韦森文集
    韦森,原名李维森,汉族,山东人,复旦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1982年山东大学经济学学士,1989年澳大利亚国立大学硕士。1995年悉尼大学经济学博士。主要研究领域为制度经济学和比较制度分析,以及哲学、伦理学、法学、政治学、人类学、语言学、社会学以及宗教神学等。
 
频道栏目

查询

标题 作者

最新评论
  • 1
    1
  • 1
    1
  • ****
    ****
  • ****
    ****
  • ****
    ****


  • 文库统计
  • 文章数:24
  • 评论数:5
  • 开设时间:2006-12-4
  • 更新时间:2007-12-14

  • 最新链接
    暂未添加该信息。


    订阅本站的 RSS 2.0 新闻组


    韦森主页 >> 文章 >> 其他 >> 浏览信息《经济学人的经济学》

    其他 | 评论(1) | 阅读(137)
    查看详细访友列表 访友脚印

    星期五   晴天 
    主题 经济学人的经济学

    经济学人的经济学

        去年情人节,我在牛津。到牛津,自然会到牛津的Blackwell书店。在这家名满世界的书店里的新书架上,我看到杨小凯的厚厚七八百页的英文新著《经济学》。当时,真吃了一惊,也有些可能在弗洛伊德和荣格的词汇库中也没有“对号入词”的情感。
        从英国回来后,给小凯发了封电子邮件,说:“在牛津的Blackwell书店中看大著,感到汗颜,也感到压力很大。数年不见,看到兄英文大著一部接一部地出,我反躬自问:‘自己这些年做了些什么?’”
        也在去年,与林毅夫在一块吃饭。闲聊中,毅夫告诉我,他每天只睡两三个小时。当时听了,也吃了一惊 —— 天哪!经济学人的一本又一本的著作,经济学人的一个又一个的思想,都是苦出来的,熬夜熬出来的!
        最近,我与汪丁丁电邮交流蛮多。自己思考一有所得,即传与丁丁,总想听听丁丁的评论意见。我生活还算规则,但与丁丁电邮交流,却不甚规则,有时在半夜,有时在中午,但多在凌晨4、5点。丁丁与我发电邮,也大致和我一样不规则。年前的一个深夜,我曾发了封电邮给丁丁。刚发出,即收到丁丁的回复。我立即又回一封电邮:“老兄,现在夏威夷都几点了?你好象从来都不睡觉?”丁丁又回复道:“你猜得不错,我不怎么睡觉,多年平均5小时左右”。读到丁丁这封电邮,我方明白了,多才多产、几乎“无所不知”的汪丁丁,原来是这么个工作法!
        于是,我糊涂了:经济学人,尤其是经济学人中的名人,是超人?是铁人?还是机器人?
        马克思经济学讲价值。照马克思先生看来,所有的价值,最终又可还原为时间。现代经济学,不大再讲价值这种玄而又玄的东西,但仍讲“投入”,讲“效用”,讲 “最大化”。现在的经济学人,研究别人的“最大化”,研究他人的“最优”,几乎研究到了极至。但经济学人的研究(时间)投入,是否也有个“最大化”或“最优”问题?是否也有个“短期”与“长期”问题?
        看来,帝国主义之风蛮盛的经济学,应该“帝国主义”回自己。经济学人,应该开发一门“经济学人的经济学”。其英文名字,可以叫“The Economics for Economists”。
        我国的老一代经济学人,不大象时下的经济学人那样多运用数学工具,也不大象当今时尚经济学这样讲“最大化”。但是,他们好象特懂“经济学人的经济学”。马寅初、陈岱孙、薛暮桥等一代经济学人,都非常高寿。现下,巫宝三,吴承明,朱绍文,还有我们复旦的蒋学模老先生,虽都年过八十,但个个身体健硕,思想敏捷。诸位老先生,不懂经济学人的经济学,焉会如此?
        多年来,每逢见到张五常的文章,都必定细细读一遍,中英文都是如此。张大教授,思想深,文笔也美,中英文也都是如此。看我们的张大教授,不但经济思想了得,文笔了得,活得又多潇洒?学书法,搞摄影,打乒乓,收古玩,听莫扎特……如此等等 —— 这难道不都与经济学人的“成本——收益”的“最大化”和“最优”计算沾点边?
        经济学人,可以是超人,可以是铁人,但首先自己就是——也应该是——经济学研究中的理性经济人。经济学人,常犯职业病,老是模型别人,模型生产者,模型消费者,模型耶稣,模型老子,为什么就不模型模型自己?经济学人,难道自己不就是生产者,不就是消费者?
        看来,创建一门“经济学人的经济学”,不但必要,而且急需。经济学人,真应该先学学“经济学人的经济学”,再来写经济学,再来教经济学。
        对这篇经济杂文汪丁丁补充道:
        “维森兄,大作读后,颇有同感,当然也就赞成你发表了。不过,或许我有些补充看法:大凡我们看到一位忙碌的人,那一定因为她(他)有所忙碌。各项知识之间,由于有强烈的互补性,于是就把知道了一些知识的人诱惑得要去知道另外一些知识,这诱惑越是难以拒绝,这知识中人也就越忙碌了。我记得王则柯是同意这一看法的,我刚读过他对我一本老书的评论。祝好。丁丁”

    韦森 发表于:2007-7-27 下午 01:27:11

    评论 ****

    股票行情股票软件新浪股票股票知识股票入门中国石油股票诺安股票股票市场股票论坛股票网股票查询巨人股票中石油股票诺安股票基金什么是股票和讯股票股票大盘股票分析股票分析软件中国股票网中国股票股票基础知识中国银行股票模拟股票股票信息天天基金网天天基金中国基金网基金净值基金网酷基金华夏基金酷基金网中国基金博时基金开放式基金南方基金广发基金嘉实基金基金123大成基金基金查询123基金网易方达基金中邮基金华安基金每日基金净值基金互动网长城基金什么是基金足球投注皇冠投注皇冠足球投注数据恢复
    访客:**** 发表于:2007-12-10 下午 11:33: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