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 页 >> 学术研究 >> 文学 >> 人文学的“三十年河东”
学术研究
点击排行
最新文章
热门标签
哲学 影评 符号学 分析哲学
管理 经济危机 贫富差距
传播 新闻 和谐社会
历史 胡塞尔  人口比例
郎咸平 华民 林毅夫 价值观 
司法公正 国学 正义 人文 
存在主义 现象学 海德格尔
文学
人文学的“三十年河东”
来源:网络转摘 作者:陈平原 点击:13602次 时间:2012/6/30 20:12:47
  中国有句老话:“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大意是说,时局总在变化,历史不会停滞,世界不可能永远定于一尊。结果呢,可能旁枝逸出,可能异军突起,可能循环往复,也可能“无可奈何花落去”。中国的改革开放已经三十年了(从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的1978年12月算起,为论述方便,不求精确年月)。三十年河东,接下来的三十年呢,不见得就一定是“河西”,还可能是“河南”或“河北”,当然也有可能打个盹,依旧还是回到“河东”。因为,黄河九十九道湾,身处不同的弯道,观察的角度及立场不同,努力的方向及效果也可能迥异。
    不说经济、政治、军事,就说大学教育以及我所从事的人文学。身处其中者都深切感受到,当代中国的人文学正在转型;至于往哪个方向转,怎么转,则不太清楚。面对此“转型”,人文学者很少能置身度外,区别仅仅在于,自家的生存处境及思考方式,既受制于浩浩荡荡的世界潮流,也与本学科乃至本单位的小环境有关。我的建议是,平日里冷眼旁观,明确自己的位置,不怨天尤人;适当的时候主动出击,鼓动“风”朝自家认为正确的方向“吹”,而不是坐以待毙。
    本文以观察、描述为主,略带一点战略性思考。只是限于篇幅,以下讨论的五个问题,大都点到为止。
    第一,日渐冷清而又不甘寂寞的人文学。反思中国改革开放这三十年“人文学”的进路,有人高屋建瓴,有人画龙点睛,有人逻辑推演,有人切身体会,各有各的好处。我倾向于“不高不低”、“不即不离”——即在总体论述与个人体会之间、在隔岸观火与贴身紧盯之间,寻找观察与发言的最佳位置。
    去年(2010)10月,应邀参加香港中文大学主办的“亚洲人文学与人文学在亚洲”国际学术研讨会,灵机一动,摘引十八年间自家所撰十文并略加评说:“既看急剧变化的当代中国,也谈自家的心路立场,希望借此分析近二十年中国大学的演进以及‘人文学’在其中扮演的角色,讨论在政治/经济迅速转型的当代中国,‘人文学’如何在校园内外错综复杂的各种夹缝中挣扎、生存与发展。”(参见陈平原《当代中国的“人文学”》,《云梦学刊》2010年6期)本以为这话题到此为止,可今年(2011)三月,上海哈佛中心召开“人文学与高等教育”工作坊、五月间山东大学《文史哲》杂志社组织“反省与展望:中国人文研究的再出发”学术研讨会,我只好重做冯妇。这回纽约大学演讲,希望把思路理得更清晰些。
    所谓“校园内外”,“外”指向大学与社会之隔阂,“内”则是大学内部各学科间的竞争。前者关注的人多,后者则往往被忽略。几年前,我发表《大学公信力为何下降》(2007年11月14日《中国青年报?冰点周刊》),此文本有副标题——“从‘文化的观点’看‘大学’”。之所以如此自我设限,是因为意识到你我都可能因知识生产的“制度化”而产生学科偏见:“作为一种组织文化,大学内部的复杂性,很可能超越我们原先的想像。知识分子聚集的地方,并非‘一团和气’,很可能同样‘问题成堆’。有政治立场的差异,有经济利益的纠葛,有长幼有序的代沟,还有性别的、宗教的、地位的区隔,但最顽固、最隐晦、最堂而皇之的,是‘学科文化’在作怪。双方都‘出于公心’,但就是说不到一起。不同学科的教授,对于学问之真假、好坏、大小的理解,很可能天差地别;而‘学富五车’的学者们,一旦顶起牛来,真是‘百折不回’。有时候是胸襟的问题,有时候则缘于学科文化的差异。”带入“学科文化”的眼光,观察最近这三十年中国人文学的命运,当有比较通达的见解。
    所谓“学问”,是由诸多学科构成的;不同学科之间,既互相支持,又相互竞争。六年前,我曾谈及上世纪九十年代的学术转型,与社会科学在中国的迅速崛起有关。“以前的‘文化热’,基本上是人文学者在折腾;人文学有悠久的传统,其社会关怀与表达方式,比较容易得到认可。而进入九十年代,一度被扼杀的社会科学,比如政治学、法学、社会学、经济学等,重新得到发展,而且发展的势头很猛。这些学科,直接面对社会现状,长袖善舞,发挥得很好,影响越来越大。这跟以前基本上是人文学者包打天下,大不相同。”(参见陈平原《大学何为》246页,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
    在我看来,英国学者C.P.斯诺的“两种文化说”早就过时了。当下中国,“科学”与“人文”之争不是问题;需要关切的是同属“文科”的社会科学与人文学之间的隔阂。说夸张点,当下中国的大学校园,基本上处于“分裂”状态。上世纪八十年代,我们习惯说“知识分子问题”,认定那是一个“同呼吸共命运”的特殊群体。现在不是这样了。不说政治立场的差异,不同地区、不同大学、不同专业的教授,其经济收入与精神状态,已经“不可同日而语”了。比如,同在北大教书,做人文学的,与研究金融、管理、法律、政治的,趣味不相投。这边嘲笑那边“迂腐”,那边嘲笑这边“浅薄”,彼此之间很难进行真诚且深入的对话。
    近三十年的中国学界,若谈“舞台”与“掌声”,可以大略这么区分:第一个十年,那是人文学的黄金时代,社会科学处于恢复性增长阶段;第二个十年,社会科学迅速崛起,人文学内外受困(政治突变与经济大潮);第三个十年,社会科学占压倒性优势,人文学日渐边缘化。我的立场是:庆幸中国社会科学之突飞猛进,但更关心人文学在当下以及日后如何自我更新、自强不息。
    去年秋天,北大中文系举行百年庆典,我在《“中文教育”之百年沧桑》(《文史知识》2010年10期)以及《中文百年,我们拿什么来纪念?》(《新京报》2010年10月9日)中,根据思想潮流、社会需求、学生择业,以及人文学者自信心的恢复,做出一个大胆判断:随着中国人日渐“小康”,中文系等人文学科开始“触底反弹”了。这里所说的“触底反弹”,不是重唱八十年代那首《在希望的原野上》,而是认准这些传统学科正从前一阶段萎靡不振的状态中走出来。当今世界,无论“语言”、“文学”,还是“历史”、“哲学”,都不可能成为门庭若市的显学;但中国的人文学科正逐渐走出低谷,且有可能“贞下起元”,这是很值得注意的现象。
    第二,官学与私学之兴衰起伏。1994年4月,就当代中国社会与文化问题,我与东京大学法学部教授渡边浩先生有过三次长谈,在岩波书店那一次,根据录音整理成文(刊《思想》1995年7期)。谈话一开始,渡边先生就问我为什么要办《学人》集刊,我的回答是:“如果对1950年代以来中国报刊、书籍的生产方式有所了解,不难明白《学人》作为独立的集刊出现的意义。在基金会及出版社的支持下,学者独立办刊,这与此前只能由政府及其所属机构组稿、审稿的运作方式大不相同。现在中国国内此类学术集刊逐渐多起来,我以为是大好事。也有一些名义上有挂靠单位,但基本上由学者独立操作的。这是近年中国思想、学术日趋多元化的前提。”(参见陈平原《当代中国人文观察》(增订本)35页,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发表”及“出版”本身不是“学术”,属于辅助性工作;但却反过来严重制约着学者们的思考与创造。熟悉“研究无禁区,发表有纪律”之类论述的,当能明白此“纪律”可能扼杀各种不合时宜的独立思考。长此以往,即便政府不明说,也会形成许多不成文的“禁区”。
    稍微了解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之交中国政治的剧变,对当时人文学者的“幻灭”、“动摇”与“追求”(套用茅盾的《蚀》三部曲),多少会有所体会。作为“追求”的一部分,我和王守常、汪晖合作,在日本“国际友谊学术基金会筹备委员会”的鼎力支持下,主编人文学术集刊《学人》(江苏文艺出版社刊行)。此集刊1991年创办,2000年停刊,十年间共发行了十五册。无论作者名声、论文质量,还是民间学刊的象征意义,《学人》在当代中国学术史上都有其地位。正因此,近年不断有人建议我重出江湖,复办《学人》,我都谢绝了。不是经费问题,也不是政策问题,困难在于,到哪里去找好文章。一个没有“刊号”、并非“官办”、不算“分数”的学术集刊,很难吸引优秀的学术论文。“友情出演”,一次可以,多了做不到。这就说到了问题的关键——在我看来,民间学术的路子基本上已被堵死。
    《学人》第二辑(1992年7月)上,刊有我撰写的专业论文《章太炎与中国私学传统》,其中特别提及章太炎对于“学在民间”的自信。某种意义上,那也是当初我们的心态与立场。此文与前一年的《在政治与学术之间——论胡适的学术取向》(《学人》第一辑,1991年11月),以及后一年的《当代中国人文学者的命运及选择》(《东方》创刊号,1993年10月),共同构成了当年我对人文学者命运及责任的思考。后者的结尾是:“我曾经试图用最简洁的语言描述这一学术思路:在政治与学术之间,注重学术;在官学与私学之间,张扬私学;在俗文化与雅文化之间,坚持雅文化。三句大白话中,隐含着一代读书人艰辛的选择。三者之间互有联系,但并非逻辑推演;很大程度仍是对于当代中国文化挑战的一种‘回应’——一种无可奈何但仍不乏进取之心的‘回应’。”(《当代中国人文观察》(增订本)33页)这三句“悲壮”的大白话,明显带有精英主义色彩,在“拒绝崇高”的九十年代,或读书人争相标榜“底层写作”的新世纪,都显得不合时宜。我明白这些,但不改初衷。虽撰写《千古文人侠客梦》,且最早在北大开设“武侠小说类型研究”专题课,还是“中国俗文学学会”会长,但无论文学趣味还是文化立场,我都不够“大众化”。承认自家局限性,好处是敢于坚持,不随风转舵。而这一立场,既针对人多势众的“大众”,也针对财大气粗的“官府”。
    传统中国讲究“学为政本”,照张之洞《劝学篇?序》的说法,“古来世运之明晦,人才之盛衰,其表在政,其里在学”。问题在于,引领或制约一个时代学术风尚及士林气象的,到底是官府还是民间。以最近三十年的中国学界为例,八十年代民间学术唱主角,政府不太介入;九十年代各做各的,车走车路,马走马道;进入新世纪,政府加大了对学界的管控及支持力度,民间学术全线溃散。随着教育行政化、学术数字化,整个评价体系基本上被政府垄断。我的判断是,下一个三十年,还会有博学深思、特立独行的人文学者,但其生存处境将相当艰难。你可以“只讲耕耘不问收获”——即不追随潮流、不寻求获奖、不申报课题、不谋求晋升,全凭个人兴趣读书写作,但这只能算是“自我放逐”,其结果必定是迅速淡出公众视野。
    第三,为何人文学“最受伤”。既然中国社会在转型,各学科都须重新定位。我关心的是,在这一重新洗牌的过程中,为何“人文学”所受的伤害最深?最近十几年,中国教育界及学术界喜欢避“虚”就“实”,不断呼吁政府加大投入,而很少思考制度上的改良以及精神上的提升。随着政府对高等教育投资的加大,强化引导与管理是大趋势。管理者的策略很明确:宽猛相济,王霸杂用,奖勤罚懒,扶正驱邪。在这一切分蛋糕的过程中,人文学处境相当尴尬。因为,比起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来,人文学评价标准不一,其成果很难量化。所有的“数字”——包括排行榜、影响因子、引用率、获奖著作等,用来衡量人文学,都显得有点可疑。确定一个物理学家在国际学界的地位相对容易,确定一个人文学者的“价值”则很难——后者容易受政治立场、社会风潮及个人趣味左右。
    对于管理者来说,人文学有两个致命的弱点:一是“标准”模糊,二是“用处”不大(虽然不好公开说出来)。分配资源时,必定往“有用”的社会科学倾斜。经由十几年磨合,越来越多的人文学者转过弯来了,因应时局变化,努力使自己的研究显得非常“有用”——其实用性一点都不比社会科学差。比如,服务国家发展战略,中国人民大学成立了“人文奥运研究中心”、同济大学则有“世博会研究中心”,不少人文学者借此完成华丽转身。至于申请“重大课题”,更是一门学问,需要编造激动人心的故事。比如,若编纂大书,非论证“乱世扬武,盛世修典”不可;若研究西藏佛教,从维护祖国统一说起;若探讨西域历史,则强调“东突”的危害性;至于谈论东南亚华文文学,甚至扯到了南海主权问题……。表面上是权宜之计,目的是拉大旗作虎皮;可实际上,一次次编撰申请材料,不知不觉中,已经在移步变形了。为了获得政府资助(不仅是钱的问题,还涉及晋升职称等),不少人文学者扭曲自身的学术思路及价值观念,努力向“有用”的社会科学靠拢。
    我曾戏称当下中国人文学面临“三座大山——政治权威、市场经济、大众传媒。其实,还应该加上社会科学的思路、方法及趣味。如今衡量人文学者成功与否的标准,已经跟社会科学家很接近:申请重大项目、获得巨额资金、拥有庞大团队、辅助现实决策。此等研究思路自有其合理性,但相对压抑个人化的思考与表达,对文学、哲学等专业明显不利。原本心高气傲、思接千古的人文学者,如今远离“文辞”、“趣味”与“想象力”,彻底摒弃老辈学者的“文人气”,恨不得马上变成经济学家或政治学家。
    对所有学者来说,过于急功近利或片面追求科研项目,都不是好事;但人文学最容易受伤。为什么?梅贻琦、潘光旦在《大学一解》中,努力阐述大学需要“闲暇”,因为“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物之盛,而自审其一人之生应有之地位,非有闲暇不为也”。现在的状态,即便是幽雅的北大校园,也都极少“一个孤独散步者的遐想”(借用卢梭书名),更多的是步履匆匆,像在赶地铁。如果连生活在大学校园里的教授及学生都没有“闲暇”,没有不讲功利的思考,没有“脱离实际”的精神追求,那么,我们就只能做一些迫在眉睫的“职业培训”了。
    近年的中国大学,还有若干抗争,过了这个震荡期,那些崇信“为己之学”的老派学者退出历史舞台,新一代将很快适应新的游戏规则。那个时候,充分职业化的人文学者,再没有那么多胡思乱想,一心一意争项目、做课题、谋晋升。至于人文学本该有的诗意、豪情、侠气与想象力,很可能难觅踪影。唐人杜甫有“独立苍茫自咏诗”(《乐游园歌》)的感叹,辛亥革命领袖之一黄兴将其铺排成一首七律:“独立苍茫自咏诗,江湖侠气有谁知?千金结客浑闲事,一笑相逢在此时。浪把文章震流俗,果然意气是男儿。关山满目斜阳暮,匹马秋风何所之。”(《赠宫崎寅藏》)此等侠气与豪情,不仅属于革命家,同样属于志向远大、独立不羁的人文学者。我担心的是,随着人文学的“项目化”,绝大部分人文学者将变得越来越平庸,越来越猥琐,越来越没有“气象”。
    第四,能否拒绝“大跃进”。最近十五年,大学扩招、经费猛增以及数字化管理,三者合力,共同促成了中国的“学术大跃进”。教育部对此沾沾自喜,我则忧心忡忡。2011年3月29日《环球时报》刊《英报告称中国将于2013年超美国成超级科研大国》,说的是英国皇家学会3月28日发布了题为“知识、网络、国家:21世纪下的全球科技合作”的科技调研报告,称中国有望在2013年取代美国,成为世界上科技出版物数量最大的国家。诸如此类的“好消息”充斥各种报刊,让人应接不暇。从事专业研究的人都明白,数量与质量并不同步;而英美大学校长之所以热衷于表彰中国大学“进步神速”,并非想“捧杀”,主要是说给本国政府听,以争取更多办学经费。
    四年前,我在新加坡旧国会大厅做题为《解读“当代中国大学”》的演讲,选择十个关键词(keywords),建构起我对这十五年中国大学的叙述思路与阐释框架。我发现,其中最为关键的是“大学扩招”。这是一个影响非常深远的措施,是谈论当代中国的文化、学术、思想乃至政治、经济等,都必须顾及的“背景”。中国大学生毛入学率,1998年是10%,去年是26.5%,教育部希望2020年达到40%。如此迅猛的“扩招”,除了使大学生及研究生面临越来越严酷的就业市场,再就是中国大学整体的学术水平及教学质量明显下降。而我更关心的是,此举背后那个“跨越式发展”的思路。不愿夯实基础,步步为营,而是希望一路快跑,多快好省,主政者似乎忘了当年“大跃进”的教训(参见陈平原《大学?文学与文学教育》7—38页,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中华语言文化中心,2010)。
    不否认近年中国高等教育发展神速(尤其在硬件设施及科研经费方面),我担心的是走得太快、太急,方向不明确,没有建立起合理的评价体系,也未能形成良好的学术风气,如此“大跃进”,必定留下无数隐忧。争论的焦点在于,能否在一段时间内,不谈三七二十一,先竭尽全力“把饼做大”,有问题以后再说。结果怎么样?做得好叫“广种薄收”,做不好则是“劣币驱逐良币”——就看你的立足点及视野了。提倡者称,原本招一百个学生,现在扩大到一千,那一百个肯定还在其中;原来只需一百名教授,现在扩大十倍,理论上那一百名也在里面。即便很多毕业生不合格,但好学生总是有的吧?反对者则担心风气不正,那一百个优秀学生被挤到了边缘,根本发挥不了作用。以中文专业为例,最近这些年,每年培养一千多名博士。这些博士将来是要当教授的,说不定还要当系主任、院长或校长,若他们中有30%甚至60%不合格,日后将是何等局面?中文专业底子厚,还不太离谱;很多“新兴学科”步子迈得更大,真不知日后如何收场。
    与“大学扩招”相呼应的,是各种各样的评估与奖励。人文学本讲究“博学深思”、“沉潜把玩”,是寂寞而又有趣的事业。现在不一样了,很多人做学问就像江湖卖艺,敲锣打鼓,热火朝天。三分学问,七分吆喝,场面上很好看,但属于“雷声大雨点小”,学术上没有明显推进。可你不服气还不行,人家每一步都踩到鼓点上,紧跟评价指标做学问,属于数字化管理时代的“当代英雄”。
    当下中国学界,因权威的缺失,对具体学者的评判,除了科研经费,就是论文数量。后者间接鼓励粗制滥造,会有严重的后遗症,大家都明白。前者呢?工科院系的研究水平,或许真的钱多钱少见分晓;社会科学若做大型社会调查,对经费也有很大的依赖性;人文学并非如此——除非你是编纂性质,需要拉一杆大旗,集合大批人马,否则,千里走单骑,头脑是第一位的。现在可好,各大学全都买椟还珠,不看成果,单看科研经费。
    既然谁都明白,为何不实事求是,给教授及研究生较为宽松的学术环境?这就是评估体系闹的。你当领导,就得肩起责任,努力抗拒这个潮流,即便因此而脸上无光,甚至被撤职,也在所不惜。记得当年傅斯年在中央研究院当史语所所长,曾要求所有刚进所的助理研究员三年内不写文章;即便写了,也不要发表。有些特立独行的,希望早出成果,惹得傅先生很不高兴。傅斯年是史语所的大家长,有这个权威,大家听他的。这么做有他的道理,那就是逼着你认真读书,沉下心来做学问。我在北大读博期间的导师王瑶先生,也认定研究生在学期间不必发论文。他指导的硕士生钱理群、赵园、吴福辉、凌宇、温儒敏等,都是在毕业后才开始大发文章的。因为在学这几年,你可以心无旁骛,拼命读书,这种训练与积累,是管一辈子的。现在不一样,硕士生、博士生都被要求多发文章,整个学习状态完全变了。
    以前我指导研究生,也是让他/她们多读书,勤思考,少写作,不一定发表文章。现在不行了,扛不住,因为学生找工作需要“靓丽”的成绩单。以前招聘单位一看是北大博士,出自名教授门下,质量肯定有保证,这样就行了。现在各大学为“公平”起见,由人事部负责招聘新人。人事干部只管数你有多少篇文章,发在哪个级别的杂志上。在国外,博士论文答辩前,不允许提前发表;在中国则相反,答辩前最好先刊出若干章节。可这不等于把评鉴论文、发现人才的重任,交给了杂志社的编辑?
    这是个恶性循环:管理者缺乏足够的权威性与公信力,无法判定学者学术水平之高低,只好数字里出英雄;而一旦数篇数成风,必定催生很多滥竽充数者。除非你是名家,否则,不随波逐流,就可能会被淘汰出局。怎么办?一方面,敦促教育主管部门调整评价体系,以治理中国学术之“虚胖症”;另一方面,学者自觉追求“减产增效”——少写文章,写好文章,写大文章。
    第五,一代人的情怀与愿望。所谓“三十年”,学术史上明显就是一个世代。上世纪八十年代登上舞台的,如今正陆续谢幕。下一个“三十年”,不属于今天活跃在台面上的人物。又到了转折关头,只好先“瞻前”,再“顾后”。
    回头看八十年代登台的这一代学人,伴随着改革开放的高歌猛进,闯出一条新路,确实有贡献,但专业成绩并不理想,起码不像媒体渲染得那么“伟大”。
    去年,北大中文系为百年庆典而编写了《我们的师长》《我们的学友》《我们的青春》等六书,让我得以对北大中文系的学术传统有更多体认。上面两代学人,因多年战乱以及新中国成立后的历次政治运动,浪费了很多年华,在学术上是有遗憾的。而最近三十年,基本上是承平岁月,政治运动少,出版条件好,教学任务比较轻,出国开会或进修更是相当便利,我们这代人可谓“躬逢其盛”。虽有如此好条件,反躬自省,仍不敢说在学术上全面超越前辈。以北大中文系的语言学专业为例,按年龄排,比起已去世的王力、魏建功、袁家骅、岑麒祥、高名凯、周祖谟、朱德熙、林焘、徐通锵等,现有的教授虽然也很努力,但很难说已经超越前贤。是什么原因妨碍我们成为像王力、魏建功那样的大家呢?小时学术环境不好,国学底子薄或西学修养不够,固然是不可忽视的因素;但我以为更重要的是心境与情怀——要说对学问的极端执着、志存高远且心无旁骛,我们这一代明显不如前辈。
    一代人在学术史上的贡献,不只取决于其知识结构,更与所处的政治环境、思想潮流、社会氛围密切相关。中国人喜欢说“长江后浪推前浪”,那是一种恭维,当然也是鞭策。人文学与社会科学不一样,我们这一代没能超越在颠沛流离中治学的民国学人,实在很遗憾。那么,下一代呢?人们常说现在的年轻教师很幸福,生活条件比以前好多了(虽然还不尽如人意),求学路上也没有碰到大的障碍(不像我们这一代深受十年文革的荼毒)。我很怀疑这种说法。
    不同时代的年轻人,“脱颖而出”的机遇不一样。现在的年轻博士要出头,比我们当年难得多。我是77级大学生,文革后恢复高考的第一届。我们那一代人,只要有才华,肯努力,就有机会“站到前排”来。因为那是一个大转型的时代,年轻人更能感受新时代的曙光,也很容易获得大展身手的机会。而现在,整个社会的学术、思想、文化等都处于“平台期”,要想取得“革命性”的突破,谈何容易!
    前面提及,以项目制为中心、以数量化为标志的评价体系,社会科学容易适应,人文学则很受伤害。从长远看,受害最严重的是从事人文研究的年轻学人。稍微年长的,或足够优秀,或“死猪不怕开水烫”;40岁以下的副教授或刚刚入职的青年教师,一方面有朝气,还想往上走,不愿意就此停下来,另一方面呢,学校压给他/她们的任务比较重,因而心力交瘁。人文学需要厚积薄发,很难适应眼下早出活、快出活、多出活的“时代潮流”,这就导致那些愿意走正路、按老一辈学者的方法和志趣治学的年轻人,容易被边缘化,甚至被甩出轨道。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困境,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活法,大概是念现代文学的缘故,我相信前路茫茫,既是坟墓,也有鲜花。在座诸君,肯定有毕业后愿意申请中国大学教职的。我先表示欢迎(北大中文系连续好几年都有欧美大学博士入职),再打预防针,告诉大家,在中国,人文学及人文学者所面临的“机遇”与“陷阱”。有此心理准备,碰到难题,不至于大起大落或仓皇失措。
    诸位既然选择了人文学,也就选择了独立思考。因此,我专门挑胡适的一段话,作为此次演讲的结语,也算是一种临别赠言。记得胡适《<王小航先生文存>序》曾引晚清维新志士、官话字母的创始人王照《贤者之责》的末段:“朋友朋友,说真的吧!”然后大加发挥,称生活在今日社会,在古人“贫贱不能移,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之外,还得添上一句“时髦不能动”。不怕“落伍”或“笨拙”的讥笑,方能有属于自己的选择;只要认准了,就一直往前走。我不是教育部长,也不是北大校长,既不负责宣讲祖国形势一片大好,也无权力当场拍板招聘人才。作为一个任职北大且关注中国教育的学者,我只能剖析当代中国人文学之“三十年河东”;至于接下来的“三十年河西”,题目如何定,文章怎么做,拜托在座诸位了。

共[1]页

陈平原的更多文章

没有数据!
姓名:
E-mail:

内容:
输入图中字符:
看不清楚请点击刷新验证码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投稿须知 | 版权申明
地址:成都市科华北路64号棕南俊园86号信箱·四川大学哲学研究所办公室 邮编:610065
联系电话:86-028-85229526 电子邮箱:[email protected] [email protected]
Copyright © 2005-2008 H.V , All rights reserved 技术支持:网站建设:网联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