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 页 >> 学术研究 >> 新闻传播学 >> 树立文化民生理念,强化少数民族新闻研究
学术研究
点击排行
最新文章
热门标签
哲学 影评 符号学 分析哲学
管理 经济危机 贫富差距
传播 新闻 和谐社会
历史 胡塞尔  人口比例
郎咸平 华民 林毅夫 价值观 
司法公正 国学 正义 人文 
存在主义 现象学 海德格尔
新闻传播学
树立文化民生理念,强化少数民族新闻研究
来源:网络转摘 作者:白润生 点击:22268次 时间:2013/6/23 22:03:23

少数民族新闻事业兴起于20世纪初叶,发展与繁荣是在新中国成立后,尤其在改革开放后。当前,少数民族新闻事业已形成了较为系统、多语(文)种、多层次、多渠道的特色鲜明的新闻传播体系。少数民族新闻传播研究,是少数民族文化组成部分,又同是博大精深、辉煌灿烂的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少数民族新闻传播研究广博而复杂,不仅涉及少数民族新闻媒体的历史、形态与功能,同时还要观照少数民族文化的渊源与沿革,新闻传播语境下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承与构建,探讨的层面极为丰富,在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中的作用日益显著。少数民族新闻传播研究作为少数民族文化的一部分,不仅丰富和深化了中华文化的内涵,而且不断为其注入新的生机与活力,是建设中华民族文化共有精神家园的重要支撑。

首先,要有保护和发展少数民族文化的紧迫感。中华文化是各民族文化的统一体。进入21世纪和谐发展时期少数民族新闻事业空前繁荣。截至2006年年末,全国共有99种用少数民族文字出版的报纸;223种用少数民族文字出版的杂志。广播电视事业发展也十分迅速。截至2005年,我国民族自治地区使用少数民族语言的广播机构78个;使用少数民族语言的电视机构达76个;少数民族广播和电视覆盖率分别达到了86.1%和90.4%。从中央到地方,共办有蒙古、藏、维吾尔、哈萨克、朝鲜、壮等21种少数民族语言的广播电视节目。但是,由于受经济全球化和消费性文化的冲击,不少优秀的少数民族文化正在流失,处于濒危状态。在少数民族新闻传播史研究委员会2012年年会期间,我曾对新华社贵州分社的记者谈到贵州省作为多民族聚集省份在20世纪80年代少数民族文字报刊发展情况,追述了在黔东南和黔西南两个自治州出版的苗文、侗文、布衣文报刊,现均已停刊,其中最珍贵的是《苗文侗文报》,它是我国唯一的两种少数民族文字合刊的报纸。我们必须坚持“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继承发展”的方针,共同守护中华民族的精神家园。

其次,认清形势任务,把握少数民族文化发展的正确方向。重视和发展民族文化是党和政府的优良传统。近年来,中央提出了一系列关于文化建设的重要思想,其中关于少数民族文化工作的论述,是指导少数民族文化建设的行动纲领和工作指南。具体说来,促进少数民族新闻事业和少数民族新闻传播研究的发展与繁荣,必须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坚持以人为本,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坚持改革创新。少数民族新闻传播研究成果,一定要严明立场,深入挖掘有利于祖国统一,民族团结,社会和谐的深刻内涵和宝贵的学术价值。少数民族新闻传播研究机构、学术团体必须明确自己的职责与使命,带领全体成员,多出成果,出各族人民满意的成果。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原则,把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根本任务。

再次,注重少数民族新闻传播队伍建设。少数民族新闻传播研究成果的积累,无疑为少数民族学科建设打下了更加厚实的基础。少数民族新闻传播研究队伍建设关键是优化结构,提升素质,注重培养善于开拓少数民族新闻传播研究的创新人才,掌握现代传媒技术的专门人才,懂业务善管理的复合型人才。培养人才,离不开大力发展少数民族新闻教育。我国少数民族新闻教育经历了一个从不正规到正规,不系统到系统的院系教育的发展过程,经过80多年的努力,少数民族新闻教育已发展到一定水平,形成了融大专、本科以及研究生教育为一体的较为完整的教育体系。当前,少数民族新闻院校的办学层次有待提高,应当像老一辈新闻教育家丁淦林教授所说的那样“朝着建设成熟的独立学科的目标前进”。

少数民族新闻传播跟少数民族群众一样大多分布在西部地区和边疆地区,对内可以呵护各民族的共同精神家园,对外可以抵御外来文化的渗透,维护文化学术安全,维护边疆稳定。应该说,发展少数民族地区媒体,特别是少数民族语言的新闻传播事业及其研究,是一项造福子孙万代的“文化民生”工程。

当前全国各族人民,正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的领导下,为实现党的十八大提出的奋斗目标,一心一意谋发展,全心全意奔小康。少数民族新闻传播研究,作为少数民族文化重要组成部分,定要再铸辉煌!(作者是中央民族大学教授;中国新闻史学会特邀理事、少数民族民族新闻传播史研究委员会名誉会长)

共[1]页

白润生的更多文章

没有数据!
姓名:
E-mail:

内容:
输入图中字符:
看不清楚请点击刷新验证码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投稿须知 | 版权申明
地址:成都市科华北路64号棕南俊园86号信箱·四川大学哲学研究所办公室 邮编:610065
联系电话:86-028-85229526 电子邮箱:[email protected] [email protected]
Copyright © 2005-2008 H.V , All rights reserved 技术支持:网站建设:网联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