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 页 >> 学术研究 >> 新闻传播学 >> 对传播学的历史反思需要的是“原点”而不是“原罪”
学术研究
点击排行
最新文章
热门标签
哲学 影评 符号学 分析哲学
管理 经济危机 贫富差距
传播 新闻 和谐社会
历史 胡塞尔  人口比例
郎咸平 华民 林毅夫 价值观 
司法公正 国学 正义 人文 
存在主义 现象学 海德格尔
新闻传播学
对传播学的历史反思需要的是“原点”而不是“原罪”
来源:网络转摘 作者:黄旦 点击:9599次 时间:2014/12/14 22:41:40

 看到吴飞教授《何处是家园?——传播研究的逻辑追问》(载《新闻记者》2014年第9期,下称吴文)的题目,我耳朵的神经立马受刺激,不由自主就飘起费翔的声音,“归来吧归来吧,浪迹天涯的游子”。“家”或“家园”的意象非常丰富,从不同门径(比如社会、经济、文化或哲学等)进去会有不同的“家”。不过有一点是相同的,即“家”或“家园”,是一个封闭的至少也是有界限的“场所”或“空间”,是某一同质关系的聚集之地。 我现在越来越感觉词语对思维乃至认识的影响,以伯格和卢克曼的“现实的社会建构”观点看,这并非无稽之谈。至少有一点很明显,由于有了“家园”的影子,吴文才特意在全文前面刻意突出,“中国的传播学研究一开始就走偏了”,也就是走错了家门,“存在严重的方向性错误”。“一开始就走偏了”,即便千真万确,从其最正面意义来理解,也不过是一种后见之明,既不表明过去的不行,也不代表现今的超群。如今是时髦“顶层设计”,任何完善的“顶层设计”,哪怕再认真再细致,都只能是即时的认识和把握,是“择其善者而从之”的结果,不可能一劳永逸。“智者千虑必有一失”,即此之谓。如果“最精妙深奥的理论,也有历史现实的根源”,那么,最粗浅简陋的传播研究,也是有其历史现实的触发。我们应该是循着这样的思路,去考察为什么是这样选择,什么原因造就,而不是下一个对与错、正确与偏向的结论。选择本不存在对错,好比走哪条路,自有其道理。说到底,人都是生活在博尔赫斯“小径纷叉的花园”之中,一辈子就是在纠偏中度过,压根就说不清也很难知道哪条小径对头。这就好比恋爱婚姻中的“试错”。试错,是为了尽量减少错误,而不是为发现一个唯一的“真爱”。以此作为个人梦说说无妨,相信没有人会阻拦,同样也没有人会当真。“知今是而昨非”或者“知昨是而今非”,就是人的一种常态,所以才有俗话说的,一辈子没有后悔药好吃。

   为此吴文做了一点历史考察,从传播研究的“理论旅行”到存在什么问题,就是打算完成这一任务。倘果真如此,这样的考察还是粗疏了些,基本属于对事件的罗列,把时间、空间和事件随意自然堆放,构不成“逻辑追问”。华勒斯坦说,要“将时间和空间当作对我们的分析具有建构作用的内部变量,而不仅仅是当作社会宇宙存乎其间的不变的物质现实,而重新安插进来。如果我们把时间和空间的概念看成是世界(和学者)藉以影响和解释社会现实的社会变量,我们就面临着发展一种方法论的必要性,从这种方法论出发,我们可以把这些社会结构置于分析的前台,而与此同时又不把它们当作一些任意的现象来看待或利用”。

   我曾经在一篇文章里从时空的特殊性,对中国传播研究初生阶段做过一点“追问”:中国大陆一开始之所以对传播学发生兴趣并动了引进之念头,与因“文革”而陷入僵死的新闻学和新闻实践的刺激有关。“第二次全国传播学术讨论会”提出的,“在对外国传播学评介的基础上,去粗取精,去伪存真,利用大众传播研究中某些有用的理论和方法,研究中国的大众传播事业,特别要与我国传统新闻学相结合,取长补短,以促进我国新闻学研究,推动我国新闻传播事业的发展”,就是一个清楚的表述。此种“推动发展”的现实动因,在“传播学”及其研究上,即刻显现出的结果,就是传播学成为应对社会变化的“应用之学”或者之“技”。在政治上,可以“帮助集团、国家树立形象,使国家的政治制度趋于稳定,同时又能为国家提供决策依据,使国家的政治制度更趋向于完善和成熟”。对于新闻学的益处,传播学有助于扩大其视野和关注的对象,使之找到“新的发展空间”。传播学“说什么和怎么说,即传什么和传播模式”,恰恰属原有新闻学之空缺。具体的实际应用也是从这样的起点和思路上起步。1982年北京受众媒介接触行为调查,就是从党报群众路线出发,服务于当时的新闻改革。随之进行的浙江、江苏等地的调查,同样没有脱离这样的窠臼。

   我的“追问”同样很粗疏,谈不上全面和准确,但仅此也就足以质疑“一开始就偏了”的“追问”。就我的“追问”看,一开始不存在什么偏,因为有其充分的现实依据——逻辑。自然,用吴文的标尺——逻辑来“追问”,或许真是“偏了”,可是有什么理由非得要求他们用这个标尺呢?我不是要站在相对主义立场,证明存在就是合理,相反,通过反思,发现前人的局限性甚至某些不见,是义不容辞的责任,好比将来人对我们要做的追问一样,但不能倒过来要求前人像我们一样,否则就是“偏了”。历史反思需要“原点”而不是“原罪”,否则可能无意中矮化了前人,不留神会导致“追问”颠倒了“逻辑”:不是在历史现实追问中发现前人的逻辑,然后表明自己的逻辑由来,而是直接用自己的“逻辑”来追问前人。文章起名是“逻辑追问”而不是“追问逻辑”,就已经预伏着这样的可能和危险。

共[1]页

黄旦的更多文章

没有数据!
姓名:
E-mail:

内容:
输入图中字符:
看不清楚请点击刷新验证码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投稿须知 | 版权申明
地址:成都市科华北路64号棕南俊园86号信箱·四川大学哲学研究所办公室 邮编:610065
联系电话:86-028-85229526 电子邮箱:[email protected] [email protected]
Copyright © 2005-2008 H.V , All rights reserved 技术支持:网站建设:网联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