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 页 >> 学者文库 >> 梁小民
学者介绍
梁小民,1943年出生于山西。北京大学经济学硕士,1994年在美国康奈尔大学学习;曾任教于北京大学,北京商学院。现任国务院特邀监查员,国家价格指导委员会委员、国家社科基金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专家评委、清华大学、南开大学等多所院校兼职教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
点击排行
最新文章
文集文章
一年一度的高考结束了,又是几家欢乐几家愁。愁的人家既有名落孙山者,也有考试成绩不理想,上不了好大学,甚至成绩相当好,上不了北大、清华者。于是,许多愁者选择了复读。考不上的复读很正常。但上不了理想大学者也复读,这类人复读理性吗?  是上一个不理想的学校呢,还是复读下去直至上一个理想的大学呢?这是经济学…详细内容>>
 明代的海禁与走私 2007/1/1 11:47:09
历史上关于戚继光平倭寇的叙述,在我的心灵里种下了痛恨倭寇的种子。以后读书多了,才知道事情并没有那么简单。  中国历史大多以闭关锁国为基调的,尤其是以明代为盛。朱元璋建立明朝以后,实行严厉的海禁政策,严禁民众出海贸易,主要是与日本的贸易。明成祖时海禁政策略有放松,由政府发给日本来华船只“勘合符&…详细内容>>
在任何一个经济体中,大企业都是作为骨干的“红花”,但这些“红花”需要作为“绿叶”的中小企业扶植。据3月27日《新京报》报道,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企业所日前发布了“2005年中国中小企业治理研究报告”。报告显示,目前我国的中小及个体企业普遍存在公司治理不合规的问题。&l…详细内容>>
小说是现实的反映。恩格斯就把巴尔扎克的《人间喜剧》视为这一时期社会与经济的百科全书。中国明代有繁荣的小说创作,反映了当时发达的商业。这里,我们想从冯梦龙《醒世恒言》中的《施润泽滩阙遇友》谈起。  冯梦龙是今江苏省苏州市人,他生活与写作是在明代中后期这个商业发达的时代。由他编辑整理的“三言&rdq…详细内容>>
 商鞅之死 2007/1/1 11:49:14
[upload=gif]432/2007-1/20071111491034912.gif[/upload]  2300年前,中国处于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的转型时期,改革者商鞅在秦国以激进而残酷的方式推行变法,以至“渭水尽赤,号哭之声动天地”。变法成功后,商鞅也被车裂而亡。但这样的死亡只有悲,而没有壮      1970年代,神州大地“批儒弘…详细内容>>
 在强国与富民之间 2007/1/1 11:49:41
西汉初年,国弱民贫,统治者们不得不选择了无为而治的富民政策,于是有了历史上的第一个盛世“文景之治”。汉武帝在民富后走上强国之路,但也成为了汉朝全面衰落的转折点。中国历史上每一个王朝都经历了这种盛衰周期    中国历代封建统治者都希望强国并富民。不过由于国是自己家的,所以强国之心甚于富民。在…详细内容>>
 中国古人的经济学智慧 2007/1/1 11:50:02
闲来无事,信手又翻起枕边那部《论语》,正好翻到《颜渊第十二》,里面记载了哀公与有若的一段有趣的对话,兹将大意介绍如下:  哀公问有若:“荒年收成不好,国库里钱不够,应该怎么办?”  有若回答说:“能不能将老百姓的税从百分之二十减到百分之十呢 ”  哀公说:“收百分之二十的税,…详细内容>>
 经济学票友读的书 2007/1/1 11:51:23
[upload=jpg]432/2007-1/20071111511879648.jpg[/upload]  接到编辑的约稿信时,我刚写完《读经济学书》。在这本书中,我向经济学发烧友们介绍了50本书。内容包括教科书、经典著作、通俗读物、企业管理与文学作品。这些书都与经济学有关吗?  我原来是以经济学为专业的,但这些年经济学越来越数学化,自1994年从美国回…详细内容>>
 中外财政政策比较 2007/1/1 11:51:44
我国现阶段的转型经济特征决定了宏观调控的特点。当经济体制不是完全的市场经济时,市场经济的各种宏观调控方法基本是不适用的。现实中,我国采用的宏观调控政策也不同于市场经济各国。  市场为什么失灵?  一国的宏观经济状况取决于个人与企业的经济行为。个人与企业的决策是独立的,政府无权干预。这就决定了政府无法…详细内容>>
 货币政策的不适用性 2007/1/1 11:52:06
在市场经济国家的宏观调控中,货币政策起着关键作用。但从现实来看,货币政策在我国宏观调控中的作用比较有限。1997年当我国经济增长放慢时,央行曾经八次降息,但作用甚微,还是靠增加政府投资才刺激了经济。2004年我国经济过热时,首先采用的是行政手段,而不是加息这种货币政策,到年底才加息2.7%,并没有起到什么作用。…详细内容>>
[首页]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末页]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投稿须知 | 版权申明
地址:成都市科华北路64号棕南俊园86号信箱·四川大学哲学研究所办公室 邮编:610065
联系电话:86-028-85229526 电子邮箱:[email protected] [email protected]
Copyright © 2005-2008 H.V , All rights reserved 技术支持:网站建设:纵横天下 备案号:蜀ICP备1700414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