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中原文集
    孙中原(1938-),河南省郑州市人,毕业于中国人大哲学系,专攻中国逻辑史和中国古代文献。专著《中国逻辑研究》、《中国逻辑学》、《墨学通论》等,译著《现代逻辑学问题》、《逻辑学:知识的基础》等。
 
频道栏目

查询

标题 作者

最新评论
  • 1
    1
  • ****
    ****


  • 文库统计
  • 文章数:3
  • 评论数:2
  • 开设时间:2007-5-5
  • 更新时间:2007-12-13

  • 最新链接
    暂未添加该信息。


    订阅本站的 RSS 2.0 新闻组


    孙中原主页 >> 文章 >> 中国逻辑史 >> 浏览信息《道的概念与正言若反—论老庄的辩证逻辑思想》

    中国逻辑史 | 评论(1) | 阅读(131)
    查看详细访友列表 访友脚印

    星期六   晴天 
    主题 道的概念与正言若反—论老庄的辩证逻辑思想

    道的概念与正言若反—论老庄的辩证逻辑思想

       老子是道家创始人、道教所敬奉的教主,庄子是道家又一重要代表人物,司马迁谓庄子之学“其要本归于老子之言,’(见《史记·老庄列传})),人们常并称老庄,可见其思想一脉相承。记载老庄学说的《老子》《庄子》二书为道教重要经典。道家与道教思想,涉及多种学术文化领域,乃中国传统文化之重要组成部分。为继承、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遗产,本文拟从逻辑角度试析老庄有关思想,以就教于学界同仁。Zel5
                           一、道的概念与思维方法
       老子对中国逻辑的主要范畴都有所论及。《老子》32章说“始制有名”,即语词、概念是人制定出来的。70章说“言有宗”,即言词要有根据、凭借、依据。《吕氏春秋·离谓》说:“理也者,是非之宗也。”高诱注:“宗,本也。”《老子》45章说“大辩若呐”,即最大的辩论好似不会说话,老子是主张合乎道理的“大辩”,而反对花言巧语的诡辩。王弼注:“大辩,因物而言,己无所造,故若诵也。”[Zst
       辩证逻辑是人类特有的高级思维方法,在外国,佛教徒和希腊人曾多有创论,在中国`
    创始人应归于老子。辩证逻辑是以概念本性的研究为前提的。老子在中国历史上对科学
    思维中的一个重要概念—道,作子开创性的研究。
       在殷周之际的著作《易经》中,“道”还是指具体的道路,如“履道坦坦”,“反复其道”。春秋时期范鑫提出“天道”的概念,说“天道皇皇,日月以为常,’(《国语·越语》),指出日月天体运行的常规、规律。《老子》在这些思想资料和新认识的基础上,第一次提出“道”的范畴,表示万事万物运动变化规律性的概念。这个概念,从某些方面说来,与赫拉克利特关于“逻各斯”(l 0905)的概念相象(赫拉克利特也是第一个在规律的意义上使用“逻各斯”这一概念的)。试看老子对“道”概念的规定:{37(8@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25章)反者道之动。(40章)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归根曰静,是曰复命,复命曰常,知常曰明。不知常,妄作,—曲。知常容,容乃公,公乃王,王乃天,天乃道,道乃久。(16章)虽然在人类思维史上最早提出的世界运动变化规律性的概念,是初步和幼稚的,但确实包含合理因素。老子关于“复归”(回到出发点的运动)的思想,也包含科学思维的萌芽。在事物发展过程中,常常会出现仿佛是向旧东西回复的规律性现象。看来老子已经具有事物往返运动的朴素观念。awy<`C
       老子说“归根曰静”,这个静字怎么理解呢?有人把它解释为“绝对静止”、“根本就不能产生运动”,似乎不确。其实,规律正是变动不居的现象中静止的、巩固的、重复的、同一的东西。赫拉克利特说过“一切皆流,无物常往”,又承认“仅一常存”,这个“一”就指“必然性”、“逻各斯”。而这个“逻各斯”,即规律,就是现象变化中的“静止的”、“不变的”内容。2n8i(8
       老子的“道”是一个贯穿一切的基本概念,在其思维方法论中是一个带有支配性的概
    念,在其丰富内涵中包容了动和静、变和常、多样性和统一性、无限和有限、整体和局部等
    诸多规定的相互依存。老子把具体事物与道的关系比喻为川谷和江海。32章说:“譬道之a)]
    在天下,犹川谷之于江海。”34章说:“大道泛兮,其可左右,万物恃之而生。”道跟万物的关系,就像江河泛滥一样,周流左右,万物凭借着道而生存。道有静止、常住的特性,而道所统辖的具体事物是变动不居、生灭无常、相对而存的。23章说:“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孰为此者?天地。天地尚不能久,而况于人乎?”从风雨天地到人类社会,都是运动变化的。29章又说:“物或行或随、或戴或吹,或强或赢,或挫或续。”这是指事物种种运动变化的现象。9
    ?人龙论坛--道学文化论坛 -- 人龙论坛--道学文化论坛  
       2章说:“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一切具体的差异都是相对而存的。
       庄子更进一步展开了老子开创的道与思维方法的论述。
       有一个叫东郭子的人问庄子:“所谓道,恶乎在?”庄子回答说:“无所不在。”从本体论(存在论)角度说,庄子认为道“行于万物”,“覆载万物”,道是周遍于万物的公共名称(范畴,见《知北游》、《天地》)。庄子从道的基本范畴出发,更为系统深刻地讨论了思维方法的间题。xz
       1、运动观。庄子认为应该以运动变化的观点来观察事物。他说:“道无终始,物有死生,不恃其成。一虚一满,不位乎其形。年不可举,时不可止。消息盈虚,终则有始:是所以语大义之方,论万物之理也。物之生也,若骤若驰,无动而不变,无时而不移。,,9p事物有生死、盛衰,不停留于一个形态。庄子以骏马奔驰为比喻,说明万物无时无刻不在运动、变迁。他把事物的运动变化视为绝对的、无条件的,这是万物的基本规律,也是正确的思维方法。(见《秋水)});1R3
    ?人龙论坛--道学文化论坛 -- 人龙论坛--道学文化论坛  
       2、无限观。庄子认为应该用无限的观点来观察事物。他说:“吾观之本,其往无穷。吾
    求之末,其来无止。,’(《则阳》)“夫物,量无穷,时无止,分无常,终始无故。(《秋水)))在这无限运动发展的宇宙中,大小、安危、祸福、缓急、聚散等都是相对的、可变的。他说:“何以知毫末之足以定至细之倪?又何以知天地之足以穷至大之域?”秋天鸟兽细毛的末端不一定是最小,天地也不一定是最大。又说:“安危相易,祸福相生,缓急相摩,聚散以成。,’(《则阳》)这些对立面是相反相成的。跟无限的宇宙相比,人生是短暂的:“人生天地之间,若白驹之过隙,忽然而已。”(((知北游)})人生短暂,但知识无穷:“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养生主)))这无疑都包含着合理的思想。b*t=|-
       3、整体观。庄子认为应该从整体上来观察事物。他说:“合异以为同,散同以为异。今
    指马之百体而不得马,而马系于前者,立其百体而谓之马也。是故丘山积卑而为高,江河合"
    水而为大。”(《则阳》)这里异指部分,同指整体。把部分合起来构成整体,把整体分散开来构成部分。只看见身上的各部分,如头、尾、腰、脊等,还得不到马的整体印象。牵一匹马到面前,把它的各部分合起来,就得到马的整体印象。    庄子发现了一条重要的思维规律:“自细视大者不尽,自大视细者不明。”只从局部看全体,看不清全体的面貌;只从整体看局部,看不清局部的细节。既见局部,又见整体,既见树木,又见森林,才是正确的思维方法。pct
       庄子引寓言解释说,到了秋天,大河小河之水都涨满了,流入黄河,黄河河面显得格外
    宽阔,站在岸这边望不见那边的牛马。黄河之神河伯于是得意洋洋,自以为普天之下,最伟"
    大的要算自己了。他由西向东,来到北海,朝东一望,白茫茫一片,看不到尽头,相形之下,才觉得自己渺小。他叹了一口气,对北海之神若说:“俗话说得好,有了一点学间,就自以为老子夭下第一。我就是这种浅薄的人。现在我看到你的伟大,才认识到自己知识浅薄。如果不遇到你,那就危险了。我将永远为懂得大道理(大方)的人所讥笑。”8&j]
       北海若说:“不能同井底之蛙谈海,因为它受到空间的限制。不能同夏天的小虫谈冰,
    因为它受到时间的限制。不能同懂得局部道理的人(曲士)谈大道理,因为他们受到知识教
    养的限制。现在你从河岸边来,看到了大海,知道自己的渺小,就可以同你谈大道理了。”
       庄子借北海若之口进一步说:大海之水,广漠无边,这是积无数小江小河之流而成。但
    大海与更大的天地相比,也微不足道,就像小石、小木与大山相比。四海在天地之间,就像
    小蚁穴在大泽。中国与世界相比,就像一粒小米在大仓之中。人类和人类活动的空间与天
    地万物相比,就像一根细毛与整个马体的关系。总之从更大的整体的观点来观察,就不至
    于夸大部分的地位和作用了。庄子运用整体和部分这对范畴,生动形象揭示了片面性和整
    体观这两种对立思维方法。
       重视辩证思维方法的探究,是中国逻辑的特点和长处,老庄对道的概念与思维方法
    论述,是中国逻辑的精华,对后世有重要影响,在现代也还有合理意义。
    ?人龙论坛--道学文化论坛 -- 人龙论坛--道学文化论坛 
                               二、正言若反
       “正言若反”出于《老子》78章,是老子辩证思维理论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环节,也是老
    子的一个基本观点和思维表达方式,表现了老子逻辑思想的特色。
       所谓“正言若反”即正面的、肯定性的言词中包含着反面的、否定性的因素。试看以下
    例句:?人龙论坛--道学文化论坛 -- 人龙论坛--道学文化论坛  
       大成若缺(最圈满好似欠缺)。大白若辱(最光彩好似卑辱)。
       大盈若冲(最充实好似空虚)。广德若不足(最大的德好似不足)。
       大直若屈(最正直好似枉屈)。建德若偷(刚健的德好似怠隋)。_
       大巧若抽(最灵巧好似笨拙),质真若渝(质朴真纯好似不能坚持)。
       大辩若诵(最大的辫论好似不会说话)。大方无隅(最方正反没有枝角)。
    (45章)大晚晚成(责重的器物最后制成)。
       明道若昧(明显的道好似暗昧)。大子希声(最大的声音听来稀薄)。
       进道若退(前进的道好似后退)。大家无形(最大的形家看来无形)。
       夷道若颇(平坦的道好似崎呕)。章).
       上德若谷(索高的德好似卑下的川谷)。
        看来老子就是从这些大量例句中概括出“正言若反”的普遍原则的。这里连句子的结构都是类似的。在这些例句中,成缺、盈冲、直屈、巧拙等本来是相异的、排斥的、对立的,但在一定条件下,在某种意义上,二者又互相包含、融合、渗透,彼此同一、一致。这里在一个判断中包含了对立概念的流动、转化,体现了概念的灵活性,黑格尔在评论赫拉克利特的辩证思维时曾说:“理性在他物中认识到此物,认识到在此物中包含着此物的对方。”①老子的上述判断,也体现了这个思想‘J
       老子的另一些“正言若反”式判断,表现了因果联系或条件与结果的关系以及目的和V>c
    手段的关系:
         曲则全(委曲反能保全)。
         枉则直(屁杠反能伸直)。
       佳则盈(卑下反能充盈)。
       眼则新(敝旧反能新奇)。
       少则得(少反有所得)
       不自见,故明(不专靠自己的·眼睛,所以才看得分明)。
       不自是,故澎(不自以为是,所以才是非昭彩)。
       不自矜,故长(不自高自大,所以才能为人之长)。
       受国之垢,是谓社极主(承担国家的居辱,才能作国‘家的君主)
       受国不祥,是为天下王(承担国家的灾块,才能作天下的君王)。
       将欲金之,必词张之(将要收鼓它,一定要衡且护张它)。
       将欲弱之,必固强之(将要削弱它,一定要衡且增强它)。
       将欲度之,必盯兴之(将要度除它,一定要替且兴起它)。
       将欲夺之,必固与之(将要夺取它,一定要奄且给与它)。(36幸)
       这里原因(条件)与结果、目的与手段乍看是相反的,而实际是一致的。这对缺乏辩证思考的人来说,似乎是悖谬之论,但都为无数的实践证明为真理。这些真理是我们人人都可以Q'L}2
    体会到的。"
       还有些“正言若反”式的判断,表达了现象和本质的对立统一。如“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78)。一滴水柔弱无比,但要是一滴一滴地滴下去,可以收到“水滴石穿”的功效。无数跟水有关的事例都证明了“柔现胜刚强”的真理,由水的柔弱外表中隐藏的巨大力与能,再一次引发了哲人老子去思索“正言若反”的奥秘。“正言若反,这4个字正好出自由水谈起的78章。看来老子是想用“正言若反”的公式去概括他的多种辩证命题的深刻机理。#au
       唐注释家陆德明在《经典释文序录》中说庄子“辞趣华深,正言若反”。庄子的确对老子的“正言若反”有许多应用和发挥。试看以下数例:leK1SN
       1、以众小不胜为大胜。《秋水》篇说,风蓬蓬然起于北海而入于南海,以手指挡之,风不能折指,指却能胜于风,以足踏之,风不能折足,足却能胜于风,然而风能折断大树,掀翻大屋,这就是以众小不胜为大胜。从许多局部说,是小不胜,但积聚许多局部的小不胜却能够整体上大胜。表面上看这是一个悖论式的语句,实际上是巧妙地表达了局部和整体相反相成的辩证性质。t
       2、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酸,君子淡以亲,小人甘以绝。这话出于《山木》篇。君子的交往是出于志同道合,虽在物质利益上淡薄如水,感情上却能够亲密无何。小人的交往是出于蝇头小利,虽在物质利益上美如甜牺、却会在感精上导致决襄断绝。这是庄子(
    总结的交友之道,其表达形式也是.正言若反”:淡以亲,甘以绝.
       3、无为而无不为。这个论题的论证如下:“天无为以之清,地无为以之宁。故两无为相
    合,万物替化。芒乎药乎,而无从出乎j药乎芒乎,而无有象乎,万物职职,皆从无为孩。故曰天地无为而无不为。"(《至乐》)天地在没有人为干预的情况下,按照自然规徐刨生万物、无为却能无不为,这是“正言若反”的一个事例。^\
       4、至乐无乐,至誉无誉。这两个语句,从形式上看似乎是矛盾的。最快乐怎么又是最
    不快乐?最大的美誉怎么又是最没有美誉?《至乐》篇论证说:“今俗之断为,与其所乐,吾+
    又未知乐之果乐邪?果不乐邪?吾观夫俗之所乐,举群趣者,径诬然如将不裕已(贫求至死,
    不能止息),而皆曰乐者,吾未之乐也,亦未之不乐也。果有乐无有故宁菩涵无为教乐矣,又俗之所大苦也。故日至乐无乐,至誉无誉。”一个人认为最快乐的攀,换一个角度奢是最不快乐。一个人认为是最大的美誉,换一个角度看是没有美誉。乐极业悲,似不正当手段获Cj{D*w
    取美誉恰恰是最不名誉。
       这一类“正言若反”式的表达,在《庄子》书中还有很多。这些“正言若反吸式的表达中蕴涵着丰富的智惫和哲理。热格尔在七小逻辑》中说:“如桑事物或行动到了极端总贫转化到它的反面。、这种辩证法在流行的谚语里,也得到多方面的承认。会如伽二。二加份ummainjuria(至公正即至不公正)这一谚语,意思是说抽象的公主如果坚特到它的极端,就会转化为不公正。同样,在政治生活里,人人都熟知,极端的无政府主义与极钧的专制主义是可以互相转化的。在道德意识内,搏别在个人修养方面,对乎透种拚窿法的献识表荡在许jXFc
    多著名的谚语里:如‘太骄则折,、‘太锐则缺少等等。即在感情勿面、j生理方面拟及心灵方面也有它们的辩证法。最热知的例子,如极端的痛舍与极端的抉东,可以互相过渡。、分情充满快乐,会套得流出沮来。最深翔的优愁常借‘种苦英琪盔示出来。,啤熊格翔提封的一些命题同上述老庄的“正言若反”式表达十分相近。可见中外辫证论者具有极其柑似的!到解。虽然老庄的时代与黑格尔相距甚远,但正如舌希腾李者的翅糖领示猎衔来豹色大发展一样,中国古代哲人的贡献也为现代人的智葱准备了息想前提。*{!&f
       老庄“正言若反”的辩证思维方法与表达形式在规松翅深有巨大生命方,对晓代人的
    生活也有深切启示,值得仔细品味。
    注释?人龙论坛--道学文化论坛 -- 人龙论坛--道学文化论坛  
       ①黑格尔:《哲学史讲演录》第1卷,三联书店1956年版,第3的贯。
       ②黑格尔:《小逻辑》,商务印书馆198。年版,第180页。M

    孙中原 发表于:2007-5-5 上午 09:55:00

    评论 ****

    股票行情股票软件新浪股票股票知识股票入门中国石油股票诺安股票股票市场股票论坛股票网股票查询巨人股票中石油股票诺安股票基金什么是股票和讯股票股票大盘股票分析股票分析软件中国股票网中国股票股票基础知识中国银行股票模拟股票股票信息天天基金网天天基金中国基金网基金净值基金网酷基金华夏基金酷基金网中国基金博时基金开放式基金南方基金广发基金嘉实基金基金123大成基金基金查询123基金网易方达基金中邮基金华安基金每日基金净值基金互动网长城基金什么是基金足球投注皇冠投注皇冠足球投注数据恢复
    访客:**** 发表于:2007-12-6 上午 11:17: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