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 页 >> 学术研究 >> 史学 >> 席勒说法国大革命中的暴力
学术研究
点击排行
最新文章
热门标签
哲学 影评 符号学 分析哲学
管理 经济危机 贫富差距
传播 新闻 和谐社会
历史 胡塞尔  人口比例
郎咸平 华民 林毅夫 价值观 
司法公正 国学 正义 人文 
存在主义 现象学 海德格尔
史学
席勒说法国大革命中的暴力
来源:网络转摘 作者:章启群 点击:71次 时间:2016/9/13 17:07:14

   经济原因是直接的导火索。在整个18世纪,虽然法国的国家财力有所增加,然而1787、1788年的农业歉收引发了严重的经济危机。在城市尤其是巴黎,失业、物价上涨、物品匮缺和饥荒,引起民众的愤怒和绝望。面对危机四伏的现实,路易十六优柔寡断,不知所措。财政大臣们最后想扩大纳税人数目,触动了特权阶层的利益。于是他们也奋起抗争,催生了暴乱。

   潜伏在经济危机下面的是政治危机,即社会不平等状况严峻,阶级矛盾尖锐。革命前的法国社会结构,由教士、贵族和平民三个等级实际上也是特权和非特权两个等级构成。特权等级是教士和贵族,非特权等级是平民。经过启蒙的洗礼,彻底改变这种不平等成为下层社会的普遍共识和强烈愿望。平民等级尤其是上层资产阶级,在经济实力上已经达到了相当高的程度。但是,贵族根本不想改革,还想延续中世纪的特权。而且,法国是国王用武力征服完成国家的统一,形成了欧洲专制程度最高的君主制。强大的王权自然成为维护贵族特权的有效屏障。骄横的贵族向来只认同暴力,不屑于使用理性的方式,例如法律的武器。因而在法国没有能够培养出自由主义传统,也不可能出现英国1215年《自由大宪章》那样的文件。在这种情况下,一场激进的革命风暴也就在所难免。

   暴力行为在1789年7月14日达到高潮。民众为了寻找武器库,攻占了皇家监狱巴士底狱,并释放囚犯。骚乱迅速传遍法国。贵族们惊恐不安,大量外逃。农民听到贵族和土匪洗劫的种种流言,于是武装起来自卫,有时攻占城堡,乘机烧毁土地文契。1791年6月,国王全家逃离巴黎,却在接近东部边界的瓦伦被捕,送返巴黎。激进的罗伯斯庇尔等利用这件事证明国王叛变革命。8月10日,巴黎的革命者攻占了杜伊勒里宫,制宪议会宣布废黜国王。9月2日至9日,暴乱的民众对关在监狱中的1000多贵族、修士和拒绝宣誓的教士进行屠杀。1792年9月21日,国民公会召开会议,宣布成立共和国。1793年1月21日,议会对国王进行审判,宣判国王有叛国罪,并于当日上午10点钟在革命(协和)广场执行死刑。在临刑前的断头台上,路易十六喊道:“我是无辜的!”但鼓声淹没了他的呼号,铡刀斩下国王头颅的同时,激发迅雷般的欢呼。不久,革命派内部分为吉伦特派和雅各宾派,雅各宾派斥责吉伦特派为叛徒,经过虚假的审判,大多数吉伦特派被送上断头台。罗伯斯庇尔及其拥护者从此实行严酷的措施,凡涉嫌叛变共和国者立即被逮捕。革命法庭大量处决异见者,全国约有4万人上断头台,还有难以计数的人以莫须有的罪名逮捕,拒绝宣誓的教士受到空前的迫害。恐怖笼罩整个法国,没人有安全感。1793年岁末,革命政府用暴力恐怖基本上稳定了法国。吊诡的是,1794年7月,罗伯斯庇尔被推翻,也被送上了断头台。

   法国大革命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真正的人民民主革命,是启蒙之后欧洲发生的重大事件,引发了整个欧洲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巨大震荡,对于近代欧洲的政治生态及其版图的建构产生了根本的作用,从而影响了今天人类世界的生活观念和生活方式。从这个意义上说,法国大革命也是整个西方乃至全部人类历史中的节点之一,在人们的思想中引发了异常深刻而又不同的反思。因此,反思法国大革命差不多成为后来思想家(尤其是西方思想家)绕不过去的课题。这种反思以各种不同的形式出现在哲学、宗教、艺术等著述和作品中。相关著述难以尽数,名著也蔚为大观。

   尤其令人反思的是,法国大革命以异常激烈的手段摧毁了旧秩序,但接踵而来的却是暴力、恐怖和屠杀。从国王、王后、教士、贵族,到雅各宾党人,纷纷被押上断头台。这种大规模的屠杀行为让整个欧洲感到颤栗、恐怖,革命中的残暴和恐怖,不仅至今让人们心有余悸,而且还成为政治哲学和历史哲学的一个尖锐问题:革命是否就是暴政的别名?所有关于法国大革命的探讨几乎都隐藏着这个集体无意识。英国著名政治学家、保守党精神领袖博克(E.Burk 1729-1797)在《法国大革命》一书中提出,法国大革命摧毁了西方的风俗和道德,可能把整个欧洲引向暴政。因此,英国宁可不改革也不要法国大革命。

   托克维尔(A.de Tocqueville 1805-1859)的《旧制度与大革命》可以说也是基于这个问题的思考,书名链接了“旧制度”与“大革命”两个关键词,无疑形成了一种强大的思想冲击波。作者在分析了暴民政治成因的同时提出这样的问题:为什么路易十六时期是旧王朝最繁荣时期,这种繁荣却加速了革命的到来?

   然而,暴政和疯狂绝不完全是经济和政治的原因造成的。哲学家在这里看到的则是人性的分裂。应该说,哲学家看到的是更为本源性的问题。

   

   出生于涅卡河畔马尔巴赫的德国哲学家席勒(J.C.F.Schiller 1759-1805年),同样感受到了法国大革命的巨大冲击。在他看来,当时的法国社会,广大下层阶级处于粗野的无法无天的冲动之中,他们要求打破社会秩序,解放自己难以驾驭的狂暴。而文明的上层阶级则萎靡不振和颓废堕落。整个法国呈现出一种令人作呕的腐败和没落的景象。在这种情况下,社会改革导致暴乱是不可避免的。与历史学家或政治学家不同,他认为,法国大革命之所以出现暴政和屠杀,最终根源在于人性的分裂。

   席勒认为,出现在法国的这种道德败坏和堕落现象,不仅仅是社会政治、经济的问题,也不仅仅局限于法国,而是整个欧洲:社会的发展导致了欧洲文化本身出了重大问题。在18世纪后半叶,从英国开始的工业革命逐渐扩展到整个欧洲。城市中新型工场应市场发展成为一种高度复杂的行业,造就了社会的新兴力量。这一全球范围不断扩展的行业,开发了为它服务的商业机构。银行和联合股份公司提供了资金进行国际商业投机。欧洲作为庞大的世界性贸易体系中心宣告完成。社会财富更加集中。农村人口大量外流,聚集在大城市、矿场、煤田等有限的空间里。随着城市工厂强加了新的工作条件和习惯,艺匠和工人们不得不屈从自己不熟悉的种种要求。工业革命完全改组了生产方式,也改变了人的生活方式,造成空前的社会动荡。这是欧洲社会的千年巨变。

   这种社会形态的基本特征是严密的社会分工,整个社会像一个精巧的钟表机械,无数众多的但是都无生命的部分,组成一种机械生活的整体。扩张的知识和个人的有限的智力之间的冲突,使得学术必须有更精密的分工,复杂的国家机器又使得人们的地位和职业必须有更严格的区别。“于是,国家与教会分裂,法律与风俗分裂,娱乐与劳动分离,手段与目的脱节,努力与报酬不相符。”(席勒:《美育书简》,见《缪灵珠美学译文集》第二卷,第144-145页,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下文简称《书简》)集体瓦解为无限而又无生气的部分,个人既然被桎梏在社会全体中一个很小的片断中,个体自身也就只能成为一种片断。这种机械的社会必然也会造成人性的分裂。人性中因而出现了一种毁灭性的冲突,割裂了直观的知性和思辨的智性之间的联系,拆散了人性内部的和谐力量。

   与近代社会相对的是古希腊社会。希腊城邦的民主政治体制,使每个人都享有自主的生活。希腊的社会文化没有造成社会与个体的分裂以及人格内部的分裂,而且每个人在必要时都可以成立独立的整体。希腊人的这种自然天性具备了一切艺术、才智和道德的潜质,所以,希腊人能把想象的青春和理性的成年结合在一种完美的人性里:“希腊人的精神力量在春梦方醒之时,感性官能与理性精神还没有彼此严格区分开来;因为并无任何决裂促使他们分庭抗礼和规定他们的境界。诗情尚未同机智争宠,思辨尚未因吹毛求疵而自损令名。”“丰富的形式与丰富的内容,哲学的思考与文艺的创造,柔情与魄力,他们都兼而有之,而且是青春的幻想与成年的理性结合成一种辉煌的人性。”(《书简》第143页)

   在席勒看来,与古代希腊社会相比,他生活时代的欧洲,远远不能产生作为政治道德革新必要条件的那种人性典型,反而会出现它的直接对立面:

   利己主义学说生长在礼仪彬彬的社交的娘胎中,但是还没有产生一个关怀社会的人,我们便首先感受到社会的一切传染病和一切祸害。我们的自由判断服从社会的专横舆论,我们的感情服从社会的莫名其妙的习惯,我们的意志服从于社会的诱惑;我们唯独维护我们的任性来抗拒社会的神圣法律。……文化不但不能给予我们自由,反而以它一切教化的力量发展了新的需要,物质需求的枷锁越来越可怕地缚紧我们,所以损失的恐慌甚至窒息了向善的热烈追求。“逆来顺受”这句格言却被目为人生的最高智慧。所以,我们见到今日的时代精神动摇在荒唐与粗野之间,在不自然与纯自然之间,在迷信与道德怀疑之间;只有邪恶势力的均衡间或给它以限制。(《书简》第142页)

   在这样的状况下,任何政治改革的企图都是不合时宜的,任何寄托于改革的希望都将成泡影,播下龙种必将收获跳蚤。政治改革只有等到人的内心分裂再度被扬弃,人的天性得到充分发展,足以成为艺术家的天性,而且保证理性的政治创造能够实现之时,才能进行。

   

   席勒坚信,社会的改造首先在于人的改造。政治领域的一切改善都需要人的性格的高尚化。在他看来,一个健全的人格能够达到深刻的见解和伟大的情操,只须给与他重要的动机就行了。而对于一个人性分裂的人效果则只能相反。分裂的人性是暴政的根源。要改造人性的分裂,只能靠教育。

   按照席勒的观点,现实的人身上既有理性,也有自然性,自然性就是动物性。因此,“自然人毕竟是一种现实,而道德人不过是一个问题而已。”在这个意义上,席勒认为:“所谓自然王国,是指任何一种起源于暴力而不是根据法律建立的政体。”(《书简》第137页)人在自然的状态下,他是自私自利而不是自主,是随心所欲而不是自由,心为形役而且不守规律。世界对于他不是对象,而是命运。他既不知道心中的必然性,也不认识世界的必然性。“他在丰富多彩的万类中只见他的猎物,在雄浑壮丽的自然中只见他的敌人。”(《书简》第195页)当然,完全处于这种状态的只是动物而不是人类。不过人类也从来没有完全脱离过这种状态。人的特点就是:他可以同时兼有最高级和最低级的品质在他的天性中。当人仅仅是感受自然时,他是自然的奴隶。感性的人是被决定的,没有自由。

   从人具有理性的方面看,一旦他思考自然,他就成为自然的立法者。人能够赋予无形式的东西以形式,就证明他的精神是自由的,至少证明人具有精神自由的能力。因为,“人之所以为人,在于他并不停留在仅仅是自然所造成他的状态,他能够凭借理性回过头来再踏上自然所期待于他的途径,他能够把必需的工作改变为自主的工作,把肉体的必然提高为道德的必然。”(《书简》第136页)因此,对人的教育是可能的。

   对于可以教育的人来说,教育和改造也有多种方法。国家可以通过道德教育进行,也可以用法律来实行。但是,这两种方式都缺乏自然的性质,带有强制的特点。道德教育免不了靠牺牲自然感情来维持,这肯定是一种有缺点的教育。另一方面,一种政体只靠法律来实现社会的统一,就会否定多样性,当然不美满。比较好的方法,是让国家的理想原则渗透到个人身上来,使人高贵起来,从而实现整个社会的和谐统一。而这必须通过审美教育才能实现。

   席勒说:其实,“人的教养就在于:第一,给他的感受能力提供同世界最多样的接触,在感情方面促使其被动性达到最高程度;第二,使他的决断能力取得不依赖感受能力的最大量独立,在理性方面促使其主动性达到最高程度。”(《书简》第166页)如果说人的尊严就依赖这两者的严格区别,那么人的幸福就在于巧妙地扬弃这种区别。教育既然应该是人的尊严和他的幸福协调一致,也就应该关心这两种原则在最密切结合中的最高纯洁性。审美教育在自然和自由的状态中可以帮助人实现这一目的。“所以美成功地对我们证明:被动性绝不排除主动性,物质绝不排除形式,有限绝不排除无限,因此,人道德的自由绝不因他必然对物质的依赖而被否定。”(《书简》第202页)在自然法则或理性法则约束人的意志自由的一切场合,审美活动会使这一切得到解放。美能够在人心中建立和谐,可以赋予人以社会的性格,带来社会的和谐。

   在席勒看来,一个理想的社会最终应该是道德的社会。理想社会的人民应该是道德的人。人从感性人到审美的人,可达道德的人。社会因此可达道德的社会,它的人民一定可以实现性格的全面发展。他说:“我们的时代其实是在这两条歧路上流连忘返,在这边则成为蛮风俚俗的牺牲品,在那边则限于精神萎靡和生活荒唐。唯有美能够从这两条迷途带我们回来。”因为“美感发展则民风高雅,……人有审美修养,则一般是理智英明,感情活泼,胸襟磊落,甚至举止庄严;没有审美修养,则往往适得其反。”(《书简》第156页)任何保持抽象状态、扼杀个性的国家都不能实现理想的人的完满性。

   由此可见,国家的理想状态只能从审美教育,而不能从物质和道德的形式上发展而成。因此,席勒宣称:

   力本的国家,以自然克服自然,只能使社会成为物质上可能;伦理的国家,使个人意志服从集体意志,只能使社会成为道德上必要。唯独审美的国家能够使社会成为真实的社会,因为它通过个体的天性以实现集体的意志。

   在恐怖的暴力的王国中,在神圣的法则的王国中,审美的创造冲动不知不觉地建立了第三个快乐王国,游戏与假象的王国,在这里,它替人们解除了种种关系的桎梏,摆脱了一切所谓强制的东西,不论是物质的或精神的强制。

   在审美的国家中,……以自由还给自由——这就是这个王国的基本法律。(《书简》第213-215页)

   要避免革命和改革中出现暴政和疯狂,席勒开出的良方是整个社会的审美教育。他认为,达到自由的路径不是政治经济的革命而是审美的教育,至少是须先有审美教育,才具备政治经济改革的条件。他声称:为了整个社会的福祉,“为了解决实生经验中的政治问题,我们必须走审美的道路,因为我们是通过美走向自由的。”(《书简》第136页)

   

   作为哲学家,席勒认为所有社会改革的目标应该是人性本身的完美。他认为,从根本上说,人要获得自由不是政治经济权利的自由行使和享受,而是精神上的解放和完美人格的形成。只有这样,人才能从个别的、经验的、无恒的人性中去寻找绝对的和永恒的人性。这应该是人类的根本目标。

   人是自由的,而自然是必然的。按照席勒的观点,“唯有当这两者结合——当意志可以自由地遵从必然之规律,当幻想纵使千变万化,理性仍能坚持它的法则,那时我们的神性或理想始能出现。”(席勒:《论素朴诗与感伤诗》,同上第224页。下文简称《论诗》)达到自由和必然和谐一体的人格是健全的、理想的。而现实的人格一般都没有实现这种完满的结合,也永远不会实现这种完满的结合。因为,现实的人格总是有缺陷的。

   席勒认为,从人类的历史发展来说,当人们已经具有思想的能力时,理性会压抑感性。逻辑的必然性或道德的必然性取代了自然的必然性。在这种情况下,人要恢复感性的威力,就必须先毁灭了理性的威力。所以,现实中的人,若要消除理性的压迫,他必须在理性和感性两个方面返回到纯粹无定性的消极状态。当然,人通过感觉接受的决定状态必须保存,因为他不应失掉现实;但是同时必须扬弃它的局限性,因为一种无限的可定性必须发生。因此,问题就在于如何消灭这种状态而又同时保存它。这种对立的状态,可以说也是一种中间的状态,是在游戏或审美中才能实现的一种状态。“假如我们称感性决定的状态为物质状态,称理性决定的状态为逻辑状态或道德状态,那么这种真实的和主动的可定性的状态就应该称为审美状态。”(《书简》第185-186页)在美或审美统一所引起的快感中,物质与形式,被动状态与主动状态,先已获得了真正的统一,审美和游戏可以使人的感性冲动和理性冲动和谐一致。这就证明:人的感性本能和形式本能可以结合,无限可以在有限中实现,从而最崇高的人性也有实现之可能。这当然是人性发展的理想状态。基于此,席勒宣称:

   让我毅然决然地说,唯有当他是充分意义的人时,他才能游戏,唯有当他游戏时,他才是完人。(《书简》第173页)

   席勒认为,游戏和审美的最大特点就是自由。而且,在审美活动所授予外表生活的形式中,已经敞开了人的内心生活,并使之自由。因为,审美心情并不单独地偏袒人性的某个别机能,它对于任何机能都一视同仁地予以恩惠,所以,审美中心理的多种功能处于和谐之中。席勒说:“唯独审美状态本身是一个自足的整体,因为它本身包括了前因和后果的一切条件。只有在审美时,我们感觉到自己仿佛超脱了时间,我们的人性表现出它的纯洁性和完整性,仿佛它未因外界势力的影响而经受过任何损害似的。”(《书简》第188页)在审美的状态中,“他应该不是这个或那个,他应该是人:自然不应该绝对地支配他,理性也不应该有条件地支配他。这两种法则应该完全独立并存,而又完全彼此调和。”(《书简》第199页)

   美育的使命就是从美的事物中寻找美,因为这种美会给人以自由。席勒曾用诗一样的笔触描绘了审美状态中人的感受:

   云淡天青使感官敞开来接受最轻微的感触,泱然的温暖焕发生机使草木葱茏;或者盲目的物质统治甚至在无生的造业中也业已倾覆,胜利的形式甚至使最卑微的物类也显得高贵;或者在快乐的环境中,在幸福的区域里,活动就引起享乐,享乐就引起活动,从生活本身产生神圣的秩序,从秩序的法则才能发展生活;或者想象力永远不依恋于现实,但也永远不离开自然的质朴而走入迷途——只有在这些地方,感情与理智,感受力和创造力,才能够在侥幸的平衡中发展起来,而这种平衡就是美的灵魂和人性的条件。(《书简》第203页)

   只有美的心境才能产生自由。所以不难了解,这种心境不可能从自由中产生(自由不能产生自由),从而也不可能有道德的根源。席勒认为,现实社会争名夺利,道德沉沦。有人生的坎坷,贵贱的悬殊,环境的压迫,贫富的无常。人只有在回归自然中得到安慰。自然就像一首美妙的牧歌,给人们带来暂时的快乐:

   自然之战胜人为,不是凭借其盲目的威力,即力量之伟大,简言之,不是因外在的需要,而是因内在的必然。(《论诗》第227页)

   美也一定是自然的赠品,只有自然的偶然的恩惠才能打破自然状态的桎梏,才能引导野蛮人走向美。究其根源,这种对于自然的喜爱实质上不是审美的,而是一种道德的情操。

   因为美感与知识和欲望无关,不会给人带来学知识的强制。人还可以借美感来净化性爱欲求所烙印的兽性。审美教育就是使人即使在单纯物质生活中也受形式支配,并且在美的领域所能达到的范围内使他成为审美的人。因为“单一种精神能力的伸张固然可以培养出非常的人物,但是只有精神能力的调和均衡才能产生幸福美满的人物。”(《书简》第148页)“任何人在美的魔力下都会忘记自己的局限性。”(《书简》第214页)因此,唯独美感教育能够引导人们走向无限境界。审美教育的目标,就是在自然和自由的状态下,完成一个完美的人格建构。

   

   除了哲学家,席勒还是个诗人。他思考的核心是人与自由和自然、人与历史和现实、人与有限与无限的问题,而他的理想是实现物质和精神、自然和自由、古代与现代、质朴与文明、个人与社会、现实与理想的完满结合,达到人性的和谐与完满。黑格尔说:“席勒所专心探讨的是人类心灵的深处。”实质上,席勒的理论是在古代与近代精神之间的张力中展开的,并且深切地表达了处于这种张力之中的现代人的困惑与憧憬。

   人在现代文明的时代用艺术的方法来恢复他的童心,人在面对机械的、物欲的现实面前在思想上替自己虚构一种自然状态。席勒这种来自卢梭的思想,对于后来早期的马克思、尤其是马尔库塞产生了巨大影响。很显然,这个理论充满着浪漫主义色彩,自身有很多局限。但是,从席勒对于法国大革命的反思中,从席勒对于人性本身的洞悉和论述中,反观当下中国人的人性如何,对于我们认识中国社会的本源性问题,进而寻找根本性的对策,无疑是不可忽缺的参照。不妨再看看席勒的描述:

   利己主义学说生长在礼仪彬彬的社交的娘胎中,但是还没有产生一个关怀社会的人,我们便首先感受到社会的一切传染病和一切祸害。我们的自由判断服从社会的专横舆论,我们的感情服从社会的莫名其妙的习惯,我们的意志服从于社会的诱惑;我们唯独维护我们的任性来抗拒社会的神圣法律。……文化不但不能给予我们自由,反而以它一切教化的力量发展了新的需要,物质需求的枷锁越来越可怕地缚紧我们,所以损失的恐慌甚至窒息了向善的热烈追求。“逆来顺受”这句格言却被目为人生的最高智慧。所以,我们见到今日的时代精神动摇在荒唐与粗野之间,在不自然与纯自然之间,在迷信与道德怀疑之间;只有邪恶势力的均衡间或给它以限制。

   我们是否十分惊异,并有一种时光穿越的感觉?对于今日关注中国前途的人们来说,这简直是醍醐灌顶、当头棒喝!

共[1]页

章启群的更多文章

没有数据!
姓名:
E-mail:

内容:
输入图中字符:
看不清楚请点击刷新验证码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投稿须知 | 版权申明
地址:成都市科华北路64号棕南俊园86号信箱·四川大学哲学研究所办公室 邮编:610065
联系电话:86-028-85229526 电子邮箱:[email protected] [email protected]
Copyright © 2005-2008 H.V , All rights reserved 技术支持:网站建设:纵横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