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 页 >> 学术研究 >> 政治学 >> 如何看待“中国模式”问题
学术研究
点击排行
最新文章
热门标签
哲学 影评 符号学 分析哲学
管理 经济危机 贫富差距
传播 新闻 和谐社会
历史 胡塞尔  人口比例
郎咸平 华民 林毅夫 价值观 
司法公正 国学 正义 人文 
存在主义 现象学 海德格尔
政治学
如何看待“中国模式”问题
来源:网络转摘 作者:贾康 点击:5946次 时间:2016/9/23 17:32:59
 中国的发展正日益逼近历史性的考验关口,“中国奇迹”和“中国崩溃”两个极端的看法可以屡屡同时出现于一个“朋友圈”。有无“中国模式”,两方对立的观点已争论若干年,热度不减。与中国必须“过坎儿”的“中等收入陷阱”问题相结合,在此,我愿重申过去曾表达过的看法:在核心概念的提炼上,如想一下子把中国的发展说到某个新的模式上,有明显的问题。作为“中国模式”这样一个“关键词”或“基本概念”,我总感觉现阶段还难以成立和认同。

   谈及某种新的“模式”,如“中国模式”,内在逻辑至少包括:

   第一,它有别于既有模式(否则,把它归于某种已形成的模式就可以了);

   第二,它已具备基本的稳定性,不说已多么“成熟”,但至少要已“成型”(否则,至多还只处于丁学良教授所称的“史前”阶段);

   第三,它可以在某种程度上为其它主体在类似的条件下仿效或复制(否则,把历史上一次性出现、别的主体完全无法仿效或借鉴的东西,勉强称为一种模式,其实对于人类并无什么意义——当然,如果结论是作了比较研究后认为“要避免”的模式,也算是有了一种意义,但这决非现在社会各界讨论“中国模式”的视角和氛围)。

   认识某种经济社会模式,我是赞成有学者所强调的“政治经济学框架”的(政治经济学,即Political Economy,其在本原上,就是把国家政治权力主体的作用与经济资源配置作为相联系的一个系统来把握的)。

   首先,从政治的角度考察。中国的政治模式其实还未摆脱“苏联模式”——是属于邓小平所明确批评的“权力过度集中”“党政不分”弊病十分明显的模式,是要通过高层领导曾加以强调的政治体制改革和十七届五中全会所提出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的全面改革(十八大后已进一步推进到“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来改造的模式。

   其次,从经济的角度考察。中国的经济模式还正在邓小平“我们也要搞市场经济”的目标模式方向上演进,而怎样在世界上已相对清楚的“市场经济”基础机制上形成“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我们还需要做大量的借鉴、开拓和深化改革的工作,目前还远远看不清楚我们最终能够为市场经济模式贡献出什么样的可肯定的质变,而形成一种新的模式。很多东西我们还在试,还在混合,混合中也出现了大量的扭曲和紊乱。我们已经历的“黄金发展”还在延续,成长性仍然存在和十分令人鼓舞,但也正伴随着日趋明显的“矛盾积累隐患迭加”,要应对各种可预见与不可预见的风险和挑战。

   于是,剩下的问题便是把政治和经济合在一起讨论整个系统,中国“政治模式”和“经济模式”的结合,能否形成一个可称为“中国模式”的总合模式?显然这个火候还远远未到。现实生活中尖锐的、愈益无法回避的头绪纷繁的矛盾与挑战,归结为最简要的一条,恐怕就是中国人把政治方面“威权”的特征与经济方面的“市场机制”相结合,在中国是否便可以如愿地形成政治权力中心(执政党与政府方面)强力介入之下实现“后来居上”的经济赶超,和越来越健康完善的市场资源配置的良性、互补结合,并不断提升有学者所强调的“现代性”?抑或是会令世人厌恶地引致公权扭曲式的政治中心过度介入与腐败、畸形的“权力拜金市场经济(专制主义传统+权钱交易+全民拜金无信仰)”的结合,使造福公众的生产力解放与社会进步难以持续?正如吴敬琏老师所说,我们将建立的市场经济,将是“好的市场经济”,还是“坏的市场经济”?

   面对这个关系民族复兴命运的哈姆雷特式“生存或死亡”层面的问题,我们或许还可以继续研讨、议论一段时间,但实际的客观制约是做出不可避免的决定性选择之前的时间与空间,已越来越收紧了。在此关键阶段上,是谈论“中国模式”合适,还是在“中国案例”“中国探索”思维指向与现实矛盾问题导向下,有针对性地注重探讨“中国道路”、“中国方案”和“中国抉择”更合适?

   我们必须做出的抉择,至少在“理论上”可以列举如下三种:

   第一,正面展开政治体制和与之配套的全面改革。但因为现实生活中政治体制改革尚难以形成“全面配套”的可操作方案,这一思路的理想主义色彩可能过重:既然无法形成可操作方案,如何能推进到“展开”与“落实”?

   第二,只说不做,或只治标而不治本。这会实际选择一条积累矛盾、最后积重难返、落入杨小凯先生生前所说的制度性“后发劣势”境地的危险道路。如余永定教授所说:“改革的时机应由政治家把握,但拖延不是出路。”(应当承认,近些年不少时候是在做表面文章。大家都说要改革,要继续开放,但往往表述一致,实质内容不一致。实质性的事情是这种重大的抉择我们能不能触及到和把握住。在现在这种众说纷纭、很多话都是拐着弯儿说的情况下,我们能提出什么?我们能在抉择方面推动什么?)

   第三,借鉴“美国进步时代的启示”,在“建设公共财政”导向下,从各方难以拒绝的“加强和优化管理”的角度切入,这样社会震动和代价可能比较小,属改良式介入,但公共资源配置上,必然要在承认公民权力平等和政治权力制衡前提下,对预算、税收等实行越来越规范、透明的理财民主化、法治化,进而以政府理财的民主化、法治化,拉动和促进经济、社会生活的民主化、法治化。这一条道路是我作为一个研究者看来最值得看重、最可操作、有可能花费较小社会代价实现较平稳转轨过渡而最终完成中国现代化的道路。是否如此,欢迎各位批评指正。

   在讨论如何跨越“中等收入陷阱”这个横在中国面前的大坎儿的当下,与其过早议评“中国模式”,不如居安思危、防患未然地强调“攻坚克难”——一句话:让我们把注意力集中于完成我国经济增长方式和管理体制“两个转变”大方向上正确的“中国抉择”上来!

共[1]页

贾康的更多文章

没有数据!
姓名:
E-mail:

内容:
输入图中字符:
看不清楚请点击刷新验证码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投稿须知 | 版权申明
地址:成都市科华北路64号棕南俊园86号信箱·四川大学哲学研究所办公室 邮编:610065
联系电话:86-028-85229526 电子邮箱:[email protected] [email protected]
Copyright © 2005-2008 H.V , All rights reserved 技术支持:网站建设:纵横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