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 页 >> 学者文库 >> 周裕锴
学者介绍
周裕锴,男,1954年6月生于成都,四川新繁人。1978年2月考入四川大学中文系,1982年2月考上四川大学中文系古代文学专业硕士生。1984年12月获硕士学位。1994年2月在职攻读中国古典文献学专业博士学位,师从项楚教授,1997年6月获博士学位。1999年6月评任博士生导师。
点击排行
最新文章
文集文章
北宋中叶以后,随着禅悦之风的盛行,宋代士大夫的审美心态大为改变,传统的主要受儒家、道家影响的文论话语已不能完全传达他们的审美观念。同时,由于宋诗创作中佛教的思想资源、语言材料及表达方式的不断渗入,特别是宋人受参禅启示而对诗歌文本的重新认识,使得很多传统文论话语在解释新的文学现象时,都未免显得方枘圆凿…详细内容>>
 活句 2006/9/8 10:46:30
禅宗的基本语言观是“不立文字”,以一切经典理论为“魔说”、“戏论”、“粗言”、“死语”,视语言为纠缠禅理的葛藤,视逻辑为遮蔽本性的理障。早在中晚唐,有的禅师为了破除人们对语言逻辑的执著,就故意使用一些无意义的言句,使人们在言语道断处返回自心,顿悟真如…详细内容>>
 宋代《演雅》诗研究 2009/5/15 23:07:53
【内容提要】 本文讨论了长期以来在文学史研究中被忽视的黄庭坚的《演雅》诗及其仿效作品的价值和意义。认为黄庭坚与陆佃曾为史馆同僚,有若干证据表明,《演雅》的创作很可能受《埤雅》的启发,而其知识背景与创作动机则与元祐文学传统试图解构颠覆熙丰经术传统相关。《演雅》综合运用了拟人、用事、隐括、反讽、赋体、打…详细内容>>
关于佛教对于宋代诗歌的影响,学者多从“悟入”、“妙悟”、“活法”、“活句”、“饱参”、“熟参”、“不道破”、“羚羊挂角”、“镜花水月”、“静空”等等以禅喻诗的概念入手,对禅悟与诗悟、禅法与诗法、禅趣与诗趣、禅心与诗心、禅境与诗境的关系,申论重出,研究颇为深入。不过,据笔者所见,佛教观照世界的独特方式…详细内容>>
一、惠洪文字禅与丛林无事禅、无言禅的冲突       自中唐以来,以马祖道一为代表的洪州禅中流行着两个重要话语,即“平常心是道”和“不立文字,教外别传”。而从北宋名僧惠洪《石门文字禅》所反映的情况来看,到北宋后期,这两个流行话语在禅宗队伍中造成了两个明显的弊病:一是标榜“平常无事,饥食困眠”的自然…详细内容>>
[首页] [上一页] [1] [下一页] [末页]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投稿须知 | 版权申明
地址:成都市科华北路64号棕南俊园86号信箱·四川大学哲学研究所办公室 邮编:610065
联系电话:86-028-85229526 电子邮箱:[email protected] [email protected]
Copyright © 2005-2008 H.V , All rights reserved 技术支持:网站建设:纵横天下 备案号:蜀ICP备17004140号