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 页 >> 学术研究 >> 新闻传播学 >> “沉默舆论”的传播机理及功能研究
学术研究
点击排行
最新文章
热门标签
哲学 影评 符号学 分析哲学
管理 经济危机 贫富差距
传播 新闻 和谐社会
历史 胡塞尔  人口比例
郎咸平 华民 林毅夫 价值观 
司法公正 国学 正义 人文 
存在主义 现象学 海德格尔
新闻传播学
“沉默舆论”的传播机理及功能研究
来源:网络转摘 作者:徐翔 点击:6062次 时间:2016/9/13 17:14:00
  舆论(public opinion)是社会中相当数量的人对于一个特定话题所表达的个人观点、态度和信念的集合体。不同的研究者对舆论的界定具有不同的侧重或角度。甘惜分主编的《新闻学大辞典》把舆论定义为“社会或社会群体对近期发生的、为人们普遍关心的某一争议的社会问题的共通意见”①。李良荣认为,“舆论是在特定的时间空间里,公众对于特定的社会公共事务公开表达的基本一致的意见或态度”。②总的来看,舆论通常具有公众传播性和公开表征性,必须经过公开的社会讨论传达和公众性的传播,在社会公共领域(public sphere)生发激荡。然而,舆论也具有“沉默”的形态,可以在非显见的隐性意义场中得以生长和传播。

  本文要强调的沉默舆论,不仅指的是显在舆论的潜在形态或弱化形态,而是具有本体论的意义,也即虽然以沉默的方式存在和传播,但是蕴含着重大传播能量和重要社会作用力。从核心界定来说,沉默舆论是表面上不被公开性、公共性地明确表达或传播,但却在社会公共领域和公众中具有传播效果和作用的表征内容。沉默舆论并不只是基于其不被公开表达、议论或不被明确地言语表征,而是基于这种从潜在性与沉默性而通向公共性与效果性的张力结构。尽管它不具有通常所见的热门议程、公共话题的显性舆论形态,不具有在各种大众媒介载体和“议程”中的公开表达和传达形态,但是依然在沉默的话语机制中进行社会传播,并对公众和社会意见具有较强的传播效力和影响作用。

  一、沉默舆论的内在张力

  在对于潜舆论或沉默舆论的研究中,存在着潜在性和公开性、隐蔽性和公共性、潜伏与扩散、表面强度与真实强度、弱信息与弱效果等若干方面值得注意的张力关系。这些涉及对沉默舆论加以聚焦分析的主要问题,它们也关系到沉默舆论在舆论传播中的本体论意义和本体论架构。

  其一,沉默舆论的“内在性”与公开性之间的张力。例如,邵培仁认为,“没有公开陈述的意见不是舆论……隐性的内向传播,其内容不易为大众所知晓,也不会引起公众的讨论,而且这里的传播者也不希望、不要求与他人共享信息,因而它构不成舆论。”③邵培仁先生的观点固然无可厚非,但是非公开陈述表达并不意味着非传播和非共享,很多舆论的观念、意见、情绪即使没有公开化的表达机制也依然能得到有效的传播,这是潜在舆论的一种沉默传播。在社会意见形态中,舆论既有公开的场域也有非公开的形态,有些公开的舆论未必代表着真实的民意,而是具有表层民意与潜在深层民意的断裂;恰恰是在被压抑的、被潜藏的舆论气候中,表达着真实的社会意见。

  其二,沉默舆论的“隐蔽性”与公共性之间的张力。舆论就其定义和本质内涵而言,通常具有社会的公共性和公众属性,需要在集体的传播场域中生成发展。由此,有学者反对“内在民意”的提法,认为“内在的意见既然没有表达出来,不可能是公众的,人与人之间不认同共同的兴趣,也未讨论过,怎可说是民意?不论内在的感受多强烈。”④侯东阳述及,“隐蔽的舆论存现于隐蔽的人际之间,或非公开的组织之间,它不见于大众传播媒介,也不见于公开场合。这是不正常的舆论生成形态”。⑤然而,隐蔽性也可以达成公共传播,实现潜在公共性和共众化的传播。这其中,一个典型例子是“默会知识”(tacit knowledge)的传达和扩散。波兰尼提出的“默会知识”指的是不被显性表达的隐在知识,它们一样可以在组织或社会群体中得以传播。⑥对于沉默舆论而言,其隐蔽性的存在和作用是舆论的一种普遍形态并具有其作为舆论的自身的本体论特征。

  其三,沉默舆论的“潜伏性”与其作为舆论演化阶段之间的张力。有学者对显现性的和潜在性的舆论尽管作出区分,但是却窄化潜在舆论的内涵和本体论价值,认为它只是舆论的一个阶段甚至“初级阶段”。例如马乾乐、程渭根据舆论的不同发展程度,把舆论分为“潜在性舆论”和“显现性舆论”,舆论“当其处在初级阶段时……称之为潜在舆论。可以说,任何一种舆论都要经历一个未公开前的潜在阶段,只不过因为有的潜在阶段较短,而不被人们注意罢了。”⑦刘建明也认为,“潜舆论是隐蔽、分散的公众情绪,处于舆论形成前期”⑧,从而把潜舆论“阶段化”地予以局限。然而,潜在的或沉默的舆论不仅仅是一种“苗头性舆论”的阶段或舆论初级发展的程度、或一种补充性的机制,而且也是一种自足独立的舆论形态,其特征恰恰是在沉默的隐性传播中生成和发展、扩散。它并不必须转化为显现性的舆论,而可以始终以潜性舆论的方式运行、扩散和作用,同样具有舆论的整体生命周期和社会效果特征。

  其四,沉默舆论的缄默性与其重要程度之间的张力。不少研究者尽管承认显在舆论和隐性舆论的重大区分,但是实际上对两者的重要地位和程度存有偏见,缄默的舆论其重要性通常被低视:或是认为潜在、隐性的舆论其社会作用和影响要低于显在舆论,认为“潜舆论是低水平的民意”⑨;或是认为隐性舆论要转化、形成显性舆论才能生成和发挥其社会作用和重要的影响力;或是认为潜舆论由于未显露与爆发,因而其引导易于显性的舆论议程,例如陈力丹指出,“引导显舆论的困难程度,则远大于潜舆论。”⑩然而需强调的是,在社会公共领域中,“尚未完全显露出来或者没有被关注的舆情……虽然不像新闻报道、示威游行那样引人关注,但却不一定不具有很强的传递性和感染性”(11)。Lane和Sears等人也指出未被表达出来的公众意见的重要性。(12)由于种种原因未形成显性舆论和强势话语的社会意见,可能成为具有主导性的民意。

  在对显现性舆论和隐蔽性舆论、公开舆论和潜在舆论、喧嚣舆论和沉默舆论等进行区分阐析的基础上,沉默舆论不仅仅是显现性的舆论的一种补充的形态机制、一种发展过程中的阶段或一种非强势的公共意见气候,而是一种具有本体性和普遍意义的舆论形态。沉默舆论在舆论研究中处于不被重视的状态,其深层的理论意味尤其值得挖掘。被得到广泛认可和传播的显舆论不一定就比潜舆论更有力量,未被公开表达或公众传播的“沉默”具有其“此时无声胜有声”、“大音希声”或“于无声处传惊雷”的舆论传播能效。沉默舆论并不需要达成公开化、公众化的声势或转化为显舆论传播阶段,而是进行着沉默舆论自身所拥有的传播方式,在沉默传播中实现其显著的作用与重要的社会效果。

  二、沉默舆论的构成形态

  沉默舆论何以可能及何以传播,与它的构成形态存有诸多关联。一些研究者对于潜在性的、隐性的舆论,主要地界定在社会情绪或非公开传播的社会意见。例如刘建明从内在性和情绪化的角度认为“潜舆论是隐蔽、分散的公众情绪,处于舆论形成前期,多表现为公众的内心活动”(13);喻国明从公开性的维度,“潜在舆论”的解释为“多属社会不容公开议论的内容”(14)。公众舆论的潜在和沉默传播具有多元形态和不同的层次类型,不仅是情绪形式的舆论或不被(不容/不便)公开议论的表达。总体来看,沉默舆论包含有以下构成维度:一是就公开性而言,不被公开但依然得到传播或扩散的表现形态;二是就公共性而言,在社会的“公共领域”中并不显在但却具有公共性的表现形态;三是就表达性而言,不被明确地表达和呈现但依然被有效传达的表现形态;四是就接受性而言,不易于被认知或承认但却对社会和公众具有实际传播效力和作用效果的表现形态。

  其一,公开性维度:不被公开但依然得到传播和扩散的表现形态。公开性是舆论应具有的特征,由此而在公众的意义场中得到讨论、互动、扩散。但是存在着不被公开或在社会体系中被抑制的表征或内容,它们同样具有传播性和社会共同度。弗洛姆曾提出“社会无意识”理论,从语言过滤、逻辑过滤和社会禁忌的不同层面论述了显在社会意识之下被压抑的社会无意识(15)。在社会舆论系统中,要注意被抑制的“隐性社会意见”及其对民意的反映,例如被主流话语压制而不得公开的“地下”舆论、“禁书”传播。“统治者的高压政策造成老百姓不敢公开议论政治,但是人心不可违,人们的正确舆论便以隐蔽的形式进行,互相沟通……表面上是沉默,实际上舆论的洪流暗涌,随时酝酿着爆发。”(16)沉默舆论或是在公开的舆论体系中难以反映和捕捉,或是被显性舆论乃至“舆论泡沫”覆盖和隐藏,或是构成与主流舆论层断裂的潜在民意场,但体现着民意内核的运行与传播。

  其二,公共性维度:在社会“公共领域”中并不显明或不进入大众舆论议程但具有公共性的表现形态。舆论的公共性是其重要特征,它不仅仅意味着被公开和表述,还意味着这种表述需要在社会公共领域获得公众的关注和聚焦,成为具有公共性的议程而不是封闭的呓语。沉默舆论就显性舆论或强势舆论而对应的形态是非公共性的公共性,在公共的符号场域或大众传播系统隐在,但却得到公众认知、传播和较多共同关注。这是比较直接的潜舆论形态,例如小群体传播、“室语”或亚文化传播等。沉默舆论或是在公共表达中存在但并不显著和难以监测、感知,例如偶尔表露出来的社会意见;或是在公共的媒介、信息、文本、言语中的隐在,但是为公众所认知;或是从公共意识和公众认知中隐在,但内在地传通于多数公众的意识乃至集体无意识、“社会记忆”等承载形态中,有公共的认可和共鸣。这些层次与方式并不是对公众的沉默,而只是在公共领域的非直接性,并不妨碍其作为普遍和强烈的民意在公共空间的扩散。

  其三,表达性维度:不被明确地表达呈现但依然被有效传达的表现形态。从内容的角度来看,舆论并不一定是要显性的社会符号与明确的话语表达才得以构成,而是有潜在表达乃至难以言传的表达标的。波兰尼的“默会知识”理论指出,在可符号化、显性表达的知识之外,存在着难以被明确表达的知识构成,但它却是共通的、公共的、可传达的。这在舆论中也是如此,喧嚣嘈杂的显性舆论之外,还有许多言未到、意未尽的舆论信息和内容,隐藏于周围的舆论空气中,作为暗舆论场而存在。它们或是以有意无意的隐晦方式含而未发、意伏言外;或是不为文字传播明确表达、确切捕捉到的民众情绪,但却普遍存在并对社会舆论气候的生成塑造、社会行为的酝酿爆发产生重要作用;或是以旁敲侧击的方式迂回生发,如新闻宣传中“没有主观参与的下意识表达”(17)、曲折隐藏的“风声”传播、“山雨欲来风满楼”的舆论微气候积淀;或是被显性话语系统遮蔽的隐性社会信念、价值观和利益性隐性诉求,它们会体现出在某些特定催化情境下的舆论爆发。

  其四,可见性维度:不被认知或承认但却对社会和公众具有实际传播效力与作用效果的表现形态。沉默舆论可能表现出深层的隐在性,也即不仅难以直接表现出来,甚至难以被认知或认可其存在,形成舆论与其作用的更大的张力结构。这种舆论并非关系到它是否被明确地加以社会表达,而是就表现与效果而言处于隐性状态,是隐于舆论场之内的“反舆论”。爱德华·霍尔在《无声的语言》指出,“文化存在于两个层次中:公开的文化和隐蔽的文化。前者可见并能描述,后者不可见,甚至连受过专门训练的观察者都难以察知。”(18)基于隐蔽性的文化构成,霍尔提出“低语境”和“高语境”文化传播的区别,在高语境的文化中,更多的文化和意义构建是隐在于交流传播的背景之中。对于隐蔽的舆论来说也是如此,存在着舆论的低语境和高语境差异。未被显明化、显性化的舆论要素也许不可见,但它以沉默的形态参与到舆论情境的总体建构和传播中。

  三、沉默舆论的传播方式

  沉默舆论从非公共性通往公共性、从非公开性达成公开性、从非表达性实现传达性、从不可见性实现效果性,有其自身的传播方式及机制,这些是区别于显性舆论构成的隐性传播。

  社会民众的某些情绪、意见难以用舆论中通行的文字、语言形式公开表达,而只能以类似于“默会知识”的非符号化形态存在和传达,例如社会体验、社会经验、民众情绪以及各种“隐性信息”。默会传播是隐匿于显性舆论传播的丰富意义世界,不只是靠符号化或显在化的传达,还需要在具体情境中的积淀和沉浸。领悟、体会、洞察、直观等都是重要的意义生发方式,在舆论场中同样也是意义接受与传递的主要支撑,这些需要主体的默会与内隐体验。舆论形成的一个重要条件是流水线式复制而生产的舆论声势,例如报纸、刊物对社会意见的大量印刷发行,电视媒体新闻向成千上万观众的直播。但是对于沉默舆论而言,基于特殊情境与体验的非复制性的传播也具有其独特力量,例如非言语传播、“文脉”、“地方性知识”(19)等,都不是可复制抽离与电子拷贝的媒介工业可简单取代。

  在社会压力、制度渠道等情况下,会造成公共意见表达不畅,只能以被抑制的形式表达和传播,这是构成沉默舆论的主要传播路径之一。如有研究者指出的,“如果不能做到社会公开,舆论就会转而利用非官方的、民间的渠道,甚至会采用非法的、地下的形式。这从‘公开’的第一层意义讲,仍然具备‘公开’的特性。只是,社会的挤压和舆论的非体制化,使舆论不能常态生长,往往会形成谣言、流言、传言等等变体形态。‘大道不通,小道流行’,就是这个道理。”(20)但是这种被抑制的传播依然有其难以抑制的生命力和功效。显性传播的作用或爆发通常也需要抑制型的隐性传播作为积累,例如“道路以目”对社会情绪的传达和积淀。或者说:不充分的信息并不等于不充分的传播;沉默舆论不一定被公共表达但却可以传染和传达。

  舆论的传达也并非总是显明和直接的,而是具有各种隐晦的传播方式,例如非言语的表意、含蓄的象征、罗兰·巴特所谓的“含蓄意指”(Connotation)(21)。隐性的舆论可以通过语言文字的潜在意旨形成社会情绪和社会意见的传达,如“言外之音”、“心照不宣”、“心领神会”,各种民谣、“你懂的”段子也都在含而不发的方式中传递社会情绪和社会意见。沉默舆论也可以通过非语言文字的方式进行传播,例如“肢体的集体表意”(22)、纪念物、行为艺术、特殊物件所唤起的集体情感和行动。邵培仁关于舆论的隐性表达认为,“这些传播的目的是潜在的、不易觉察的,目的被巧妙地隐藏在传播的内容和形式之中。”(23)格尔茨的文化解释学中,“眨眼”作为细微符号具有丰厚的需“深描”的意义功能,凸显出在“地方性知识”中的意义传播体系的多样化方式。这些是弱强度的舆论波动,但同样产生强烈的情感共鸣、意见共契、行为共振等显效果。

  大众传播社会普遍存在反大众或非大众性的“亚传播”方式,类似于亚文化局限于有限范围的群体,亚传播通过亚群体或个人、私密性的社会网络,扩散和连接形成社会整体舆论场,它们尽管不在大众社会的“公共领域”如大众媒介议程表现出来,但无可否认其内在的公共性和公众性。“隐蔽的舆论也可能是事件不光明正大,如“法轮功”经常通过电子邮件、信箱或者录音电话进行宣传。隐蔽模式不会立刻形成大规模舆论,但是长期的隐蔽宣传可能通过某个导火索爆发出来。”(24)非公开的隐蔽传播是形成潜舆论的重要方式,“伴随着传播主体的多元化以及越来越多的传播自由,一种与公开的‘显传播’相对的、隐蔽的‘潜传播’正在发展成为引人注目的传播现象,其对于社会主流意识形态、价值观的构建,主流媒体的公信力,公众舆论引导产生着极为深刻的影响。”(25)

  在信息的“内爆”和注意力时代的背景下,对于注意力或“头条”、发声权的争夺与占领,往往成为舆论战场的主要焦点。缄默性的舆论元素易于被喧嚣的注意力经济和眼球经济所掩盖,而忽视了大众媒介文化中应有的缄默。而事实上,“桃李不言下自成蹊”等传播路径展露的是,信息的传播并非需一味地讲究眼球、头条或速度、规模,“快时代”同样可以通过“慢传播”的方式达到深入人心之效。西方社会的“慢生活”正逐渐增强其关注效应,“慢写”(slow up)作为在资讯爆炸时代和头条时代中,与传播和文化过程相关的一种重要理念,不是迷失于时效、哗然、轰动、猛料、私隐,而是要注重慢慢的阅读和理解,避免快餐化文字,寻找文字的灵魂。不是所有的传播都是可以快和必须快的。同样,不是所有的舆论传播都必须在“眼球为王”中达成其声势与影响。沉默舆论的慢传播要克服速度与信息爆炸的社会表皮,讲究无声胜有声的慢哲学。

  四、沉默舆论的作用机制

  舆论的显在性与主流性不等于效果,议程也不等于意见和舆论。沉默舆论通过其自身的作用机制而达成缄默的话语权、潜舆论的显作用、弱信息的强效果,彰昭舆论的沉默形态所具有的重要地位和本体论意义。

  其一,沉默舆论生成对社会意见和社会情绪的隐性的作用与改变。大规模的民意生成滋长并不一定在显赫的舆论声势中完成,而是具有潜在的扩散和隐性改变。舆论的不可见并不意味着它在传播力度和传播效果上的缺失。事实上,一个社会中的注意力资源是有限的,更多的舆论元素以接近隐性和缄默的方式在社会话语中存在和作用。它们并不占据着显性的议程资源,但是却真正切实地构成和“涵化”着社会意识的主体,在表层舆论的“社会皮肤”之下运行生长。媒介传播伴随的不只是外显的态度和接受,也有公众在舆论接受和传递过程中形塑生发的内隐态度或内隐意见、内隐认知、内隐认同等,藏而不现的内隐态度和意见形成公共传播中的隐性舆论和隐性社会意见。Greenwald和Banaji提出了内隐性社会认知(implicit social cognition),强调不能被个体意识到或自我报告的经验痕迹会对个体当前的感受、观念和行为产生潜在的影响。(26)在诺依曼所谓的“沉默的螺旋”中,我们不仅需要关注在舆论声势之下被抑制的沉默,更要思考的这些“沉默”的意味和价值。

  其二,沉默舆论形成对社会舆论和社会行动的爆发转换。舆论并非一直处于高亢状态,而是有其起伏转换的过程。沉默舆论并不需要发展滋长为显舆论才能起到功效,但它本身也有着把舆论内在的沉默力加以转换和释放爆发的机制。一些情绪化的、短时的群体宣泄行为的触发,尤其显现出被强行弹压但却持续运行的潜在民意的作用和效果。沉默舆论的不可见、不被公共传播不意味着它的弱化或是消失,而是显舆论的一种表层状态,它在催化语境下将自身内蕴的能量释放切换为强势舆论和社会动员。隐性舆论只需一点导火索就可以在社会中爆发,可以无需经由转化成显性舆论来催动社会运动和社会集群行为,说明它已经以潜在方式普遍地存在、在公众中形成类似共识的公共舆论氛围。某种程度上,隐性舆论或许比显性舆论更真实地代表民意。

  其三,沉默舆论构成与显舆论共同作用的有机传播生态。沉默舆论可以表现为显舆论背后的延伸乃至基础,成为对显舆论进行调控中必须面对的必要构成。公共舆情事件只是舆论中浮出的冰山表层,对公共事件和热点舆情的引导不能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大众舆论引导的失效很大程度上源于对隐性舆论引导的忽视。沉默舆论可以与显舆论共同激荡而生成、强化民意表达。一定条件下,沉默舆论的外显化是其较通常的作用机制。有研究者指出潜舆论的转换,“潜舆论进一步升级,就会转化为显舆论”。(27)沉默舆论也可以表现为显舆论的惯性作用和延续形态,“这种延续有时表现得异常强烈,有时比较平缓,甚至成为潜意识,但社会上出现一定的导火索,舆论又从内心活动转化为公开的意见”(28)。面对一种舆论热点,其背后的沉默舆论、潜在舆论不消,相类似的舆论就会不断出现,因此需要审慎思考显舆论背后伴生的潜在舆论并加以妥善引导和应对。

  五、沉默舆论的意义诉求

  沉默舆论的存在与作用,对于传播研究和舆论实践有其多方面的意义。在信息和舆论的传播链中,存在着传播的信息内容、传播的渠道和过程、传播效果等支撑要素。这些方面为沉默舆论的运行和作用提供着丰富维度与有益基础。沉默舆论在其缄默和隐性形态中,达成传播的公众性和公共性,成为舆论生态的重要构成。

  一是沉默的意味。沉默舆论的本体特征显示出舆论并不一定需要大声和喧哗,这不仅仅是舆论和宣传的区分,更核心的是要求对于舆论和沉默舆论的区分。对于舆论工作来说,要懂得和利用“慢传播”与“静传播”在信息爆炸时代的重要性。舆论实践中也要把社会的“隐性信息”赋予足够重要的地位,这些社会性的和公共性的隐性信息,事实上都通过受众的接受过程和反馈过程而对舆论生发、传播、发展起着介入作用。例如在“沉默的螺旋”中,即使公众出于种种原因抑制其真实的表达,但是被抑制的意见和情绪始终是一种具有真实作用和强效果的存在,这种抑制只是暂时和浅层的。公共舆情的表面稳定不等于潜在舆情的稳定,往往隐藏和积蓄着许多社会矛盾和社会情绪的潜流。潜在性的舆论被压制并不意味着只有上升到显舆论和行为舆论才能得到公众性的大规模和普遍传播,而是有着其缄默性的传播机制,始终是舆论环境中不可或缺的组成。

  二是沉默的调控。沉默舆论反映出舆论场及其调控的复杂性,它针对的是舆论中不被直接或公共地显现出来的部分,而且这个部分可能与显在舆论存在着不一致乃至断裂。舆情的引导和管理需要高度重视沉默舆论的作用形态和机制,不能把舆论调控简化为舆论造势或舆论息事。在舆论的调控和应对中,需要面对浮出水面的显舆论,还要充分重视作为暗存在的沉默舆论,它们虽然是潜在的甚或难以直接测量的,但却是舆论气候中甚至具有关键性的因子。平息了舆情危机不等于平息了沉默舆论,即使短期内很好地消弭与平息了它。陈力丹指出,“有时潜舆论比显舆论更能确切地说明舆论的真正倾向,因为显舆论的发表会受到各种其他因素的规范,而各种社会规范很难直接干预情绪型潜舆论的表达。”(29)某种程度上,对于沉默舆论的调控比显性强势舆论有更大的难度也更具有其显著意义。

  三是沉默的传播。沉默舆论的作用机制与效果,要求我们尊重信息舆论时代的沉默,甚至主动与积极利用这种沉默。面对热闹喧嚣的强势舆论,注重和挖掘其意见气候背后未被表征的沉默,并以符合沉默舆论的传播方式加以引导培育。对舆论的监测、调控以及研究,不仅要注意社会可见状态、热点状态乃至危机状态的舆论,还要重视平静状态、内隐状态、潜伏状态和非社会公开状态的舆论。舆情监控管理要在关注显性舆论和公共事件的同时加大对沉默舆论的转向。不排除对沉默传播和“反传播”、社会隐性信息等的有意识利用,发挥其在舆论、宣传、营销等方面的独特作用。沉默舆论要求在舆论研究和传播实践中更多地去聚焦和挖掘沉默,因为沉默在说话。

  ①甘惜分:《新闻学大辞典》,河南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37页。

  ②李良荣:《新闻学概论》,复旦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第53页。

  ③邵培仁等:《媒介舆论学》,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4页。

  ④王石番:《民意理论与实务》,黎明文化事业公司1995年版,第16—17页。

  ⑤侯东阳:《舆论传播学教程》,暨南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78页。

  ⑥[英]迈克尔·波兰尼:《个人知识:迈向后批判哲学》,许泽民译,贵州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⑦马乾乐、程谓:《舆论学概论》,山西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41页。

  ⑧刘建明、纪忠慧、王莉丽:《舆论学概论》,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129页。

  ⑨闫平:《加强网络舆论引导和管理的思考》,《中共济南市委党校学报》2009年第3期。

  ⑩(29)陈力丹:《舆论学—舆论导向研究》,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9年版,第16、91—92页。

  (11)中宣部舆情局、天津社科院舆情研究所:《舆情信息汇集分析机制研究》,学习出版社2006年版,第37页。

  (12)Lane,R.E.,& Sears,D.O.Public opinion.Englewood Cliffs,NJ:Prentice Hall.1964.

  (13)刘建明、纪忠慧、王莉丽:《舆论学概论》,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129页。

  (14)喻国明、刘夏阳:《中国民意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第280页。

  (15)[美]埃里希·弗洛姆:《在幻想锁链的彼岸》,张燕译,湖南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

  (16)(28)侯东阳:《舆论传播学教程》,暨南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78—79、44页。

  (17)张淑玉:《浅谈新闻传播中的隐性舆论导向问题》,《社会科学战线》2005年第2期。

  (18)[美]爱德华·霍尔:《无声的语言》,何道宽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92页。

  (19)[美]克利福德·吉尔兹:《地方性知识》,王海龙、张家瑄译,中央编译出版社2000年版。

  (20)徐向红:《现代舆论学》,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1991年版,第115页。

  (21)[法]罗兰·巴特:《神话—大众文化诠释》,许蔷蔷、许绮玲译,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22)刘建明、纪忠慧、王莉丽:《舆论学概论》,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65页。

  (23)邵培仁:《传播学导论》,浙江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102页。

  (24)侯东阳:《舆论传播学教程》,暨南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78—79页。

  (25)梁德学、彭艳萍:《初探自媒体时代的“潜传播”》,《新闻爱好者》2011年第14期。

  (26)Greenwald A G,& BanajiM R."Implicit Social Cognition:Attitudes,Self-Esteem and Sterotypes",Psychological Review,1995,102(1).

  (27)彭鹏:《网络情绪型舆论的调控》,《军事记者》2004年第4期。

共[1]页

徐翔的更多文章

没有数据!
姓名:
E-mail:

内容:
输入图中字符:
看不清楚请点击刷新验证码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投稿须知 | 版权申明
地址:成都市科华北路64号棕南俊园86号信箱·四川大学哲学研究所办公室 邮编:610065
联系电话:86-028-85229526 电子邮箱:[email protected] [email protected]
Copyright © 2005-2008 H.V , All rights reserved 技术支持:网站建设:纵横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