种态度,却也有另一种中国传统的依据,那就是儒家的传统,即孔子“不语怪力乱神”(《论语·述而》)[13],将作为占筮之书的《周易》古经改造为作为哲学著作的《周易》大传。

   (2)不论《周易》的“象数”,还是王著的数理逻辑代数,都关乎“数”(number)。当然,两者对“数”的理解有所不同:《周易》“象数”之“数”是指的蓍数,毋宁说是数字的一种应用;数理逻辑之“数”,却是关于数字的原理。

   王著的创造性,实质上就是把《周易》对数字的应用解释为一套关于数字的原理。例如,王著开宗明义便说:

   本书所要论证的主要观点是:易卦是数码文字(人体象形文)。《周易》中的义理缘于易卦是数码文字,《周易》中的数理亦缘于易卦是数码文字。

   “空、无、阴、阳”是四个密切相关的哲学概念,“太极(或无)对应〖0〗、无极(或空)对应〖-0〗、阳爻(或阳)对应〖1〗、阴爻(或阴)对应〖-1〗”是本书所要重点阐述的《周易》中的关键概念,其中蕴涵的深刻数理是缘于易卦是数码文字。[14]

   这是王著全书立论的根本所在。王著的这种改造,如果从“我注六经”的客观立场看,那确实是一种“过度诠释”,必定引起争议;然而如果从“六经注我”的立场看,则也未尝不可。按我的理解,王著的目的,其实并非诠释《周易》,而是借《周易》来建构自己的一套数理逻辑原理;这种建构的基本“路数”,就是将《周易》的“数理”与数理逻辑的“数理”结合起来,找出、或者说是赋予其对应性。至于这种建构成功与否,我是没有能力做出判断的,须由数学家、逻辑学家、科学家来做判断。

   不仅如此,王著还有更大的抱负:

   

   三、数理哲学:数学,还是哲学?

   王著的下篇七章,提出了“太极数理哲学”,亦即建构了一套系统的、称为“哲学”的理论;换言之,作者的雄心不仅在数学、数理逻辑,更在哲学。我们知道,西方现代数理逻辑其实也有哲学的雄心,例如卡尔纳普(Rudolf Carnap)试图给出整个“世界的逻辑构造”(Der Logische Aufbau der Welt)[15]。

   这个问题,显然首先涉及“哲学”的概念。然而众所周知,在现代学术中,“哲学”这个概念的含义极为含混,其具体的用法也极为混乱。不过,大致来说,可以分为以下三个层次:

   (一)作为学科原理的哲学

   按照海德格尔(Martin Heidegger)的“存在论区分”(der ontologische Unterschied)(严格区分“存在”与“存在者”),世界是由各种各样的“存在者”(Seiendes)组成的,而它们都源于“存在”(Sein)。[16] 关于这些存在者,可以有两个层面的考察:关于某个具体的存在者领域的考察,这就是科学;关于所有全部的存在者整体的考察,这就是哲学,又叫“形而上学”(metaphysics)[17],如亚里士多德的“形而上学”[18],其核心是本体论(ontology)(或译“存在论”)。

   不过,“哲学”这个词语也有另外一种常见的用法,是指的某一门科学的基本原理,诸如“历史哲学”、“政治哲学”、“教育哲学”等。众所周知,在今天的学科目录中,就有所谓“数学哲学”,其实就是数学原理。

   由此看来,王著的“太极数理哲学”可以归入“数学哲学”的范畴,即是一种独创的“数学原理”,即不同于西方的、例如罗素和海特海的数学原理。但是,这仍然不足以宣示作者的学术抱负。

   (二)作为数量哲学的哲学

   实际上,数学所涉及的领域,并不仅仅是某个具体的存在者领域,而是存在者整体,因为任何事物都有数量问题;只不过,关于存在者整体,数学考察的不是其“质”的方面,而是其“量”的方面。鉴于任何事物都有数量的方面,在这个意义上,则可以说:数学是量的哲学;哲学是质的数学。这就是说,数学与哲学是可以分庭抗礼的,都是对存在者整体的一种言说。

   在这个意义上,王著所建构的体系也可以说是一种“数量哲学”,或可以称之为“数的逻辑学原理”,而王著则谓之“太极数理哲学”。确实,在《易传》的哲学体系中,“太极”确实就是本体概念,而王著以“太极”为根基,这确实是具有哲学意味的;当然,《易传》本身并没有像王著那样将“太极”与数字“0”对应起来,[19] 即“太极”并不仅仅是一个数量概念,而王著则确实是“数量哲学”。再者,王著并没有明确地以此来解释整个世界、宇宙的生成或者形成,这一点既不同于《易传》哲学,也不同于某些现代数理逻辑学家(例如上文提到的卡尔纳普)。

   然而,这样的建构基于“质”与“量”的划分;而但凡有所划分,便已经不具有真正的哲学“本体”的地位,因为哲学的“本体”乃是“大全”、或者万物的“本原”,即是“绝对”的,亦即庄子所说的“与物无际”(《庄子·知北游》)[20](即没有与之相对者)。众所周知,真正将“量”或“数量”视为世界或宇宙的本体或本原的,是古希腊哲学家毕达哥拉斯(Pythagoras),他提出了“数是万物的本原”的命题,认为“1”是数的第一原则、万物之母、智慧,“2”是对立与否定的原则、意见,“3”是万物的形体与形式,“4”是正义、宇宙创造者的象征,“5”是奇数与偶数、雄性与雌性之结合、婚姻,“6”是神的生命、灵魂,“7”是机会,“8”是和谐、爱情与友谊,“9”是理性与强大,“10”则是包容一切数目的完满与美好。这样的“数”,真可谓“有天道焉,有人道焉,有地道焉”(《系辞下传》)。

   (三)作为形而上学的哲学

   一旦将存在者、或者存在者整体区分为并列的“质”与“量”两个方面,就已经不再是“形而上学”意义上的“哲学”了。在这个问题上,王著的表述比较含糊:

   《周易》的关键动词是变易,数理的核心动词是运算。运算是变易的抽象反映,事物的变易必然反映在数理的运算之中。数学问题中也有关乎哲理的内容。数理也是哲理的一种反映。虽然我们不能说运算的概念涵盖变易的概念,甚至也不能说变易的概念涵盖了运算的概念,但却可以认为,“变易”和“运算”这两个概念一定有一个彼此相重合的区域(交集)。因此,透过数理的运算可以洞悉事物变化的某些规律。[21]

   这段话的大致意思是:“变易”和“运算”之间,“哲理”和“数理”之间,都是交叉概念的关系。但是,这样一来,不论“变易”、还是“运算”,就都不再具有绝对至上的本体意义了。

   但在我看来,“变易”是《周易》哲学的“本体”,我由此提出了“变易本体论”(Change Ontology):“‘周易哲学’——《易传》的哲学,尽管也是寻找诸多现象背后的唯一本体,但与西方本体论正相反,其本体并非永恒不变的实体,倒是‘变’本身,这正是‘易’的基本涵义”;“中国哲学中的形而上者,有一种是流动的变易,这在《易传》哲学中是最为典型的,其形而上者不是凝滞的东西,而是‘易’(变易)。故《系辞下传》说:‘《易》之为书也不可远,为道也屡迁,变动不居,周流六虚,上下无常,刚柔相易,不可为典要,唯变所适。’”[22]

   这就是说,在我看来,《易传》哲学的本体、“形而上者”不可能仅仅是“数”或“数量”;数或数量只是本体的“现象”,亦即《系辞上传》所说的“一阖一辟谓之变,往来不穷谓之通;见(读“现”)乃谓之象,形乃谓之器”。“现乃谓之象”即汉语“现象”一词的来源。所谓“一阖一辟谓之变”就是“一阴一阳之谓道”(《系辞上传》),这就是《周易》最根本的“易道”、“易理”;而数或数量,不论蓍数、象数、还是数理,包括王著所说的“太极(或无)对应〖0〗、无极(或空)对应〖-0〗、阳爻(或阳)对应〖1〗、阴爻(或阴)对应〖-1〗”[23],统统都是易道、易理的“现象”,都是“形乃谓之器”、“形而下者谓之器”(《系辞上传》)。

   总而言之,王著的意义在于:它并不是对《周易》的“我注六经”式的解释,而是借《周易》来“六经注我”式地建构自己的独创性的数理逻辑体系。因此,这种建构具有自己的独立的学术价值。

   -----------------------

   [①]《周易》:《十三经注疏·周易正义》,中华书局1980年影印本,第78页。

   [②] 所谓“诗学易”,可参见黄玉顺:《易经古歌考释》,巴蜀书社1995年版、上海古籍出版社2014年修订版。

   [③] 王俊龙:《〈周易〉经传数理研究》,人民出版社2015年3月第1版。

   [④] 李申先生认为王著不属于“科学易”,其所谓“科学易”是特有所指的,即指那种以为现代科学的许多成就《周易》古已有之的观点。见王俊龙《〈周易〉经传数理研究》李申“序”,第3页。但王俊龙先生自己在“后记”中说:“自己原有的大多数研究大概也当归属于科学易,属于其中的数学易。”见氏著《〈周易〉经传数理研究》“后记”,第286页。

   [⑤]《易传》中“道”这个概念的用法颇为复杂:有时指形上的统一之“道”,有时指形下的分殊之“道”,而有时则涵盖所有之“道”。所谓“易道”亦然。

   [⑥] 王俊龙:《〈周易〉经传数理研究》,第1页。

   [⑦] 王俊龙:《〈周易〉经传数理研究》,第十二章,第219-243页。

   [⑧] 王俊龙:《〈周易〉经传数理研究》,第五章,第109-121页。

   [⑨] 王俊龙:《〈周易〉经传数理研究》,第七章,第142-155页。

   [⑩] 王俊龙:《〈周易〉经传数理研究》,第十一章,第193-218页。

   [11] 参见黄玉顺:《生命结构与和合精神——周易哲学论》,《社会科学研究》1998年第1期,第91-93页。

   [12] 参见黄玉顺:《爱与思——生活儒学的观念》,四川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一讲第一节“等同与对应:定名与虚位”,第4-8页。

   [13]《论语》:《十三经注疏·论语注疏》,中华书局1980年影印本,第2483页。

   [14] 王俊龙:《〈周易〉经传数理研究》,第1页。

   [15] 卡尔纳普:《世界的逻辑构造》,陈启伟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99年版。

   [16] 参见黄玉顺:《形而上学的奠基问题:儒学视域中的海德格尔及其所解释的康德哲学》,《四川大学学报》2004年第2期,第36-44页;《论生活儒学与海德格尔思想》,《四川大学学报》2005年第4期,第42-49页。

   [17] 参见海德格尔:《哲学的终结和思的任务》,载氏著《面向思的事情》,陈小文、孙周兴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年第2版,第68-69页。

   [18] 亚里士多德:《形而上学》,吴寿彭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59年版。

   [19] 王俊龙:《〈周易〉经传数理研究》,第1页。

   [20]《庄子》:王先谦《庄子集解》,成都古籍书店1988年版,第30页。

   [21] 王俊龙:《〈周易〉经传数理研究》,第125-126页。

   [22] 参见黄玉顺:《形而上学的黎明——生活儒学视域中的“变易本体论”建构》,《湖北大学学报》2015年第4期,第66-71页。

   [23] 王俊龙:《〈周易〉经传数理研究》,第1页。

   

   (原载《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年第2期)

共[1]页

黄玉顺的更多文章

没有数据!
姓名:
E-mail:

内容:
输入图中字符:
看不清楚请点击刷新验证码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投稿须知 | 版权申明
地址:成都市科华北路64号棕南俊园86号信箱·四川大学哲学研究所办公室 邮编:610065
联系电话:86-028-85229526 电子邮箱:[email protected] [email protected]
Copyright © 2005-2008 H.V , All rights reserved 技术支持:网站建设:纵横天下 备案号:蜀ICP备1700414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