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者介绍
秦晖(1953年12月生),现为清华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教授。1981年作为中国文革后首批硕士毕业于兰州大学(研究生),曾任陕西师范大学教授(1992年起)、中国农村发展信托投资公司研究员(1994年),现为中国经济史学会理事、中国农民史研究会理事。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理事、青基会社区文化委员会委员、研究委员会委员、北京天则经济研究所特邀研究员、《方法》、《开放时代》、《中国学术》和《中国社会科学季刊》等学术刊物的编委。80年代初秦晖主要研究农民史(土地制度史与农民战争史)。自80年代后期他转向研究经济史(主要为古代商品经济史…
点击排行
1. 对文革的四种判断
2. “杨近墨远”与“为父绝…
3. 四九年后国企一下子就从…
4. 东欧巨变提前发生因统治…
5. 土地问题的历史与现实
6. 知青运动中的“民族命运…
7. 晚清儒者引西救儒
8. 那些最早认识西方的小人…
2. “杨近墨远”与“为父绝…
3. 四九年后国企一下子就从…
4. 东欧巨变提前发生因统治…
5. 土地问题的历史与现实
6. 知青运动中的“民族命运…
7. 晚清儒者引西救儒
8. 那些最早认识西方的小人…
最新文章
文集文章
“集体”与否不是问题,关键在于是否自主 世界上只有命令经济国家禁止私有制,从来没有市场经济国家禁止“公有制”的。因此毫不奇怪,任何市场经济国家对人们自愿的认同、合作,自愿的集体主义乃至真正自愿的“财产归公”活动,不但是允许的,而且常常支持还来不及 去年成为舆论热点的…详细内容>>
“积极思路”和“消极思路” 对于当下农村土地问题,如今有两种思路最有影响,我称之为“积极思路”和“消极思路”。所谓“积极”“消极”并不含褒贬之意,只是就两种土地制度改革的目标之乐观与否而言。前者对中国农业的前景较有信心,认为土地制度演变的…详细内容>>
一
近年来﹐“主义”之争在中国成为一个重要的话题﹐但我认为﹐目前在中国语境中的“新左派”﹑“老左派”和自由主义﹑社会民主主义都和它们在西方语境中有很大的不同﹐因而﹐在讨论之前有必要把这些概念梳理一下。
在改革以前我国施行的是一种类似于斯大林模式的体制。而在西方有它的左派思潮﹐“新左派”这个概念是相对…详细内容>>
谈论“文化保守主义”,首先碰到的问题就是:什么是“文化”?如何去“保守”?
这里我不想陷入繁琐的定义讨论。我们现在讨论“文化”,一般都是把它当作民族性、即一民族不同于它民族的那些特征而言,即所谓“中国文化”、“印度文化”、“西方文化”之类,而不同于改革前意识形态那种把“文化”看成超民族的与特定制度…详细内容>>
真假“文化多元”读者不难发现我讲的“文化多元”与时下一些人讲的“文化多元”不是一回事。我讲的“多元”是指每个人都有“文化”选择权。而他们讲的“多元”是指民族与民族间的多元与“和而不同”:西方人信“他们的”基督,中国人信&…详细内容>>
中国改革已进行了20年了,但中外改革成败的比较研究严格地说还是在90年代苏东剧变后才真正开始的。因为在那以前所有前计划经济国家的改革无论微观上有何不同,宏观上都属于所谓的体制内改革。而90年代前苏联东欧国家走上了另一条改革之路,这与我国就形成了比较。这些年来,无论政治、文化方面的比较怎么样,从经济上讲…详细内容>>
本文试图从乡土社会而不是从“思想家”的作品中寻求对“中国传统”的再认识。本文认为,传统中国乡村社会既不是被租佃制严重分裂的两极社会,也不是和谐而自治的内聚性小共同体,而是大共同体本位的“伪个人主义”社会。与其他文明的传统社会相比,传统中国的小共同体性更弱,但这非因个性发…详细内容>>
共同体·社会·大共同体 ——评滕尼斯《共同体与社会》 德国现代社会学大师斐迪南·滕尼斯的名著《共同体与社会》不仅是学术史上的经典之作,而且对变革中我国的思想界应能有广泛的启迪。当然,启迪并不是照搬,而是一种用以创造的资源。 在滕尼斯时代,事实上也是在滕尼斯身前身后的整…详细内容>>
传统科举制的技术、制度与政治哲学涵义 ----------兼论科举制与现代文官制度的根本差异 一从技术层面看科举:一部有效而稳定的文官机器 经过了一个世纪的政坛风云与官制兴革,人们回首发现:“科举竞争”无论是与我国古代的世卿世禄、察举征辟,还是与外国古代的贵族制、军功制与“奴官”(如近东…详细内容>>
税费改革后,土地问题成为当今农民问题的新热点。正如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张晓山先生所说,土地制度的核心是权利主体,而权利主体建设从来就不是一个纯粹经济问题。我认为这是非常重要的,实际上这也不是什么新观点。马克思主义本身就有这种观点。1902年列宁在与民粹派论战时便指出:我们作为社会主义者对土地私有…详细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