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 页 >> 学术研究 >> 新闻传播学 >> 纸媒依然有生存的价值和空间
学术研究
点击排行
最新文章
热门标签
哲学 影评 符号学 分析哲学
管理 经济危机 贫富差距
传播 新闻 和谐社会
历史 胡塞尔  人口比例
郎咸平 华民 林毅夫 价值观 
司法公正 国学 正义 人文 
存在主义 现象学 海德格尔
新闻传播学
纸媒依然有生存的价值和空间
来源:网络转摘 作者:范以锦 王潇其 点击:31276次 时间:2015/12/24 12:56:57

 2012年、2013年,纸媒碰到了前所未有的经营困境,早些年就曾流行的“纸媒消亡论”又一次被旧话重提。诚然,报纸的困境越来越大,但并不代表纸媒会很快走向消亡。报纸这一媒介形态在相当长的时期内依然有它生存的价值和空间,当然前提是要与时俱进、创新求变。

   部分纸媒消失属结构性调整,并非是纸媒消亡的前兆

   新的一轮报纸“消亡论”,与优秀报人不断出走及经营形势严峻有关,而部分纸媒停刊更是引发业界的恐慌。

   2013年8月7日,21世纪经济报道创始人之一刘洲伟在微博宣布辞去21世纪传媒执行总裁及其他相关职务,并选择二次创业,转投新媒体。4年前在21世纪经济报道10周年献词上,刘洲伟写道:“如果不出意外,报纸这样的东西断送在我们这一代报人手上,已不是什么悬念。我们还年轻,报纸却老了……新闻不死,报人涅槃。”刘洲伟并不是唯一出走的媒体人。一批知名的纸媒人陆续离开,与裁员、削减采编规模、降低记者薪酬、压缩差旅开支等举措有关,更多的是对纸媒平台未来前景的忧虑。常听到的一句话就是“早走晚走都得走,迟走不如早走”。就在刘洲伟宣布辞职的前两天,也就是8月5日,华盛顿邮报公司宣布,网络购物公司亚马逊创始人杰夫•贝索斯将以2.5亿美元现金收购久负盛名但近年陷入经营困境的华盛顿邮报。

   国内外出现的纸媒停刊的现实似乎远未结束,这一严峻的形势是否就意味着纸媒真的要消亡了?这就需要进行具体分析了。

   从中国这些年部分报纸的消亡来看,应是在市场优胜劣汰的环境中的结构性调整的必然结果。其中有:定位不准,办报方针摇摆不定的报纸;自身无法走市场,而又不属国家重点扶持的报纸;同一领域或同一区域市场的同质化报纸。

   从定位来看,中华新闻报的停刊就属于这种情况。2009年3月中国足球报和市场报先后悄然退出历史舞台,到了8月27日,中国记协主管的中华新闻报也宣布停刊清算。中华新闻报作为“倒掉的首家中央级媒体”直接原因是报社经营不善,严重资不抵债难以为继;而造成这一困境的是报纸的定位。报名冠之以“中华”的名义,在内容上它报道的是“大中华”地区的所有新闻,听起来无所不包,实际上已经在无形中与综合性大报产生了定位上的重合。中华新闻报官方网站介绍,作为全国新闻行业的权威性报纸,中华新闻报的定位是:立足传媒界、报道传媒界、服务传媒界、开拓界内外。“开拓界内外”——正是这样宏大的定位才最终断送了它的前程。

   从某些同质化纸媒停刊来看,既是市场竞争的必然选择,也是国家政策导向的要求。2014年1月1日,原解放日报报业集团旗下的新闻晚报停刊,就属于这种情况。从上海报业的状况来看,晚报、都市类的报纸有好几家,同质化报纸中的弱势者首当其冲在整合中退出,有其必然性。新闻晚报的停刊是上海报业集团主动优化集团内部媒介资源,同时也是在积极应对媒介市场结构性调整。目前,中国的报刊市场上存在1900多种报纸和9000多种杂志,一个城市有好几家定位类似、内容同质的报纸在竞争,彼此之间的兼并、消化,是大势所趋。

   ●消亡的是那些不适应新的竞争环境、市场触觉迟钝、转型不成功的纸媒。受众为什么喜欢你?因为你的存在使受众得到了应该得到的。这就是报纸生存的价值。

   现实中不乏找到突围之路的纸媒

   报业的形势虽然严峻,并没有悲观到“料理后事”的地步。这些年不乏找到突围之路的纸媒,其中有得到政府扶持的机关报、有市场化程度极高的大众化的报纸、有在某个特定领域的特定人群中有需求的报纸。

   山东的大众报业集团是中国目前经营效益较好的报业。在报业严冬论在中国兴起的2004年、2005年,大众报业集团的利润分别为3750万元和5200万元。既然是严冬,按理这几年在拐点中报业应该困境重重,难以脱身。然而,大众报业集团却有着出乎寻常的表现力,逆势而上。2010年,大众报业集团总资产、净资产、总收入、实现利润等综合实力评价,进入全国报业前6位。到了2011年利润达到近4亿元,2012年、2013年利润都超过了7亿元。业界同行都清楚大众报业集团的多元化经营做得好,但我们要看到其主业优势也非常突出,现有的14报5刊全部盈利,集团总利润中主业依然占有一半。集团领导早些年就提出“抓住主业不动摇”的方针,通过合作、吸收、兼并等方式,解决报业集团散、乱、小和恶性竞争问题,使山东报业发展从竞争走向竞合的良性发展阶段。在主业方面,大众日报、齐鲁晚报与半岛都市报并驾齐驱,成为大众报业集团内的三大主业报纸,被称为“三大支柱”。

   当然,由于大众日报是党委机关报,政府对他们的整合行动自然也给予大力支持。这几年在纸媒不断下滑的大趋势下,我们看到各级的党委机关报不仅发行没有下滑,而且稳中有升。这是因为机关报具有别的媒体无法替代的“喉舌功能”的作用,这类报纸会比其它报纸有更强的生命力。但政府给予的扶持,只是外部环境,还得自身努力才能真正站稳脚跟。县(市)级机关报萧山日报就是经过自身的改革创新而发展起来的。2013年10月,萧山日报启动了新一轮报纸改版,开创了中国县(市)区域报封面导读化的先河。通过几次大的改版最终形成“区域党报的心,都市主流报的身”的定位,努力做好新闻。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高钢教授点评:“中国一个县市级党报毅然采用这样一种当今中国都市报流行的版式,显示了中国最基层的党报对公众需求的尊重,对新闻传播规律的认知,对新闻媒体实现社会责任的技术路径的智慧选择。”

   我们再看看市场化程度极高的大众化的报纸,这方面的代表当属都市类的报纸。从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开始陆续创办的四川的华西都市报、广东的南方都市报、湖北的楚天都市报、河南的大河报等,都因其创新能力强而得到快速发展。如今都市类报纸虽然也碰到了经营困境,但也有的在创新和调整经营思路中稳住了阵脚。像南方都市报至今依然可以实现年利润超亿元的良好业绩。该报以广州为根据地,逐步拓展到深圳、珠海、佛山、东莞、江门、中山、惠州等城市,广告已全面覆盖珠三角地区,成为该地区最有影响力和最有竞争力的纸媒之一。因短期广告商减少,南方都市报转而着力加强长期合作客户的培养。南方都市报还积极拓展外部纸媒市场。2013年5月8日,清远市委与南方报业传媒集团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共同推进清远市委机关报的改革,通过南方都市报社与清远日报社的资产合作和运营机制改革,实现优势互补,合作共赢,这也是国内第一家省级都市报与地市级党报的合作,目前运作状况良好,开拓出了一条新的探索道路。

   我们还可以看到,关注某个特定领域的特殊人群的报纸也越办越好。创刊于2009年9月28日的快乐老人报,仅用三年零三个月的时间就冲破百万的发行量。这份报纸在“纸媒消亡论”中傲然挺立,令业界震惊。快乐老人报社长赵宝泉在接受访问时说:“纸媒读者一天天在减少,老年读者一天天在增加。”这一观点展现了报人前瞻性的判断力以及果敢的行动力,报纸百万发行量的成绩也印证了中国报业市场还有潜力。

   在挖掘生存空间中找回纸媒存在的价值

   纸媒有其存在的理由:

   其一,根据媒介共生理论,每个时期都会出现占主导地位的媒介,已经出现的旧媒介却不会因此而消失或终结,而是会与新产生的媒介相互叠加,相互竞争,相互促进。许多人在发行量和广告收入下滑的情况下,只看到了报纸与新媒体的相互竞争,却没有看到它们的相互叠加和促进的部分。在铅字印刷年代,出报过程非常困难和麻烦。每个编辑都备有一把钢尺、一叠版样纸,把文字按照字数精确地换算成版样上的行数。遇到撤稿的情况,要全部推翻重画。正是有了新媒体,报纸从采到编再到排版变得十分容易,一天100多个版才成为可能,厚报时代来临,这才有了报业经济腾飞。再看看其他传统媒体的发展道路,报人更不应如此没有信心。广播在我国的传媒史上曾辉煌一时,但随着电视媒体的出现和普及,广播的听众锐减。当时就曾有人预言:广播媒体即将消亡。然而,因为广播与手机和汽车的捆绑而重新复活,制造了混合媒介的新现象。电影用了20年从电视的打压下重新崛起,现在没人会说电影可能消失,而话剧又从电影的打击下有了重新繁荣的迹象。

   其二,各种媒介都有自己的黄金期,黄金期过了有所衰退并不代表着会消亡,只要找准了自己有别于其他媒介的独特优势和定位,消亡不会出现。从国内纸媒的下滑趋势来看,绝不是呈抛物线下跌,一定是时起时伏的。中国经济快速增长时,纸媒形势也会好。如果某些广告源丰厚的行业(比如房地产)碰到困境时,会对纸媒的经营带来较大的影响。整体经济的起起伏伏,也必然会影响到纸媒的起起伏伏。中国依然是发展中的国家,经济发展的空间和潜力还很大,广告市场还有更大的拉动空间。

   其三,基于中国的特殊国情,对某些传统纸媒的保护性措施会继续发挥作用。加上中国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和文化的差异,乃至传统习惯,不少受众不可能一下就抛弃传统媒体而用上新媒体。因此,中国纸媒的萎缩不会来得那么快。

   作为业内人士在关注其他媒体停刊、休刊消息时,最重要的不是喟叹整个报业的危机,而是从其他媒体的失败中总结经验教训。更要认识到,死的只是那些不适应新的竞争环境、市场触觉迟钝、转型不成功的纸媒。这里必须明晰报纸生存的价值,换个角度就是:受众为什么还喜欢你?因为你的存在使受众得到了应该得到的。前面讲到的快乐老人报为什么有存在的价值,因为适应了老龄化社会的需求。已经步入老龄化社会的中国,老年人市场将是一片还未大力开垦但前景广阔的领域。对于报业来说,老年读者往往是报纸订阅市场稳定的主要力量。快乐老人报社看到了这一广阔的市场,因此抢先登陆并在短时间内树立起了品牌。

   有时从表象上看,似乎报业市场正在消失,但经深入调查,认真思考,就会得出“空间犹在”的结论。

   广东有一家报纸叫南方农村报,就将农村市场的空间拓宽了。在许多地方的涉农报纸萎缩的情况下,这家报纸却依然保持良好的发展势头。广告不断增长,2007年不过上千万元,现在已突破了3000万元。为何农村报刊还有市场?他们认为,城市化进程虽加快,但农村、农业、农民在中国依然占有很大的比重,只是情况发生了很大变化,出现了大批新型的农村、新型的农业、新型的农民。在社会转型期,不仅为农民服务方面的信息要及时传播,维护农民权益的舆论也要加强。南方农村报将这张报纸的价值提升为“新农村的推动力”,把维护农民权益,为农村、农业以及农民、专业户服务,作为报道的主旨。这一定位让他们做出了综合类媒体不易做出的专业水平。在许多传统媒体舆论监督类报道匮乏的情况下,南方农村报的批评报道却经常放在头版头条并配发评论。南方农村报的实践表明,只要始终不渝地坚守和与时俱进的创新,就能找到在新形势下生存和发展的空间。

   注释:

   ①专家点评萧山日报改版[J],《新闻与写作》,2014年第1期。

   ②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新媒体环境下传统媒体的转型战略研究》的阶段性成果(项目批准号:13AXW006)

   ③http://news.xinhuanet.com/newmedia/2014-01/20/c_126032952_2.htm

   ④中国老龄事业发展报告(2013)

共[1]页

范以锦 王潇其的更多文章

没有数据!
姓名:
E-mail:

内容:
输入图中字符:
看不清楚请点击刷新验证码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投稿须知 | 版权申明
地址:成都市科华北路64号棕南俊园86号信箱·四川大学哲学研究所办公室 邮编:610065
联系电话:86-028-85229526 电子邮箱:[email protected] [email protected]
Copyright © 2005-2008 H.V , All rights reserved 技术支持:网站建设:纵横天下 备案号:蜀ICP备1700414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