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学勤文集
    李学勤,现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所长、研究员,清华大学国际汉学研究所所长、教授,兼西北大学、华东师范大学等多所高校教授,中国先秦史学会理事长,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委员等。 1996年起,任「夏商周断代工程」首席科学家、专家组组长。
 
频道栏目

查询

标题 作者

最新评论
暂未添加该信息。


文库统计
  • 文章数:11
  • 评论数:0
  • 开设时间:2006-8-17
  • 更新时间:2007-12-16

  • 最新链接
    暂未添加该信息。


    订阅本站的 RSS 2.0 新闻组


    李学勤主页 >> 文章 >> 学术论文 >> 浏览信息《济南大辛庄甲骨卜辞的初步考察》

    学术论文 | 评论(0) | 阅读(129)
    查看详细访友列表 访友脚印

    星期三   晴天 
    主题 济南大辛庄甲骨卜辞的初步考察

    济南大辛庄甲骨卜辞的初步考察
                                          
                               李学勤

        2003年3月中旬济南大辛庄甲骨文的发现①,已经在学术界以至社会上造成了广泛的震动效应。承山东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及考古系惠邀,我有幸于4月初到发掘现场参观,并仔细观察了所出甲骨,在此谨表谢忱。

        殷墟甲骨文的最初发现和鉴定,是在1899年,离现今已有104年了,其间再也没有在别的地点出土像殷墟那样的甲骨文。殷墟的甲骨文主要是卜辞,即在实用的占卜甲骨上刻写文字记录。1953年,在郑州二里岗曾采集到两片刻字牛骨,一片肱骨上文字不是卜辞,另一片肋骨文字是卜辞,但肋骨本身是否占卜所用尚有疑问②。这次大辛庄的发现,层位关系和本身性质都没有任何问题,说是在殷墟之后又一甲骨文——严格讲是甲骨卜辞的出土地点,当之无愧,这自然是非常重要的。

        我去看时,出卜辞的探方发掘工作正在进行,有关层位材料有待清理,这里只能就个人观察甲骨所得,谈一些不成熟的意见。

        首先是经发掘者缀合的大片腹甲。

        这一腹甲约存全甲的五分之三。首甲、中甲已失去。现有左前甲一小部分,右前甲大部分。右甲墙完全。左后甲尚存一半,右后甲都在。左尾甲缺少外侧,右尾甲全存。可以看到,腹甲经过相当精细的修治,甲墙外缘削去很多,尾甲外侧也去平了。与殷墟腹甲相比,这样的修治也属于比较进步的。

        值得注意的,是在右甲墙中间偏下的地方有一小钻孔。殷墟有字甲骨也有个别带钻孔的,都是用废弃甲骨切割改制成饰物③,与大辛庄这版腹甲不同。这使我想起以前曾在殷墟午组腹甲上发现刻辞“三册册凡三”④,揣想是将龟版叠置成册,每册三版,大辛庄的腹甲或许也是这样,把几版叠置,用绳穿系固定,以便携带或保存。

        腹甲的左尾甲偏下外缘,还有一个大钻孔。因为边缘在成孔后削平,所以只见孔的一半。这个孔是在修治完成前做出的,可能是于运送龟甲时作穿系用。这在殷墟也是从未见过的。

        尽管由上述大小钻孔知道当时有很好的钻具,可是腹甲上钻凿的“钻”却全是挖成的。大家知道,过去发现的大辛庄卜骨多为圆钻,卜甲的“钻”少有钻成的,大约是龟甲较薄,更适于刀挖的缘故。再看这版腹甲上文字的刻划,笔道劲直而细,“午阝”字的两圆点十分细小,所用工具一定有薄刃细尖,而且非常坚硬,这说明了有关工艺的发展程度。

        钻凿的形态,与20世纪90年代发表的大辛庄第四期卜甲接近⑤,凿较短而钻较大,灼痕也比较大。钻在凿侧的位置,即兆枝的方向,也类于过去发表的,在千里路两边均有兆枝相对的情形,这在殷墟腹甲上是罕有的。

        与殷墟腹甲共同的,是卜辞的左右对贞。甲上现存卜辞,大体可分为三组,中间一组卜“不徙”、“允徙”,上下两组则卜“御”祭。后者的对贞关系尤其明显,如:

        御四母,彘、豖、豕、豕。

        弜(勿)御。

        正卜说祭祀四位母,分别用野猪、阉猪或家猪,反卜则说不进行这样的祭祀。

        甲上卜辞的格式比较简单,只有贞辞,而不像殷墟王卜辞那样有前辞、贞辞、验辞等等。上一组一辞有“□酉”,疑为所卜御祭的时间,不是记占卜日期的前辞。再有,各辞文字的走向也不一致。这些,都接近殷墟出土的非王卜辞,后者大多属于武丁时期。

        再看大片腹甲之外的三块腹甲残片。

        一片在兆旁有“二”字,系兆序,这在大片上是没有的。上述“御四母”的“四”字,对照反卜没有兆序,恐怕仍不是兆序。

        另两片,其一有跽坐人形,以手掩口的字,类于殷墟所见“氵欠”字、“闻”字所从。又一有卜辞“弜(勿)戠”,殷墟有同样的辞,应依裘锡圭先生读为“勿待”⑥。

        关于大辛庄的甲骨文,或许有人会问,它们有没有可能是从殷都带来的,或者是由殷都来的人卜用的?我认为不是。看这里出有大量类型相同的无字甲骨,就可知其间不可分割的联系。至于从殷都到此的人,在旅途中专门举行对母的祭祀,也不合乎情理。惟一合理的推断,是这些甲骨文属于当地。

        济南大辛庄遗址发现在20世纪30年代,自50年代后历经调查发掘,出土许多文物,其重要性早已充分证明。现在有了甲骨文,更显示遗址的性质绝不平常。希望今后遗址得到进一步保护,考古工作继续铺开,不难预期有更多的重要发现。

        还有若干问题,我想留待大辛庄甲骨文材料正式发表后再提出讨论。

        注释:

        ①《大辛庄甲骨文惊天下》,《齐鲁晚报》2003年4月9日。

        ②参看李学勤:《郑州二里岗字骨的研究》,《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学刊》第一集,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年。

        ③李学勤、齐文心、艾兰:《英国所藏甲骨集》上编上,前言,第7页,中华书局,1985年。

        ④懿恭:《我国最古的书甲骨文——龟册》,《文物参考资料》1954年第5期。

        ⑤山东大学历史系考古专业、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济南市博物馆:《1984年济南大辛庄遗址试掘述要》,《文物》1995年第6期。

        ⑥裘锡圭:《古文字论集》,第114页,中华书局,1992年。

        (原载《文史哲》2003年第8期)

    李学勤 发表于:2007-8-15 上午 10:43: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