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 页 >> 学术研究 >> 新闻传播学 >> 博客新闻崇拜的终结
学术研究
点击排行
最新文章
热门标签
哲学 影评 符号学 分析哲学
管理 经济危机 贫富差距
传播 新闻 和谐社会
历史 胡塞尔  人口比例
郎咸平 华民 林毅夫 价值观 
司法公正 国学 正义 人文 
存在主义 现象学 海德格尔
新闻传播学
博客新闻崇拜的终结
来源:网络转摘 作者:吴晓明 点击:5238次 时间:2010-2-20 12:34:00
 博客新闻在传播形态与传播特点上的创新之处,部分地改变了以往互联网新闻的形态,博客新闻的自由性、亲历性、纪实性、及时性等等优势,增加了网络新闻的采集、传播、交互的途径。同时,它为新闻源的深入和扩展提供了新的可能性,而博客新闻的简单上传方法,不受常规媒体的审稿和舆论把关的约束,使得新闻制作的过程效率大为提高。于是,普遍地产生了对自媒体新闻传播的过度崇拜,以及对博客新闻反主流传播的可能的过高预期。但是,近几年来实践表明,博客新闻在现实中的传播状况,远未达到具有影响的传播力度。相反,倒是它在传播中暴露出来的局限和悖论,可以终结博客圈内自恋般的博客新闻崇拜。
    作为一种正在上升势头中的、受到普遍崇拜的新传播形态,博客新闻无法完成人们过高预期的任务,其症结在于自身:博客新闻存在着新闻精神的尴尬、发布身份的疑问,以及发布权利的疑义。更加重要的是,博客新闻作为“自媒体”或是“新媒体”,其自身的公信力必然要接受实践的检验。如果因为专业媒体发布的新闻无法做到全面真实和信息公正,就认定来自博客新闻的信息能提供事实的真相,这无疑是种“新媒体神话”或者“新媒体崇拜”。一个新的传播工具并不能保证使用者的用途正确。在博客新闻仅仅被“神圣化”了两年后的今天,重新审视新闻网络平台上的博客,已经不断看到来自各方甚至博客圈内对博客新闻造假的抨击。并且,呼吁博客自我约束,吁请政府立法约束的声音不断出现,这正表明:作为新的新闻传媒载体,博客新闻同样出现了公信力的问题。
    一、关于博客新闻的崇拜
    在当前社会转型过程中,数字传媒提供的信息渗入到社会各个层面,促使社会思维冲破束缚,成为推动社会改革的动力。在这一变动中,数字化传播工具在社会转型过程中扮演着舆论先导的角色。地区、阶层间的贫富差异,不同人群间的信息数字鸿沟,不同利益层的不同议题设置的冲突,由于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个体传媒、私人传媒的出现,加剧了信息发布的多维化以及接受渠道的多元化。一些被称为“自媒体”(we media)的网络信息传播方式应运而生,成为为个体提供信息生产、积累、共享、传播的独立空间,从事面向多数人的、内容兼具私密性和公开性的信息传播。目前,非新闻为主的博客数量已经拉近顶点,据市场研究机构Gartner预测,到2007年上半年,全球的博客数量约达到1亿多个。中国互联网协会发布的《2007中国互联网调查报告》显示,到2006年底,我国博客作者规模达到2080万,博客访问量达1.01亿。在博客作者中,活跃的博客作者为315万[1]。
    自媒体在网络信息传播中,最有代表性的就是博客(BLOG)等技术在新闻传播的应用。个体传媒是个体之间针对较少的对象和较小的时空范围,不是针对组织和群体的对象,传达各种信息所依靠的手段和相关方式,博客是私人空间和媒体的综合体。个体媒体和私人媒体的参与新闻发布,笼统而言就是个体或私人企业自行发布信息的媒体。
    网络新闻在传播过程中,以博客为主的自媒体新闻在新闻发布和新闻搜集上,逐渐形成一种非主流媒体的新闻传播形态,实现了从“公共新闻”到“草根新闻”的部分转型[2] P82。博客新闻被视为Web2.0最主要的表现形态,在“参与式的架构”的新闻发布方面表现得最为突出。博客(包括播客等)的新闻制作和发布一经风行,立刻获得很高的呼声,一时被认为:“草根阶层的声音在博客时代得以传达出去。”由于“参与式新闻”(Participatory)的概念被认可,普通公众风起云涌地借助现代网络技术,主动加入到新闻传播活动中去,网络上数以万计的“博客记者”于主流媒体的新闻操作程序之外,直接以个人观点进行报道。
    由于博客在一定程度上已成为一种新闻源头,甚至是传统媒体取材的第一手新闻资料。中国社会科学院发布的《2006传媒产业蓝皮书》由此判断:“如今的新媒体在刷新人们的媒介接触习惯和生活方式的同时,已经影响到传媒业的发展方向,并将在未来传媒市场上占据主流地位。”这是从博客新闻的发布的便利性和传播对象的全球性来判断的;尼葛罗庞蒂的预言也被传遍博客界:“在网络上,每个人都可以是一个没有执照的电视台。”尽管如此,乐观的话语比比皆是,但是在数字空间这个“观点的自由市场”(弥尔顿语)上,所谓的“个人电视台”是不可能全面超过传统传媒拥有的话语权表达能力的。
    媒体的话语权就是指媒体对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以及媒体内部相互之间的影响。后现代思想家福柯指出,人类的一切知识都是通过话语而获得的,任何脱离话语的事物都不存在,人与世界的关系是一种话语关系。关于现代意义上的“话语权”,福柯认为:“话语,意味着一个社会团体依据某些成规将其意义传播于社会之中,以此确立其社会地位,并为其他团体所认识的过程”。传播就是“话语权”形成的过程,也是其执行的过程[3] P159。对此论述,在葛兰西的“领导权”、福柯的“权力话语”、哈贝马斯的“合法化”、罗兰·巴特的“泛符号化”、鲍德里亚“仿像”等相关理论中,有许多阐释和发展。
    在博客新闻肇兴之时,比较乐观的说法是,“全面的公共话语权的希望就在于网络。当下主要是BBS和博客(个人的自由参与)”;“博客就是一个个人工具,每一个人可以根据自己的目的来使用它,它依然是‘自媒体’,但是这个‘媒体’不是我们理解的‘公共媒体’,而是一个服务于自己的媒体。这是Blog的胜利,如今Blog媒体的机会似乎要大了许多,因为阅读习惯和接受程度提供了较为坚实的基础”。个人公民、企业、政府三大关系构成了互联网的内涵,三大矛盾推动着互联网的发展,三支力量的博弈直接决定了网络的未来,三者之间的均衡互动才能迎来一个健康的网络空间。博客的发展恰恰是个人公民在网络中体现力量的重要技术工具。博客本身依赖于互联网的开放性,博客也促进互联网的开放性。这种正反馈有助于确保互联网的长期创新活力[4]。
    以上诸说都有一定的合理性,但是,关于网络公共空间的话语权是由两大力量绝对垄断:市场力量和政府力量。以个人为中心的公共力量处于边缘。可以这样认为,关于传播中的话语权,不在于你传播了什么,而在于你怎样做到有人在接受。处于公共空间边缘的私人话语权,声音是微弱的。而博客新闻不甘居于“边缘人”地位,在也想分割利益的追逐中,私媒体随即失去的原生态的草根性,变得媚俗、随波逐流地迎合公众的话题,完全丧失了独立的判断理念。
    二、利益驱使博客新闻倾斜
    博客技术让越来越多的人可以轻而易举地参与到网络内容发布中;在这个过程中,博客也带来财富增长的机会。从博客新闻层面看,作为私人媒体参与社会舆论传播的同时,博客的营利价值已经凸现。这使得博客新闻初始的不营利立场、反主流媒体意识、特立独行、担当道义的新闻理念发生了倾斜。
    对于具体新闻博客而言,网络发布的效益甚微,除非名人博客,琐碎家事都具有“围观”的轰动效应,如李亚鹏的博客述说女儿的兔唇;但是对于网络媒体而言,博客新闻的汇聚人气的价值,其收益大大出乎常人想象。仅据中国互联网协会发布的报告显示,2006年我国博客营业收入达6.5亿元,增长率高达85.71%。报告预计,2007年我国博客营业收入将达9.75亿元;2008年将达14.5亿元,年均增长率都在50%左右。这说明,与传统媒体一样,博客不仅是舆论的表达工具,也成为财富的增长点。
    对于个人而言,博客商业价值的认同,或许可以开启一种新生职业的门路,独立博客或许可以变身为私人媒体经营者;而对于为博客发布提供平台的网络媒体而言,由于巨量的用户参与,把博客当作吸引人气、增加用户黏性的手段,已经成了普遍的共识。目前,除博客网、博易网等专门博客网站外,新浪、搜狐、网易几大传统门户网站也重资投入博客的平台建设。而在传统媒体的数字化网页上,也纷纷为博客新闻设立了平台。最初关于传统媒体在新媒体面前穷途末路的预测,现在看来是个短视的判断。
    本文不拟讨论能够营利的小型私人媒体与网络媒体的获益分割问题,有利益便有冲突,而特别关注的是,什么样内容的舆论传播得到的点击率最高。博客新闻为了成为公众关注的焦点,已经而且必将不顾一切地调动公众的注意力。这样,作为个体传媒、私人传媒的博客,借着网络媒体的平台,成了一种真正的传媒,一种有一定影响力的社会舆论工具。与此同时,还造就了一批新闻博客,这些博客有些仍抱定初衷地寻找并且提供独家新闻,更多的新闻博客则成了大众娱乐的“娱记”,与传统媒体毫无二致,立意驱使博客新闻迅速向大众娱乐倾斜。
    值得指出的是,在这个过程中,不是博客新闻本身构成了公众的舆论场效应,而是为博客新闻提供平台的门户网站“借题发挥”,左右着博客新闻的舆论导向。如2006年的伦敦地铁爆炸事件中,即使第一现场的博客新闻,也是借着各大传统媒体的力量被有效传播的(当时,英国大型媒体在第一时间向博客购买了现场的数码照片的版权)。在绝大多数新闻博客依然无法调动视听的同时,很小数量的一部分“闻人博客”借门户网站之力,才跻身于大众传播媒体之列,这一点在娱乐新闻发布上表现得淋漓尽致①。
    2006年,众多的娱乐事件都与闻人博客有关,如黄健翔辞职的炒作、张钰性爱录像带的公开、饶颖私人情事细节的自曝等等,以致于许多门户网站的娱乐新闻报道基本上都来自于这类网站自荐的博客,有时干脆将新闻中心首页显著位置的标题,直接链接到博客上,将这类博客作为主要新闻来源。由此可见,是门户网站充分发挥自己的平台作用,利用自己的超高访问量,将新闻博客有选择地推向了信息发布的前台。相关博客在此类预谋的“新闻事件”中,尽显大众传播舆论导向的优势,不仅获得了广泛的受众,还在相当程度上设置了公众的议程、左右了受众的认知。这部分博客在门户网站的利用下,自觉不自觉地从个人媒体演变成为大众传播媒体。
    由此可见,博客新闻作为“自媒体”,若要发挥自身作为媒体的影响力,死守其“自组织”特性,离开门户网站的策动和推荐,显然是没有能力的,无论从新闻的来源与质量数量上说,还是从传递的效果上说,都是如此②。因此,是门户网站组织并且加以利导了自媒体新闻的舆论方向,而不是相反。而门户网站不是公益的网站,不是政府传递自己声音的“喉舌”,利益驱使或者其他议题的规定,使得它对博客新闻的选择只能是利己的。
    利益驱使网站炒作博客,而作为私人媒体的博客,要想造成重大的舆论影响,又尽量贴近网站的新闻口径。两者的最好结合点,就是娱乐新闻。具有轰动效应的博客新闻,几乎都是以娱乐新闻开道,逐渐向社会新闻发散。前者如屡试不爽的木子美博客,后者如2007年初对武汉“最牛钉子户”抗衡市政动迁行为的新闻评论和传播。事实上,这使得有些新闻博客已经具有大众媒体的功能,而且是具有向某种利益倾斜的大众媒体。
    博文内容从私人间交互发展到社会性阅读后,博客新闻本身所担负的权重,在自由发布与社会责任之间的摆动就会加大。在这种背景下,门户网站的影响越大,制造的舆论效果也越大,在追求商业暴利过程中,社会舆论导向的偏颇成了必然的结果。新闻的舆论场倾斜了。因此,现时的博客新闻管理和信息交流就变得比较严谨和慎重,尤其是在舆论导向问题上,一些闻人博客,尤其是新闻博客,对公众产生很大的影响力。2006年,互联网上“口水战”、博客侵权、不负责任的新闻发布等,开始让专管部门探索博客实名制的实施,博客一度成为互联网信息服务的监管重点。
    三、博客新闻话语权的滥用
    这些对于“草根新闻”的乐观,来自于对互联网平台本质的认识:如从互联网底层协议、互联网文化传统到应用层面以及初始制度层面,都是着眼于共享资源的系统的开放式架构。从互联网的发展历史角度来看,互联网是一个天然的开放体系,来自大学;互联网的黑客文化根源依然留下了沟通的非正式性、草根性与个人自由的特性;互联网迄今为止,依然很好地保障了这些开放的条件,包括全球互联网管理模式也没有被商业和政府控制,等等[4]。
    在最初的判断中,认为拥有博客便拥有了话语权,将博客视为基于网络生存而对自身生存状态、社会问题进行表述和争论的权利的武器。但是,博客的话语权是对社会现实话语权的一种影射,它部分源于社会规范制约之下的社会情景,部分基于网络社会的虚拟特性。博客话语权不仅仅是体现博客在网络上发表文章的权利,也体现了博客存在的社会地位。“话语权”中的“权”的概念首先表现为权利。而人们在重视自己话语权利的保障的同时,却忽略了话语权利的作用。而事实上,如果没有后者对前者的保障也就是一种“乌托邦”[5]。从开初的BBS和博客积极的话语权实践开始,很快就产生了私媒体的话语权滥用的情况。除了娱乐新闻的炒作外,经常看到的博客新闻的传播效应是,形成了“多数人的暴政”、“网络大字报”的现象。
    在“多数人对少数人的暴政”面前,理性的声音和意见在互联网难以被传播。每当网民的注意力聚焦于某个事件时,情绪性的言论和意见无限制地蔓延,使得理性交流几无可能。例如,一帖关于居民小区内住户烧死流浪猫的数字化“大字报”,很快就引发成对现实中的虐猫者的抨击围剿风暴。虐猫者的所有资料出现在网络的博客上,家门被喷涂上喊打喊杀的油漆,家人生命受到威胁,“多数人的暴政”进入了集体无意识状况;一段关于学生打老师的手机“播客”拍摄的画面,在网络上流传后,现实中的校门前居然会日复一日地聚集着准备围攻学生的网友。
    博客新闻话语权的滥用,即使是善意的初衷,在网络凝聚的人气下,在集体无意识的推波助澜中,话语权转而形成一种倾斜的舆论场。目前,对博客新闻话语权的滥用已经到了需引起社会警觉的地步。博客话语权在匿名和虚拟的状态下实现,这种权力,实际上是一种想象中的权力。从网络传播的角度来看,博客话语传播效果的实现,没有一个确定有效的保障机制。网民以博客的身份标识在网络空间中进行话语表述,其实际享用的仅仅是博客网站提供的各种便利,而不是分享其权威性和权力资源。博客话语权的实现很大程度上是由博客个体网络活动能力来决定。
    博客等新媒体的话语,既然只能通过门户网站来实现,而门户网站的议题设置前提,往往是商业资本传媒自身的旨趣,“从社会责任向增值产业迅速过渡,最终加速公共领域的缺失。当媒介从服务型转为盈利型,民众就由公众转为了市场,公共领域由此成为霸权图谋和利益支配的竞技场”[5],这是造成博客新闻话语权滥用的根本原因。商业化媒体的“舆论领袖”出于商业甚至其他话语议程包装成由全社会公众的议程来推销,也能同主流媒体一样,有效地引导公共话语和公众思考的方向。
    在此背景下,过于强调主流媒体的舆论宣传的主导权及其对公共话题设置,以及过于强调商业化传媒舆论场和新媒体舆论场的挑战都是偏颇的,倒是商业化传媒借博客新闻打着“公众喉舌”幌子的现象本身,应当引起我们足够的关注。
    四、博客新闻真实性的监管缺位
    与传统媒体不同,对于博客新闻真实性的监管目前严重缺位。博客新闻的匿名性造成了一种写作思维惯性。因为匿名,博客新闻可以随便揭露和抨击,并且以不容置疑的地位作出是非黑白的判断;同时,博客新闻的匿名性还造成了一种阅读思维惯性,公众可以接受假新闻,以及对“合情合理”假新闻在观念上的一致性[6]。在选择性地传播和选择性地接受这点上看,博客新闻的传播秉承的是“信息用户至上主义”,博客新闻的接受则具有选择性,而非普遍的阅读方式。博客新闻造成了这样一种文化认同,在“自己的圈子”内发布甚或制造新闻;在自己的圈子中接受或者赞同一致设置的新闻议程。
    这一文化认同从小的方面看,将无边无际的互联网世界割裂开来认识;从大的方面看,确实会造成一种圈定范围的阶层、集体的舆论共识,从而忽视了文化认同对象的真实性。没有监管的博客新闻真实性,会造成一种社会文化管理的疏忽。博客新闻往往借着一面之词,而且靠特别具有煽动性的挑选或者编造的素材博取眼球,这会造成社会舆论的倾斜。因此,如果集体认同这一监管缺位的现象的话,博客新闻传播的理念是变异的,其接受的前提是虚假的。“可能”、“也许”、“将要”之类的博客新闻,是文学,是故事,是小说,是创作,但不是新闻。更不说别有用心捏造以实现某种预谋议题的博客新闻了。因此,谁来监管博客新闻的真实性?谁来监管博客获得新闻的可靠性?这两个问题成了博客新闻的软肋。
    此外,即使是具有足够真实性的新闻,对其发布权利的监管同样不容回避。例如,将博客作为上市公司管理层一个平台,所谓“老板博客”,其在什么时间、发布什么内容的企业信息就具有股票市场博弈的作用,这个信息发布权利的归属就值得关注。2006年,向文波发布的博客文章《三亿美元,三一能否收购徐工》,被相关媒体指出,他涉嫌违反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原则。由于三一和徐工都是上市公司,而向文波又是三一重工的执行总裁。他的言论直接影响了股市的波动,也使三一重工有意收购徐工的消息满天飞。这类“老板博客”的发布,实际上是老板利用了博客的平台,获得了新的社会资源、新的社会沟通方式提供的权利。
    再如,随着博客的流行,越来越多的社会公众人物开始写博客。他们的博客借助门户网站的推广而赢得了巨大的浏览量。这类名人,如果按照浏览数量来说,已经大大超过了一些传统的媒体,尤其是平面媒体,这个意义上的名人博客,就具有了大众传播的效用。而名人的备受瞩目,其博客传播的迅即,加速了名人博客传播的马太效应,更使名人博客具有大众媒体的功能。但是,这样的博客同样存在信息监管的问题。2007年6月,某明星开骂某主持人的博客,某剧组爆炒两位明星私生活话题的博客,王朔直接指出谢东是侯宝林私生子的博客,都是借着博客新闻博出位的例子,其中的缺乏监管是显见的。
    这类博客新闻借着没有监管的自媒体,贩卖私货以博取公众注意力,获得舆论关注或是好感,甚至还能获得包括博客点击本身的商业利益。缺乏监管的博客新闻的背后,其实有着门户网站的“监管”。“围绕资本与利益群体展开的一系列交换行为,这些媒体唯一的目的就是通过报道的内容获得商业利润。在追求利益最大化的过程中,广告商与企业主成为媒体资本的主要提供者,同时也获得了媒介内容的支配权。大众媒体通过不断支持整个资本或特定集团的利益来扩展商品的品牌,增值和扩张成为传播系统的核心目标。”[7]
    网络传媒的这类监管缺位,其后果将会如传播学专家李希光所言,一是:“商业资本的侵蚀促使传媒旨趣从社会责任向增值产业迅速过渡,最终加速公共领域的缺失。当媒介从服务型转为盈利型,民众就由公众转为了市场,公共领域由此成为霸权图谋和利益支配的竞技场”;二是:“社会管理者一旦丧失了舆论影响力的主导权,会处于一种劣势,一种失语的危险状态,它的权威性和信任度就会受到挑战”[7]。
    五、传播工具的改革不代表新闻理念的改革
    随着互联网近两年技术的发展,不断涌现的新媒体技术为公共空间的拓宽、弱势群体的声音、草根个体真正关心话题的管道提供了许多新的可能性。传播手段本身并不能天然地带来民主、自由、进步,但它的确为打破和重组现有话语格局提供了工具和契机,包括抵制“商业化”的追逐利益的大型媒体的新闻。一般而论,博客新闻起源于人们对传统媒体新闻理念的批判。这包括对传统媒体新闻信息的可靠性、虚假性、宣传性、诱导性等的逆反。最初受到追捧的新闻博客的例子,几乎无一不是反主流媒体的政治新闻。
    与传统新闻报道中所获取的信息受到怀疑的同时,随着网络传播工具的进步,博客新闻由此应运而生,博客记者开始兴起,阅读博客以验证传统媒体内容,或者干脆就以此代替传统媒体新闻的理念风行,而博客新闻的快捷、现场感、真实感、巨量新闻资源,以及无所不在的全方位出击,甚或还原性地描述一些血腥恐怖的现场的“真实性”,很快获得了网络读者的认同。作为对旧工具的批判,博客新闻几乎成了传统媒体新闻的对立面。这是博客新闻开初的晕眩效应,进入一个全新天地的文化休克令人晕眩,以至于忘记了博客新闻只是工具的改革,传播工具的改革不能代表新闻理念的改革。
    这种晕眩过后的一个简单事实是,先验的观念使人们忽视这样一些情形:(1)博客新闻依然是新闻,需要经过专业训练的表述和传达的经验,目前许多新闻博客正是传统媒体的记者;(2)新的传播工具与旧工具互不矛盾,几乎所有的平面媒体或者网络媒体都吸收或传达博客新闻,甚至博客新闻本身的弊端,例如不计后果的揭露,非黑即白地设立话语圈子等行为,也为平面媒体直接接收并且融入传播方法中;(3)博客新闻依靠新工具技术上的优势,不能保证传播内容的优势,“内容为王”是新闻业传播的核心;(4)个体的博客撰写的新闻,无法绕开主流媒体的发布平台而形成持续的优势;(5)如果博客新闻缺乏监管的话,在新闻真实性上依然具有传统媒体的所有弊病。
    中国人民大学舆论研究所所长喻国明认为,虽然不是所有媒体都要承担“社会环境守望者”职能,但事实上,“自媒体”的娱乐属性显然更强,“媒体最基本的公信和责任还是要坚守的。可事实证明,自媒体也许难以担此大任”。制约中国自媒体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国人个人信用资源的极度匮乏。我国信用市场发育不完善,不像西方,信用不良会导致贷款、信用卡、就职等终生遭封杀。喻国明分析,中国未来个人为基础的新媒体,将同时受到法律、道德及新的游戏规则的约束和规范,否则无自媒体可言。
    尽管从“公共新闻”到“草根新闻”带来了公众在新闻传播过程中的发言权,但是,除了工具发展的进步外,博客新闻与传统媒体在传播理念上区别有限,这就是传统媒体迅速接受新工具,并且以新工具开路来延续传统的传播理念。博客新闻因为匿名而无需承担责任;对博客新闻在传播中因为引用源的模糊而拒绝担责。工具进步所带来的博客新闻却走向了暴露隐私、诬陷他人、无端恶搞的地步。对于草根媒体的参与式新闻而言,绕过了传统媒体的还算具有正常思维状态的舆论监管的坎,这类作为都到了失去平衡的新闻理念的地步。
    因此,仅仅从这个意义上说:“草根新闻死了。”
    注释:
    ①“闻人”在现代汉语中指“有名气的人”。“闻人博客”在本文中泛指有名人效应的网络博客。例如,在新浪网上除列出总排行榜、推荐圈子、热门博客、娱乐名人、娱乐博客、文化名人、文化圈、体育名人、体育圈、情感名人、两性圈、IT名人、IT圈的闻人博客外,并且以分类的形式列举出七八百位博客,也就是一千名左右的“闻人博客”了。这一数量与整个博客圈相比,是微乎其微的。
    ②作为一种试验,笔者自2006年7月起,以“日月谭的BLOG”为题,在新浪网上开出新闻博客(http: //blog. sina. com. cn/riyuetan),以个体新闻博客的视野,记录上海市民的日常生活,以平均每日1500字的数量更新内容。但是,每日点击数不超过100人次。而“扬州公交妹妹”的博客,仅仅因为网站的推荐,偶尔为之的一篇三五百字记录日常起居的短贴,却动辄点击率成千上万。网络媒体左右新闻博客的能量,由此可见一斑。
 
 
【参考文献】

    [1]中国互联网协会. 2007中国互联网调查报告[O/L]. 新华网. http: //www. sina. com. cn, 2007-1-10.
    [2]吴晓明. 数字化传播与编辑[M]. 呼和浩特:内蒙古大学出版社,2006.
    [3]王治河. 福柯[M]. 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9.
    [4]方兴东. BBS、博客和公共话语权[O/L]. fangxd, blogchina. com/442243. html 17K 2005-7-11.
    [5]王耀龙. 博客话语权的网络特性[O/L]. 人民网,今传媒,http: //www. chinadaily. com. cn/hqbk/2006-10/24/content_715852. htm.
    [6]吴晓明. 虚假新闻的生成形态[J].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2006(1).
    [7]李希光. 切实主导新媒体时代大众话语的议题设置[N]. 文汇报,2005-4-27

共[1]页

吴晓明的更多文章

没有数据!
姓名:
E-mail:

内容:
输入图中字符:
看不清楚请点击刷新验证码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投稿须知 | 版权申明
地址:成都市科华北路64号棕南俊园86号信箱·四川大学哲学研究所办公室 邮编:610065
联系电话:86-028-85229526 电子邮箱:[email protected] [email protected]
Copyright © 2005-2008 H.V , All rights reserved 技术支持:网联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