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 页 >> 学术研究 >> 新闻传播学 >> 新闻传播教育改革热点观察——基于近五年新闻教育改革研究成果的综合检索
学术研究
点击排行
最新文章
热门标签
哲学 影评 符号学 分析哲学
管理 经济危机 贫富差距
传播 新闻 和谐社会
历史 胡塞尔  人口比例
郎咸平 华民 林毅夫 价值观 
司法公正 国学 正义 人文 
存在主义 现象学 海德格尔
新闻传播学
新闻传播教育改革热点观察——基于近五年新闻教育改革研究成果的综合检索
来源:网络转摘 作者:蔡雯 邝西曦 点击:13049次 时间:2016/10/8 15:38:20
 2010年以后,媒介融合在世界范围内愈演愈烈,新闻传媒业变革加剧,对新闻传播教育产生了深远影响。各新闻院校纷纷主动求变,通过自身改革适应日新月异的传媒业需求。笔者对2010年至2015年发表在CSSCI核心期刊和北大核心期刊的相关成果进行了系统查阅,同时也参阅了一些非核心期刊上的相关文章,总计155篇。其中,有关“985”、“211”重点大学新闻传播院系新闻教育改革的文章26篇,占比最大,为16.8%;普通地方性新闻院校经验总结18篇,占比11.6%;港澳台地区新闻教育改革的论文7篇,占比4.5%;美国新闻教育改革的文章16篇,占比10.3%。

   从研究主体看,155篇文章中有7篇为学术期刊对新闻院系教学负责人的专访,占比4.5%;有14篇文章的作者为重点大学新闻院系负责人,占比9%;地方性新闻院校负责人的论文为7篇,占比4.5%;学生观察描述性文章6篇,多在跨校交换期间完成;研讨会综述4篇,占比2.6%;小组课题研究3篇,占比1.9%;其余114篇均为一线教师的论文,占比73.5%。

   通过对这些论文的梳理发现,研究者对新闻教育改革的关注从思想观念突破,到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再到课程教学改革、各种具体项目的探索等,涉及主题较为丰富,展现出当前新闻传播教育改革中值得关注的热点。

   一、新闻教育理念的探讨

   全球化和全媒体对新闻传播人才提出新要求,新闻传播教育如何调整才能适应新形势是近几年新闻教育界一直讨论的议题。大家的基本共识是:新闻教育需要与时俱进,随技术变化而有所突破,但传统价值观念和责任意识仍需坚守。

   对新闻教育理念的思考近几年有持续的观点发表。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教授高钢认为,面对急剧变化的环境,新闻院系要建设拥有跨学科知识、跨文化思维、跨媒体技能的师资队伍;建设宽口径、厚基础、跨媒体、精专业的课程体系和多功能、跨媒体、可扩展的教学平台。他提出中国新闻教育的改革,需要遵循与新闻实践融合、与信息技术融合、与国际社会融合这三个方向性原则。①对于唱衰专业新闻媒体和专业新闻教育的声音,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院长郭庆光提出“建立专业自信”,他认为,专业新闻教育不但不会衰退,而且有更宽广的发展空间,它将承担起培养新型专业新闻工作者和向公众普及新闻素养、媒介素养的双重任务。在新闻传播教育改革创新的前提下,新闻学院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课程体系改造以及专业创新,都需要不懈努力。②复旦大学新闻学院教授黄瑚认为,新闻教育应把学生培养为复合型、专家型的人才;适应多媒体、全媒体、多部门的人才;和适应现代信息社会的合格媒体公民。③学界普遍意识到,要通过国际化课程、社会实践、专业实习等多元化的教学方式,夯实学生的本土情怀,拓展其国际视野,加强人才培养的广度和深度。

   与此同时,强化新闻素养教育,坚守并巩固新闻价值观的呼声渐强,欧美国家新闻院系在改革中明确提出传播伦理教育是价值观教育,逐步加大传播伦理课程比重,通过有效的“课堂灌输、柔性渗入”方法,培训学生的职业价值观。④

   在媒介融合时代,新闻来源混杂,报道主体多样,传播渠道繁多,甄别、筛选和理解信息变得更为复杂,这对媒介素养教育的范围和质量提出更高要求。新闻院系不仅要提高本院学生的媒介素养,也要担当社会责任,为全校乃至全体社区提供教学服务。⑤2012年,中国人民大学推行本科人才培养改革新方案,新闻学院面向全校学生开设了“媒介素养”和“传播理论基础”两门素质课程,受到广泛欢迎和好评。中国传媒大学传播研究院传媒教育研究中心与北京市定福庄第二小学合作开展“提高小学生媒介素养水平校本课程研究”等课题,并于2011年9月在北京市广渠门中学开设媒介素养教育校本课程。浙江传媒学院则派出43支志愿者小分队在浙江、广州和甘肃等多个省市的中小学开展媒介素养教育支教活动。⑥素质教育与专业教育并举,犹如车之两轮,会让新闻传播学科走得更平稳更快,带动人类信息传播质量的整体性提升。担负素质教育的新使命,新闻传播教育不只是培养新闻媒体需要的专业人才,还要为非新闻机构培养公共传播人才;新闻传播教育不只是培养职业传播者,还应该提升全体民众的媒介素养与传播能力。⑦

   二、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

   育人是教育之本,人才培养的改革实践无疑成为新闻教改最热的话题。围绕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新闻院系纷纷进行了有益探索。

   (一)交叉学科培养模式

   交叉学科的培养模式日益受到青睐。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从2011年开始跨学院、跨专业联合创办“新闻学—法学”和“新闻学—国际关系”实验班,推动复合型专业人才培养。⑧复旦大学新闻学院自2012年起对本科生专业教育采取“2+2”培养模式,第一、二学年的通识教育阶段,学生在经济学、社会学、电子信息科学技术、法学、政治学与行政学、汉语言文学、国际政治学、行政管理这几个方向中任选一个,第三、四学年的专业教育阶段,再按照新闻传播学方向进行专业课程学习。⑨在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新闻学院与其他学院共同开设双硕士学位专业,包括新闻学与商业、新闻学与计算机科学、新闻学与国际和公共事务、新闻学与法学、新闻学与宗教学。密苏里大学新闻学院明确建议国际新闻专业的学生选修其他院系的课程,如农学院的“国际农业发展”,人类学系的“欧洲文化”,历史系的“十八世纪以来的东南亚”等。⑩

   (二)跨国合作培养模式

   近年来,“跨国合作教育”模式备受重视。复旦大学新闻学院与包括英国伦敦政治经济学院、美国密苏里大学新闻学院以及日本早稻田大学等国际一流大学建立国际合作双学位项目。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把“国际化办学”作为新闻教育改革的切入点,创办了内地首个全英文教学的硕士项目“全球财经新闻”,招收来自世界各地的留学生。哥伦比亚大学与法国巴黎政治学院和南非威特沃特斯兰德大学合作,为新闻专业研究生开设了双学位联合培养项目;此外,哥大新闻学院的学生还有机会到中欧、阿根廷和印度的媒体进行短期实习。(11)

   (三)“部校、校媒共建”培养模式

   “部校共建”“校媒共建”更新了既有人才培养理念,促进了社会资源和教育资源的整合,成为拓宽人才培养路径的重要方式。“‘部校共建’新闻人才培养模式”始于2001年12月上海市委宣传部与复旦大学新闻学院的合作,2013年底以来,北京市委宣传部与中国人民大学、江苏省委宣传部与南京大学、山东省委宣传部与山东大学、安徽省委宣传部与安徽师范大学、湖北省委宣传部与武汉大学、广东省委宣传部与暨南大学、吉林省委宣传部与吉林大学、四川省委宣传部与四川大学、海南省委宣传部与海南师范大学、重庆市委宣传部与重庆师范大学在内的10个省市党委宣传部门与高等学校签署了共建协议,(12)部校共建迎来高潮。

   “校媒共建”推动了传媒教育与新闻业界的有效对接。2014年北京大学与新华社签署合作协议,建设国际传播研究智库,打造教学实习基地和从业人员培训基地,建立联合领导机制、人员互派机制和学生就业机制。(13)同年,清华大学与人民日报社合作共建本科课程、骨干队伍、媒体融合发展研究中心、实习基地和新闻传播理论与实践研究合作机制,并共同组织范敬宜新闻教育奖评选等活动。地方新闻院校“校媒共建”也如火如荼,如苏州大学凤凰传媒学院与凤凰卫视、中国海洋大学新闻传播学院与青岛日报报业集团、重庆工商大学长江传媒学院与重庆广电集团纷纷展开合作共建。(14)

   三、课程改革的尝试

   身处新闻教育一线的学者们愈发意识到,新闻专业课程设置要跳出原有框架,重新整合和创新,才能适应快速迭变的业界需求,跟上技术转型升级的步伐。自2009年起,人大新闻学院把“跨媒体传播实验”课设置为全院本科生的必修课。北大新闻与传播学院也对新闻课程进行了循序渐进的局部调整,加强专业基础教育和实验课程。当前,以“实战”为核心的应用型课程体系被越来越多的新闻院校采用,李娟提出,要树立“大新闻业务观”,强化专业实训理念,以实现专业课程改革与职业标准的对接。(15)

   研究者纷纷注意到新媒体给课堂教学带来的变革性影响,他们一方面强调,在教学方法上,利用新技术和互联网提高教学质量;另一方面认为,在教学内容上,要重点培养学生的全媒体能力。这不仅需要学校层面对新闻教育的支持,也依赖于新闻院系与业界的持续合作。目前,中国传媒大学广告学院新媒体系和群邑公司合作开设了新媒体传播策略课程,和日本电通公司合作开设创意设计课程,和阿里巴巴公司合作开设大数据商业应用暑期课程;北京大学、华中科技大学与百度公司合作开设了偏向技术的计算广告学课程。(16)

   全球化背景对新闻课程改革提出新的要求,国内院校纷纷加强与世界各地的对口交流合作,国际性开放课程数量增多。2011年,中国传媒大学接收了“发展中国家国际传播硕士班”项目,该班学制一年,学习国际传播专业,第一期项目招收了来自坦桑尼亚、肯尼亚、埃塞俄比亚、缅甸、白俄罗斯、柬埔寨等16个国家的22名学员,第二期的35名学员来自非洲、亚洲、拉丁美洲和大洋洲等地。(17)密苏里新闻学院自2005年首创融合专业后,在全球范围内帮助新闻学院建立并改进媒体融合专业课程设置,如国内的汕头大学和南京大学都与其展开合作,复旦大学新闻学院则引进了媒介融合概论和媒介融合报道两门课程。

   四、项目特色的开展

   在新闻教育转型的探索中,涌现出一批特色项目,它们的成功经验为同行带来示范与启发。

   (一)案例库

   在案例库建设方面,中国人民大学从2005年开始创建全国首个新闻传播学案例库,成功开发案例超过600个,13个子库涵盖了学院的全部专业,全院本科基础课和研究生专业课等60多门课程得到了案例库的支持,促进了教师教学科研能力和学生研究能力的提高。(18)复旦大学自2011年起开始加强专硕教育的案例库建设。中国传媒大学广告学院新媒体系基于两门专业课程,组建了互动营销案例库和新媒体产品案例库。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的哥伦比亚案例联合体始于2007年,现已发展为完备、专业且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新闻传播学案例库平台。其案例从内容上可分为新闻传播学案例、公共政策案例与公共卫生案例,从媒介形态上可分为多媒体案例、视频案例、纯文本案例、西班牙语案例和外界提供案例。案例库的使用人群包括学生、教师和访客,教师一经注册就可以免费下载全部案例以及教学指导手册,学生和访客付费下载。(19)

   (二)工作坊

   工作坊推动了新闻人才的全媒体化转型,助力于跨媒体传播实验教学,如今愈发受到欢迎。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开设了“清新时报工作坊”“清新视界工作坊”“清新网工作坊”“清影工作坊”“深度报道工作坊”“新媒体应用工作坊”。在工作坊内,学生进行真实的新闻实践活动,做报纸,做节目,做网页,最后呈现在相应媒体中与公众见面。(20)中国人民大学的“跨媒体实验工作坊”是新闻学院“跨媒体传播实验”课程的一部分,学生在8-10个不同类别的工作坊中自主选择。工作坊人数一般控制在20人以内,方便了指导老师与学生的沟通互动。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索,把教学与实践合二为一,使实践真正成为教学系统的一部分。在美国,得克萨斯大学奥斯汀分校新闻学院开设了工作坊课程“报道中国:外国记者工作坊”,该课程由前资深记者特雷西·达尔比带队,每年5月到中国进行为期4周的密集报道。(21)

   (三)“创业新闻”教育

   当前,传统媒体因难以适应日新月异的技术变化而式微,市场化新媒体异军突起,迎来更大的发展空间,部分学者认为,新闻教育需要与商业、技术结合更紧密,用创新带动新闻盈利和新闻业的持续发展,“创业新闻”和“创业型记者”成为新闻教育改革的新话题。美国陶氏基金会资助了纽约市立大学新闻研究生院的“创业新闻中心”,致力于新闻商业模式改造,其“创业者”新闻硕士项目在既有新闻学基础上,增加了商业、技术与项目管理培训。陶氏基金会还资助了哥伦比亚大学数字新闻研究中心,旨在设计与发布关于数字报道的创新方法。纽约大学与威斯敏斯特大学为学生开设了创业新闻课程,内容包括创意多媒体新闻、创建新闻中的企业文化等;“麻省理工大学未来公民媒体中心”关注媒介技术进步带给社会文化的潜在改变,并为“创业新闻”提供技术创新与交流平台。(22)美国陶·奈特企业新闻学中心积极支持关于新闻学经济转型和新闻学新商务模式研究,致力于通过教育、研究和孵化,构建可持续、高质量的新闻学未来,(23)在港台地区,香港中文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的新媒体理学硕士课程为学生提供“新媒体创业”选修课。台湾政治大学传播学院为硕士开设选修课“制程管理媒介创新与创业”。辅仁大学传播学院提出进一步增进产学合作,如举办微型创业工作坊,开设“传播微型创业”课程,并尝试与辅仁大学管理学院合作,共同发展传播类的社会企业。(24)

   五、实践教学的拓展创新

   近年来,新闻传播实践教学改革进入快轨,不再局限于专业实习,而是发展为包括第二课堂、传媒讲座、社会实践、学术调研等活动的系统性教学体系。

   (一)引入业界资源,课堂教学融进实战元素

   如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开设了研究生指定选修课“新闻传播前沿讲座”等多门讲座课程,邀请众多传媒业界领军人物走上讲台,分享实战心得体会;聘请资深媒体人担任“新闻采访与写作”等专业课的任课教师,优秀的课堂作业直接被推荐到社会媒体公开发表。在清华大学,知名传媒人曹景行、敬一丹、白岩松、水均益等人受邀成为“清新传媒”的特聘导师。复旦大学新闻学院举办“复旦新闻大讲堂”,请业界人士给学生讲授新媒体前沿知识,腾讯公司网络媒体事业群总裁刘胜义、澎湃新闻网时事新闻总监、澎湃新闻产品总监孙翔等业界精英走进课堂传授新媒体经验。(25)

   (二)创办学生媒体,提供多形态实践平台

   如人大新闻学院的校园学生媒体《新闻周报》和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的“清新传媒”。目前“清新传媒”拥有平面媒体实践平台《清新时报》、以纪录片为主的影像创作实践平台“清影工作室”、视频节目制作平台“清新视界”、网络实践平台“清新网”等,(26)学生足不出校即可实现多媒体情境下的新闻生产实践。中山大学建立了新闻摄影实验室、视频编辑实验室、大数据传播实验室、受众行为和心理测试实验室;还与南都合作大学城APP、与广州青年报合作《大学城》周刊,打造面向22万大学城岛民服务的社区媒体。(27)武汉大学新闻学院则连续举办“新闻先生、新闻小姐大赛”,加强第二课堂的社会实践效果。(28)

   (三)展开社会调研,拓展实践教学体系

   为积极响应新闻战线“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号召,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推出“新闻学子走基层”系列活动,并于2015年联合人大重阳金融研究院开展了“一带一路”西北行调研,学生在深入基层和群众中了解社会发展状况、锻炼新闻实践能力。(29)中国传媒大学院团委则利用寒暑假开展社会调查,加强学生的问题意识,提高他们对实证方法的把握。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团委目前已建立起以暑期实践为主、寒假实践和双休日实践为辅,校友访谈和多个经典实践品牌项目相结合的社会实践体系,并在全国各地拥有多个实践基地。(30)

   (四)创新合作模式,加强“校媒”“校企”良性互动

   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对此展开卓有成效的实践,连续多年与国资委新闻局和主流媒体合作组织“清华学子进央企”,把实践教学活动延伸到厂矿企业第一线;2007年与《河南日报》联合策划《在京创业的河南人》系列报道,获得第十七届中国新闻奖,2014年继续联合采写12个整版的《河南和丝绸之路经济带》;还与搜狐合作推出学生参与采访的多媒体作品《2013新闻背后——年度风云记者》。2010年南非世界杯期间,汕头大学长江新闻与传播学院派出由12名同学组成的报道团抵达开普敦进行采访,超过百篇新闻作品发表在合作伙伴Tom.com旗下的大型体育论坛鲨威网上。前方报道团每天保持至少4篇稿件的更新速度,报道内容不仅包括世界杯赛事,还涉猎球场外的新闻趣事。(31)随着校媒、校企关系的不断推进,学生将获得更大的实践平台,了解国情民意,提高业务能力,丰富实战经验。

   以上五大热点或许并不能涵盖当前新闻传播教育实践中的所有探索,但能够帮助我们总结新闻传播学科建设和发展的经验,为拓展新闻教育创新的思路奠定基础。

   注释:

   ①高钢:《媒介融合趋势下中国新闻教育的改革思考》,《新闻学论集第29辑》2013年第7期。

   ②郭庆光:《专业自信:新闻教育创新的基本前提》,《中国社会科学报》2015年11月5日。

   ③黄瑚:《创新新闻教育 培养复合人才》,《新闻前哨》2014年第9期。

   ④阴卫芝:《传播伦理学教育理念、思路与方法》,《新闻与写作》2014年第5期。

   ⑤(23)贺明华:《美国新闻教育附属医院模式及其启示》,《编辑之友》2015年第2期。

   ⑥(17)雷跃捷:《社会转型时期我国新闻传播教育的成就和问题》,《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13年第3期。

   ⑦蔡雯:《新闻传播教育的新使命》,《当代传播》2015年第6期。

   ⑧高海珍:《新闻业与新闻人的未来——专访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党委书记蔡雯教授》,《新闻与写作》2015年第9期。

   ⑨(25)许鹏:《新闻传播学教学模式改革范例——以复旦大学新闻学院本科“2+2”培养模式为例》,《新闻与写作》2015年第1期。

   ⑩(11)(21)(22)戴佳、史安斌:《“国际新闻”与“全球新闻”概念之辨——兼论国际新闻传播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1期。

   (12)王大丽、吴廷俊:《中国新闻教育新热潮:部校共建》,《新闻大学》2015年第1期。

   (13)陆绍阳:《抓住共建契机 努力建设一流新闻与传播学院——北京大学与新华社“共建”的探索与实践》,《中国记者》2014年第9期。

   (14)刘丹凌:《全媒体语境下高等传媒教育“共建”现象探析》,《编辑之友》2014年第7期。

   (15)李娟:《专业课程改革与职业标准对接的理念与路径——以新闻实务类课程为例》,《新闻世界》2014年第8期。

   (16)马澈、陈皓:《新媒体教育有哪些模式——新媒体专业的产学对接案例》,《新闻与写作》2015年第3期。

   (18)蔡雯:《新闻传播学科中的案例教学与案例库建设——基于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教学改革项目的总结与思考》,《新闻学论集第29辑》2013年第9期。

   (19)蔡雯、罗雪蕾:《新闻传播学案例教学现状调查——对海外高校案例库建设与案例课程设计的观察与思考》,《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12年第9期。

   (20)张小琴、陈昌凤:《后喻时代的新闻教育——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的“清新传媒”实践教学模式》,《国际新闻界》2014年第4期。

   (24)张迪:《媒体变革背景下的海外新闻传播教育现状与发展趋势》,《国际新闻界》2014年第4期。

   (26)郑广嘉、秦静:《传播教育的当下与未来——“新媒体时代传播教育的困境与创新”研讨会综述》,《新闻记者》2015年第6期。

   (27)刘虹岑:《“对新闻业的热爱让我充满激情”——专访中山大学传播与设计学院院长张志安》,《新闻与写作》2015年第8期。

   (28)强月新、周茂君、叶晓华、刘建明、洪杰文:《新闻传播学科实践教学与人才培养笔谈》,《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6期。

   (29)雷小毅:《培养适应时代需求的新闻传播人才——专访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执行院长倪宁》,《今传媒》2014年第5期。

   (30)欧阳云玲:《我国新闻教育实践课程体系的研究——兼论媒介融合情境下新闻课程改革》,《东南传播》2015年第3期。

   (31)范东升、程金福:《数字化媒体时代的新闻教育创新——以汕头大学长江新闻与传播学院“学生报道团”为案例》,《全国新闻学研究会、新闻教学与学术研究》2010年第10期。

共[1]页

蔡雯 邝西曦的更多文章

没有数据!
姓名:
E-mail:

内容:
输入图中字符:
看不清楚请点击刷新验证码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投稿须知 | 版权申明
地址:成都市科华北路64号棕南俊园86号信箱·四川大学哲学研究所办公室 邮编:610065
联系电话:86-028-85229526 电子邮箱:[email protected] [email protected]
Copyright © 2005-2008 H.V , All rights reserved 技术支持:网站建设:纵横天下 备案号:蜀ICP备1700414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